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來,詩詞中的蕪湖這麼美!

原來,詩詞中的蕪湖這麼美!

蕪湖

既是一座生機勃勃的創新之城

也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

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騷客在蕪湖留下他們的筆墨

這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詩詞中的蕪湖有多美吧

誰家紅袖憑江樓。

正是客心孤迥處,

風緊雲輕欲變秋。

南陵水面漫悠悠,

杜牧

《南陵道中》

晚唐詩人杜牧在文宗開成年間曾任宣州團練判官,南陵是宣州屬縣,詩大約就寫於任職宣州期間。杜牧是在二十八歲那年隨恩師沈師傳離開京城長安,一路輾轉,從水路由蕪湖至南陵弋江鎮轉道去宣城。

青弋江寬闊的水面以及兩岸優美的風景,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水邊小鎮,古柳舊巷,有美色,有故事,有詩書華章……碧波輕漾,湖光旖旎。「漫悠悠」,足見南陵這段水面的平緩與悠長,既是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時的景象,更有一絲羈旅的孤寂。隨著時間的流逝,風漸大,雲彩因為風的吹送變得輕盈了,天空高遠,秋涼就要到來。正當觸物感懷、心意蕭蕭的時候,忽見岸邊的江樓上有紅衣女子正在憑欄遙望,精神陡然為之一爽。

孤帆一片日邊來。

兩岸青山相對出,

碧水東流至此回。

天門中斷楚江開,

李白

《望天門山》

唐開元十三年(725年),李白回江東,途經天門山,寫下了溯流而上時遠望天門山的感受。天門山,今蕪湖市西北的東梁山與和縣之西梁山的總稱。

《江南通志》記云:「兩山石狀曉岩,東西相向,橫夾大江,對峙如門。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東梁山,總謂之天門山。」

舟行江上,山斷江開,東流水回,青山相對迎出,孤帆日邊駛來……李白不愧是超級頭牌大詩人,眼中所見,心底豪情,盡隨江流奔涌而來。

留春伴我春應許。

繞院碧蓮三百畝。

芍藥櫻桃,更是尋芳處。

春到家山須小住。

一天風雨將春去。

漠漠春陰纏柳絮。

捻指來時,結子青無數。

恰則杏花紅一樹。

南宋

張孝祥

《蝶戀花·懷於湖》

一直在蕪湖長大的南宋高宗時狀元張孝祥,是詞界高手,寫到家鄉的風物,筆底尤是流光曳彩,飛紅鋪綠,淳厚溫馨里透出綿綿不盡的情誼,教人讀了無法不心馳神往。一樹杏花,三五日過去,便結子青無數。滿天飛絮,風裡飄著細雨,春天已尾聲……如此美好時光,不能不有所留連,芍藥花繁、櫻桃紅透之境,「更是尋芳處」。

寒光啟太阿。

古劍摩空宇,

綠萼繞群螺。

玉峰凝萬象,

村醅怯路蹉。

汲綆愁冰斷,

風雪彌青蘿。

讀書在赤鑄,

北宋

黃庭堅

《赭山》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今江西修水人。黃庭堅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與蘇軾合稱「蘇黃」,又為「江西詩派」的開山鼻祖,詩風氣象森嚴、精奇瘦削,開創一代風氣,又因在書法上有大造詣,同蘇軾、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黃庭堅先後三次來蕪,在蕪湖生活了兩年多,留下三處讀書遺迹,分別是赤鑄山、赭山廣濟寺最高處的檜軒(又稱「滴翠軒」),以及江口之濱的東退庵。現赭山西南麓的「滴翠軒」,被認作當年的遺物而紀念。

何如江上鎖蛟龍。

借問閶門騰虎氣,

風雨千秋石上松。

幹將昔此鑄芙蓉,

湯顯祖

《赤鑄山》

明代著名文學家、戲曲家湯顯祖,二十歲時就以第八名的成績考中進士,卻一直仕途蹇困,終致毅然棄官而去,心屬文章詞曲,清貧處世。到了晚年,為生活所迫,不得不投奔蕪湖的老友李承寵,從而被安排寓居雅積樓上,潛心於戲劇創作。蕪湖的靈山秀水和殷殷人情,滋養著湯顯祖的創作靈感,終於在這座歷史悠久、規模宏大的私家藏書樓上,完成了他的絕世名作《牡丹亭》。詩題為《赤鑄山》,當然是要借赤鑄山敘事言志了。蕪湖鐵、銅礦產豐富,春秋時期,吳王命制劍名匠幹將在赤鑄山鑄劍。幹將夫婦歷經千辛萬苦,精心磨礪,終於成功地打造了雌雄兩口青鋒寶劍。此事有《圖經》為證:「幹將淬劍於此,上有磨劍池、砥劍石。」

《蕪湖夜泊》

姚瑩(清)

何人吹笛彩雲端,

煙月蕪湖正渺漫。

潮落江聲千里靜,

夢回霄路五更寒。

長河忽向南天沒,

故國遙從北斗看。

憑問歸期復幾日,

玉梅花發滿闌干。

姚瑩出身於書香世家,寫下《登泰山記》的桐城派領袖人物姚鼐,既是他的叔祖也是他的老師。作為「姚門四傑」之一的姚瑩,文章學問卓而不凡,同時還是一位愛國志士,在台灣任職時,曾因率領當地軍民「抗英保台」,連挫英軍而名噪一時。這首詩應該是姚瑩從水路趕回家鄉,途經蕪湖時所寫。泊舟江岸,晚霞落照,天際流彩,寒煙籠罩一江水月,一片迷濛縹緲,不知從什麼地方傳來管笛聲聲,如夢如幻。遠望江潮退卻之後,千里水面一片柔和靜謐;夜漸深,人入夢,觸景生情,感慨萬千。長江流水天際去,舉頭遙望北斗,回想身世來路,何日是歸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明蕪湖 的精彩文章:

TAG:文明蕪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