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閻錫山的遺囑有多另類?不要放聲大哭,墓碑刻兩段自己的日記

閻錫山的遺囑有多另類?不要放聲大哭,墓碑刻兩段自己的日記

原標題:閻錫山的遺囑有多另類?不要放聲大哭,墓碑刻兩段自己的日記


來源=凱風文史 原載《文史博覽》2016年第07期


作者=陳正言

閻錫山



閻錫山(1883—1960)是國民黨元老,一級陸軍上將,又是有名的地方實力派,人稱「山西王」。


1949年3月25日,閻錫山在太原解放前夕逃到廣州,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長,12月,逃往台灣。1950年3月在蔣介石逼迫下辭去「行政院長」一職,搬到台北市郊陽明山附近的菁山,仿山西農居,建一窯洞。從此深居簡出,不問政事,埋頭著書立說。

閻錫山原本身體很好,1959年,77歲的閻錫山忽感心絞痛,經檢查為嚴重冠心病,從此身體每況愈下。1960年5月20日又發生心絞痛並伴氣喘,延至5月23日,經搶救無效死亡,終年78歲。


閻錫山死後,原本似乎被人遺忘的他突然又紅起來,台灣當局為他舉行了隆重葬禮,著實熱鬧了一番。蔣介石親自致祭,並送一塊匾,上寫「愴懷耆勛」。


閻錫山生前效仿英國首相丘吉爾生前為自己安排葬禮的形式,但安排得頗為詭異。對家屬的遺囑有七點:


一、一切從簡,不宜奢;


二、收輓聯不收挽幛;

三、靈前供無花之花木;


四、出殯以早為好,不要久停;


五、不要過於悲傷,放聲大哭;


六、墓碑刻他的思想日記第100段及第128段;


七、七日之內每天早晚各讀他的《補心靈》一遍。

思想日記第100段和第128段分別為——


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為做事之順道,多少好事,因禮不周,言不遜,信不孚,致生障礙者,比比皆是。


突如其來之事,必有隱情,惟隱悄審真不易,審不真必吃其虧。但此等隱情不會是道理,一定是利害,應根據對方利害,就現求隱,即可判之。


對於靈堂的布置,閻生前也有安排,要求家人根據他寫好的內容製作輓聯,張貼於靈堂和住處。

1.貼靈前:


避避避,斷斷斷,化化化,是三步工夫;


勉勉勉,續續續,通通通,為一等事功。


橫幅:朽去化欲


2.貼檐柱:


擺脫開,擺脫開,粘染上洗乾淨很不易;


持得住,持得住,掉下去爬上來甚為難。


橫幅:努力擺持


3.貼院中:


有大需要時來,始能成大事業;


無大把握而去,終難有大機緣。


橫幅:公道愛人


4.貼院門:


對在兩間,才稱善;


中到無處,始叫佳。


橫幅:循中蹈對


筆者理解,閻錫山的這些喪事安排和輓聯的內容,對家屬的囑咐是喪事從簡從速,不收禮,以示低調。其中第六條實際上是他一生的總結並以此告誡後人。如思想日記第100段講義、禮、遜、信,實際上是標榜其做人的原則;第128段則是自己政治經驗的總結,此中似乎也隱隱透露出自己一生中的無奈。


輓聯中主要是宣揚傳統的儒釋道思想,但有一句「有大需要時來,始能成大事業;無大把握而去,終難有大機緣」,卻是他一生宦海沉浮的寫照,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中的閻錫山,其作為基本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故能成大事業,中原大戰和解放戰爭時期則是倒行逆施,故難有大機緣,這倒是一句老實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世紀歷史 的精彩文章:

魯迅與林語堂的恩怨:真是為一床蚊帳絕交?
我對研製毛主席水晶棺工作的一些回憶

TAG:世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