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餐飲零售化開拓市場新空間

餐飲零售化開拓市場新空間

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的出現似乎為中國餐飲市場打開了一扇新窗口,通過互聯網技術的賦能和創新思維,讓零售+餐飲+體驗得以無縫連接,「新餐飲」呼之欲出。4月10日,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主辦的2018中國連鎖餐飲峰會上,「新餐飲」的一大特點——餐飲零售化成為炙手可熱的話題,甚至「餐飲企業就是零售企業」的等式也漸漸被越來越多的業界大佬們接受。在此趨勢下,似乎推進零售化戰略已成為餐飲企業通向未來的必要途徑,而外賣和衍生產品作為餐飲零售化的兩大抓手,所行戰術備受關注,並被期許新增長點由此湧現。

不得不做的外賣業務

「千萬不要用戰術問題掩蓋戰略上的選擇。」北京奧琦瑋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為西貝、德克士、雲海餚等品牌連鎖餐飲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其董事長孔令博認為,當前,推進零售化屬於餐飲企業戰略選擇問題,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它會讓餐飲這一領域拓展更多消費場景,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該戰略呈現出三個維度,一個是以小時為單位的外賣,一個是以月為單位的工業產品,以及以天為單位的即食食品。」

2017年,西貝外賣銷售額達到4億元,作為新興增長點助推西貝全年銷售額同比增長達到22%;眉州東坡2017年銷售額同比增長15%,主要增長源於外賣業務和食品工廠推出的衍生品,銷售額突破2億元;九毛九2017年獲得20%以上的銷售增長,除了新店助推外,外賣也是不容忽視的助力。「對於餐飲企業而言,外賣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雲南雲海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晗說道,互聯網平台擁有巨大的流量和注意力經濟,如果不在平台上開店,餐飲企業可能就失去了新一代的消費者。「但餐廳外賣與堂食的比例仍需企業思考,畢竟平台扣點下,目前90%的企業都難以通過外賣業務賺錢,除非做出差異化品類。」

北京黃記煌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盟也持相同觀點,但他更為積極樂觀。「外賣作為餐飲企業零售化的重要途徑,必須要做。企業應該勇敢去嘗試、去試錯,不能輕言放棄。而推進外賣業務應該著重分析品牌的比較優勢,在優勢領域進行延展,或開發新品牌,或以垂直化產品進入外賣市場。」李盟表示,2017年黃記煌持續推進外賣業務,黃記煌三汁燜鍋屬於火鍋品類,與外賣消費場景並不十分契合,但黃記煌為了更好地發展外賣業務,專門研發了一款具有外賣屬性的有核心原材料醬汁的外賣產品,並將這些產品獨立推出,形成黃記煌的平行附屬品牌,預計今年6月份會全面上線。

衍生品應與品牌契合

無論是外賣還是衍生品,都增加了餐飲企業的銷售半徑,這是餐飲企業越來越清晰的業務亮點,而衍生品似乎帶來新增長點的機會更大。「隨著消費者差異化和小眾需求越來越多,為餐飲企業開展零售業務創造了新空間。」趙晗說,專註雲南菜的雲海餚有機會在衍生品方面推出具有雲南特色的爆款,為此,雲海餚已經投入了大量精力進行選品和產品開發,以及理順供應鏈,爭取收穫新突破。

李盟則表示:「在餐飲零售化戰略下,尤其是拓展衍生品,餐飲企業首先要考慮與品牌契合度的問題,推出的產品是否符合消費者的認知,如黃記煌可以賣調味料,但不能賣水果。其次,還要考慮衍生品與主業的關係,如果衍生品賣得很好,但主業被消耗了,這是非常危險的信號,也是錯誤的創新迭代。如果衍生品和主業相互促進,如吸引粉絲的互補性,促進忠誠度提高、營業額增長等,這就值得推廣。」

在這樣的思考中,李盟介紹,黃記煌深挖品牌與消費者認知度的交叉點,新研發了一汁成菜複合調味料,這款衍生品也成為黃記煌發力零售化的號角,主推給不會做飯的年輕群體,已在網店和實體店中推出銷售。(李子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24小時新聞 的精彩文章:

CAP1400:讓中國核電「走出去」
台網聯動助力周播劇新發展

TAG:24小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