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羅布泊里駐訓官兵歡樂頌:這裡的石頭會說話……

羅布泊里駐訓官兵歡樂頌:這裡的石頭會說話……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邊塞、軍營、大漠、兵哥,會發生點什麼神奇反應?來聽聽新疆軍區某炮團官兵大漠野營村裡的那些事兒。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羅布泊里歡樂頌

魯智強 范 俊

一說大漠,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幅壯美的畫卷: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都說塞外好風景……

但「不是所有騎白馬的都是王子」,對於在羅布泊駐訓的某炮兵團官兵來說,伴隨他們的是: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大風攆著石頭跑。

環境苦、訓練累,對咱們軍人來說,那都不是事兒。讓大家有點接受不了的是,雖然已進入4G時代,但這裡仍然是移不動、聯不通,莫說上網聊微信、刷朋友圈了,能找到自家手機的服務運營商就算不錯了。

筆者可是親身體驗過舉著手機找信號的經歷——抬頭找到制高點,緊握手機一路飛奔,爬上山頂,趕緊高舉手機。仰頭望屏,信號時有時無,手指仍在屏幕上飛點。一次、兩次、三次……也不知撥了多少次,總算聽到那頭鈴聲響起。

還是老班長們有絕招,找來一根長長的鐵絲,自製信號「放大器」,一頭插在手機耳機孔里,一頭立得老高。

目睹官兵找信號的這股子拼勁,帶兵人坐不住了。不多時日,通信股協調立起了聯通信號增大桿,用聯通卡的官兵樂了。沒多久,移動、電信也上門安裝了信號塔。信號找到了,這下全團官兵都笑了。

初來野營村,你可能感受到更多的是沒信號的憂傷,但時間一長,你會發現,大漠野營的生活是如此精彩。如果說軍營生活是一幕內容豐富的交響樂,那野外駐訓就是疾風驟雨般的奏鳴曲樂章,發生在野營村裡的趣事無疑是那跳動的音符,其節奏歡快、活潑,緩解了官兵緊張、枯燥的駐訓生活,又使人沉醉其中,久久難以忘卻。

「戈壁足球」賽場上,指導員王生偉剛要帶球衝刺,可人衝出去了,足球卻在旁邊的沙石間像「跳跳糖」一樣彈來彈去,完全不受控制,一場球賽下來,跑動距離大大超過平時。看來在這踢球,技術不是關鍵,體能才是「王道」。

這兒的「沙漠排球」,漫天黃沙,人影憧憧,氣勢磅礴,頗具觀賞性。為啥?因為比賽時可以是班對班、排隊排,甚至可以連對連,想想那場面壯不壯觀?雙方參賽人員不等也沒事,啦啦隊還能替補上場呢,沒人會關心比賽結果,熱鬧快樂就好。

就連「夠級」這樣老派遊戲,也被大家「紅藍對抗」打出了不一樣的滋味。

周末的牌桌上,「藍軍」是教導員趙占平帶著一名連長和一名指導員,都是指揮員,且文武搭配,戰鬥力肯定差不了。「紅軍」那邊,團長率領倆戰士,「司令+兵」的組合,火力也很強勁。圍觀者看得津津有味,牌局上紅藍雙方火花四濺,戰情緊張。

在戈壁深處駐訓,什麼都缺,可能最不缺的就是石頭和風了。

野營村門口的標誌是用石頭擺的,路是用石頭鋪的,休閑角的凳子是用石頭做的,就連喝粥的碗底里都能找出幾個碎石子哩。

老班長利瓊神神秘秘地跟新兵講故事:「這裡的石頭會說話……」列兵莫棟不相信,直到他拿石頭擺字,向女朋友表白成功後,這才懂得了「會說話」的真正含義。

風,就更不用說了,它能讓你的跑步成績坐上「過山車」,還能讓5公里成績剛剛合格的戰士,輕輕鬆鬆打破軍區紀錄。有時候,它也會發「脾氣」,把你吞噬進他的懷抱,讓你真正體會一番昏天暗地、猶如世界末日降臨一般的滋味, 甚至還能讓帳篷在天上飛。

「帽子,快!誰看到我帽子了?」上等兵張傑,大喊著從大風中跑出來,看來他又在剛才的沙塵暴中遭殃了。二排長吳海峰見張傑狼狽的糗樣又氣又笑,調侃道:「你跑快點,不然就得去塔克拉瑪干沙漠找帽子了!」

夕陽西下,映紅了官兵們的臉頰。在不遠處的「戰神大道」上,幾輛運水車卷塵開過。

「遙見水車官兵笑,眾人皆知送水來」,大家或兩人拎一水桶,或三人拎兩水桶,更有「打水大軍」,拎七八個水桶「一」字形排開。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遠處的空地上,篝火晚會的柴火已經堆得像座小山,看來今晚的野營村又會變成一個歡樂的海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圍著一座部隊水塔,她一守就是39年!
天安門廣場禮賓哨官兵 用崇高禮節迎送代表委員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