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回不去的,永遠是故鄉——讀《一個村莊里的中國》

回不去的,永遠是故鄉——讀《一個村莊里的中國》

清明時節,無法回去掃墓,呆在家裡,讀熊培雲的《一個村莊里的中國》。

這是熊培雲在2010年前後在家鄉江西省小堡村觀察和訪問時的集子。寫是對村莊生活的觀察和感悟。

前幾天,看了梁文道主持的一個節目,主題是讀一輩子書,嘉賓是蔣方舟,她說之前喜歡看一個能突出自己個性的書,總希望能得到一些東西,現在思路有所改變,喜歡看一些寫共性的書,也就是能引起共鳴的,自己經歷過,作者描述出來,體驗吾道不孤的感覺。

這本書,對於來說,也是一本尋找共性的書。我從小生活在農村。2000年左右,父母為了生計,舉家南下,開始了至令回不去的打工生涯。那年,我正初三下學期,一個人在家裡念書,因五分之差,沒有考上縣重點高中,就去了市裡的一個民辦高中。寄宿三年後,考上大學,離開家鄉。

農村出來的孩子,對故鄉有一種特殊的情結。愛他,因為承載了童年的記憶,也因此容不得他人的肆意批評,恨他,是因為貧乏的資源,給少年太多的束縛,也給性格帶來很多自卑和土氣,急著想掙脫出來。隨著年紀的增長,對故鄉的感念越來越複雜。青年的時代,一直念叨著余秋雨的」所謂故鄉,不過是漂泊的最後一個驛站「,那樣的決絕。進入三十歲後,越發的覺得自己和故鄉的聯繫越來越多,卻也無法回去。

書中,對農村的問題進行了很的探討,進而也討論了傳統的形成。如果你想從書中找到三農問題的解決方法,肯定沒有,作者不是三農專家,只是一個自由派(這個標籤其實也不準確)的觀察和感悟,或者可以說,是一個生於斯、長於斯的青年學者,出於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對社會、國家的愛,希望能夠保留、建設一個心中的精神家園,不至於無家可歸,而作出的思考。思考的方面很多,有經濟上的,政治上、社會上的,不一而足。

因此,你不能期待,作者像費孝通、李昌平等專家學者一樣,要麼通過一個村莊剖析中國文化的結構,分析中國人的心理構成,要麼從三農問題列出一些好的解決方法。這只是對自己家鄉的觀察和感悟而已。

但是,這種觀察和感悟是難能可貴的,把離開多年的家鄉,用記者的眼光,深刻剖析,試圖找出癥結。卻又限入了無力感。

一個村莊,如何從農業時代、進入到工業時代、信息時代之後,能保持健康的活力,給中國提供另一個生活的空間和範本,作者沒有探討。

對於小堡村之以有以現在狀態顯現,熊培雲打通了時間(前後100年)、空間(聯繫中國、其實國家的農村見聞)、感性和理性。其實感性部分偏多。

每年過年,很多離家在城市打拚的年青人,都會寫回鄉見聞,試圖從自己的經歷拼接出中國農村的圖樣。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認識方式,卻容易陷入走馬觀花和顧影自憐的狀態,而失客觀,放大了自我的主觀經驗。

其實,也許,正是這種經驗,讓我們更多的記住了鄉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國外網友養了一隻小幼虎,給家裡的母狗做伴,數月後讓人傻眼!
單身是一種選擇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