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一個人呆著最爽」:你有沒有自我孤立的傾向?
KY作者 / 咯咯
編輯 / KY主創們
上海最近春光明媚,很適合出門踏踏春、遛遛彎。所以,上個周末我果斷地……又選擇了宅在家裡。好在打開微信運動,發現大多數好友一天的行走步數也都停留在十位數,或者個位數。於是心安理得地寬慰自己:你並不是一個人。
一個人在家睡到大下午,玩玩手機,點個外賣刷個劇,一天也就過去了。雖然身在其中的時候感覺還挺安逸,但每當過完這樣的一天,驚覺時間一眨眼便沒了,就會生出一種莫名的空虛感。另一方面,閉不出戶的時間長了,我開始越來越不願意出門。更準確地說,其實是越來越不敢出門了。
放假就想家裡蹲,朋友只在微信里,家人許久不聯繫,娛樂主要靠手機
——這樣的生活在都市青年中似乎變得越來越普遍了。不知道為什麼,很多人都主動、自發地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外出、與人交往似乎變成了一件門檻很高的事。
今天想跟大家聊的,就是這種自我孤立(self-isolation)的狀態——為什麼你越來越不願意出門?以及為什麼,即使自我感覺在家不出門不見人最舒服,我們還是要建議你對此做出一些改變。
自我孤立是一種自己選擇地、主動地將自己與其他人以及社會之間隔絕起來的狀態。自我孤立的人除了必要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必須以外,大部分時間都寧願選擇自己一個人呆在家裡。
自我孤立並不是一兩天、一兩周的事情,而是一種長期的狀態。
自我孤立被認為是一種不健康的狀態,因為
它的實質是一種消極的自我藏匿,其中往往包含了對人際交往的逃避和抗拒
(Christopher, 2012)。它的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
自我孤立者即便在當下堅信「這就是我想要的」,也依然會在回顧時產生空虛和後悔的感覺。
紐約時報在2016年的報道中提出,自我孤立在全球範圍內都在成為一個日漸增長的趨勢,而這種趨勢在現代年輕人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在日本,極端的自我孤立可以達到好幾年、甚至好幾十年足不出戶的程度。這群把自己與社會完全隔離開來的人被稱為「繭居族」 (引き籠もり)。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的數據顯示,這樣的繭居族在日本已超過了一百萬人。
與此密不可分的第一點原因是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
。互聯網服務業的發展,讓足不出戶的生活成為現實。不僅如此,線上社交還能讓自我孤立的人產生出一種「我並不是一個人」的錯覺。
另外,
自我孤立也與這個時代的人普遍更高的焦慮感,及更大的生存壓力有很大的關係
。快速的生活節奏和高強度的工作,讓我們幾乎每天都處於飽和且疲憊的狀態。而又由於不僅是時間和金錢,人的認知資源和體力也是有限的,社交對很多人而言就更加像是一種額外的負擔了。
再者,與過去不同的是,在如今的年輕人中,「吃飯」、「睡覺」和「宅」都變成了可以被接受的興趣愛好。甚至有時一本正經地說自己喜歡讀書寫字的人,反而會被嫌棄「老土」或是「假正經」。
年輕人們認為自己需要歸屬於當下這種「喪」的流行文化,不願意成為異類。
導致自我孤立的普遍化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
我們這代人其實是很「自我」的,過去的集體主義思想在我們身上的體現已經愈來愈弱了。
可在社交中,其實不得不面對一些需要妥協的,甚至是有點違心的事。但,我們這一代人卻更不情願去妥協、去讓步,不想控制自己的情緒,也不願承擔社交中可能產生的一些責任和義務。
所以對我們來說,權衡之下很容易就會得出:「還是我一個人呆著比較爽」的結論。
誤解1:
一個人生活、不喜社交的人都是自我孤立者
獨居(solitude)是很容易和自我孤立混淆的一個概念。的確,這兩者之間存在不少的共同點,比如兩者大多數情況都是自我選擇的結果,且在他人看來的表現也很類似——都極少與人交往,感覺像是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但實際上,它們並不是一回事。
與夾雜著逃避和消極抵抗心理的自我孤立不同,Solitude更多的是傳達了一種
孤身一人的榮光
。這種選擇是基於一種內心對獨處的渴望和需求,它通常是建立在充分「入世」的前提上,在這個充分體驗的過程中想明白了為什麼這樣的生活不是自己要的,然後才真正地實現了「出世」。
Solitude的人的內心始終是平和的,甚至是充盈的,「與世隔絕」的生活對他們來說是很寶貴且有價值的。而出於逃避的自我孤立則伴隨著懊悔、空虛和羞恥的情緒。
誤解2:
自我孤立是因為沒有朋友,因為孤獨
研究發現,
孤獨和自我孤立之間並不存在必然的聯繫
。主觀上的孤獨感和客觀上自我孤立的行為並不一定會同時發生(Matthews et al., 2016)。
也就是說,那些選擇了自我孤立的人可能原本具備完好的社交能力,也有很多朋友;而孤獨、沒有朋友,也並不意味著就會選擇「自暴自棄」地將自己孤立起來,乾脆完全不去和別人相處了。
誤解3:
在網路上有豐富的社交就不算自我孤立
刷刷朋友圈,看看微博,在微信群里活躍並不能改變一個人自我孤立的本質,匹茲堡大學專攻媒體,科技及健康領域的Brian Primack教授指出,
網路社交永遠無法成為面對面社交的替代品。
他和同事們的研究發現,面對面的人際交往對人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但,僅僅停留在線上的社交卻不具備這樣的功能,過多的線上社交甚至會有反效果。
另外,如果一個自我孤立的人是因為感到孤獨而在網上和人交往,那麼長此以往,這種線下缺乏與他人和世界的情感聯結所帶來的孤獨,不僅不會通過網路上的社交被抵消,還會使他們感到更加孤單(Primack et al., 2017)。
一個選擇將自己活成一座孤島的人,總有這樣那樣的理由:
「我沒有朋友」
「我就喜歡一個人呆著」
「我不知道哪裡可以認識人」
「我害怕被拒絕」
「出門見人好麻煩,我懶得出門」
「我太累了,只想一個人躺在家」
「我得在家工作/學習」
……
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即使自我孤立並不一定伴隨著主觀上的不適感,甚至可能在當下、或是短時間讓人感覺十分愜意。但客觀上,它的確會給我們造成負面的影響:
1. 自我孤立會破壞我們的身心健康
有多項研究結果指出,自我孤立與抑鬱和社交焦慮之間存在著很強的相關關係。一方面,一個本身有社交焦慮的人,或是被抑鬱情緒折磨的人就有更大的概率選擇自我孤立,彼時的他們認為自己沒有能力,也沒有能量去面對外面的世界(Cacioppo et al ., 2006, Hall-Lande et al., 2007 & Lohre, 2012)。但另一方面,
長時間地將自己與外界與外界隔離,會加重人的社交焦慮感和抑鬱情緒。
此外,
雖然看似一個人呆在家裡有更多時間睡覺、休息,但實際上自我孤立者的睡眠質量反而會更差。
研究者指出,這是因為他們的作息往往是紊亂的——運動不足導致的精力無處消耗,夜晚難以入睡,白天睡到下午情況比比皆是(Steptoe, O』Donnell, Marmot & Wardle, 2008)。
可見,除非有極強的自控力,把自己關在家裡晚上熬夜白天補覺,絕不是真正想要「好好休息」的做法。
且,自我孤立不但增加了患高血壓,高膽固醇和肥胖症等疾病的風險,長期不與外界接觸還讓會讓人
感覺自己的身體變虛弱了
,不論這是不是客觀事實。
2. 自我孤立會影響我們的自尊水平,扭曲我們的自我認知
我們對「我是怎樣的人」的認知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與他人相處時的自己,以及在社會交往中他人給我們的反饋。
就像山本耀司的一句話:
「『自己』這個東西是看不見的,撞上一些別的什麼,反彈回來,才會了解『自己』。
」
但,當失去了這部分來自外界對自我認知的補充之後,我們會漸漸難以對自己形成一種完整且相對客觀的認知。
和自我孤立與抑鬱、焦慮的關係類似,自尊水平和自我孤立之間也是相互作用的。對自己不夠自信的人更加容易選擇不與人交往,而長時間地遠離社交又會進一步地降低人的自我價值感。並且,即便是自尊水平正常,甚至是高自尊的人,也會由於失去與社會的聯結而影響他們對自我價值的感知。
3. 自我孤立逐漸削弱我們的社會關係和情感聯結
那些自我孤立的人在給自己關上門的同時,也給想接近自己、和自己建立聯結的他人關上了門。久而久之,不僅不會再有人主動靠近他們(想想那些約了你一次又一次,但你每次都說「下次」的人),他們自己原有的社會關係也會受到影響。
因為,即使是和家人,和最親密的朋友之前的情感聯結,也是需要時間和精力去維繫的,更不用提更偏向於資源置換的那些社會關係了。
在說方法之前,還有兩件需要強調的事情:
第一,
不支持自我孤立,並不意味著鼓勵無意義或冗餘的社交
作為一個社恐本恐,我比誰都要明白被迫社交的痛苦——在一群不認識且不感興趣的人中間逼著自己去聊天,為了社交而社交。這樣的與人相處不僅沒有意義,也不是我們會鼓勵的。無法給自己帶來任何價值和幸福感的社交,反而會大量耗損我們的能量,讓我們更加孤獨和焦慮,並且更加的排斥社交。
第二,
獨處本身是有益的,每個人都需要獨處的時間
不要自我孤立也不等同於都要每天都出門活動,時刻得和朋友待在一起。與自己相處的時間,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它與自我孤立的區別在於這個時間是否適度。
短暫、適當的獨處可以幫助我們管理自己的情緒(Nguyen, Ryan & Deci, 2017),可以讓我們更冷靜地思考問題和反思自己。尤其是對於內向者和高敏感的人來說,獨處是他們補充能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做了必要的澄清之後,我們來說說該如何著手改變自己的「孤島」狀態:
a. 找到至少一個可以線下保持聯結的人
改變的第一步,可以是找到哪怕一個,能夠重新在線下和你建立、保持聯繫的人。這個人通常是你最親密、最信賴的人之一,比如你的家人,或是你最好的朋友。你們可以固定每周見一到兩次面,一起做一些有意思的活動,進行一些有意義的溝通。
你不用一開始就逼著自己一步就邁出自己的舒適區,在剛開始嘗試這樣做的時候,你甚至不用強迫自己非得和對方一起出門,從相對簡單的邀請他們來家裡玩開始也是可以的。不過,邀請他們來家裡一起倒在沙發上各自玩手機是沒有太多幫助的。
b. 計劃你休息日的行程時間表
為了避免一有休息的時間就屈從於慣性,又像從前一樣在家閉不出戶,你可能需要從現在起好好地提前規劃自己的休息時間。與朋友、家人面對面相處的時間,外出的時間,都需要在你所有的閑余時間中佔有一定的比例。
隨著開始重新和朋友、家人的見面,重新接觸外界,你可以慢慢地增加這些事情在你生活中的比例,同時縮減獨自在家時那些純粹的消遣活動所花費的時間。取而代之的,應該是一些真正對自己有益的、促進自我提升的、有長期價值的活動。
c. 參加一個固定的線下小組或社群
在生活已經如此忙碌的今天,堅持擠出時間來社交和體驗生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此我們可以積極地利用群體壓力——一個人做起來沒有動力和毅力的事,一群人一起就會讓堅持變得更容易。
參加一個自己感興趣的線下興趣小組、興趣班或是活躍度比較高的社群,都可以祈禱督促和鼓勵的作用,讓出門活動變成一件更有儀式感,也更加被重視的事情。
好了,剛才我已經發消息邀請了許久未見的朋友周末一起出門春遊了。雖然有點小緊張,但也隱隱地期待起這個久違的不窩在家裡度過的周末。
那你呢?下個休息日打算怎麼過?
以上。
References:
Cacioppo,J.T., Hughes, M.E., Waite, L.J., Hawkley, L.C. & Thisted, R.A. (2006).Loneliness as a Specific Risk Factor for Depressive
Symptoms: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Analyses, Psychology and Aging, 21 (1):140-151.
Christopher,T (2012). How to stop self-isolation. Psyweb.
Hall-LandeJ, Eisenberg M, Christenson S, Neumark-Sztainer D. (2007). Social Isolation,Psychological Health, and Protective Factors in
Adolescence.Adolescence, 42 (166): 265-286.
Matthews,T., Danese, A., Wertz, J., Odgers, C. L., Ambler, A., Moffitt, T. E., &Arseneault, L. (2016). Social isolation, loneliness and depression in youngadulthood: a behavioural genetic analysis. Social 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epidemiology, 51(3), 339-348.
Nguyen,T.V.T., Ryan, R.M., & Deci, E.L. (2017). Solitude as an Approach toAffective Self-Regul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44(1),92-106.
Primack,B. A., Shensa, A., Sidani, J. E., Whaite, E. O., yi Lin, L., Rosen, D., ...& Miller, E. (2017). Social media use and 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 amongyoung adults in the U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53(1), 1-8.
Steptoe,A., O"Donnell, K., Marmot, M., & Wardle, J. (2008). Positive affect,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good sleep.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64(4), 409-415.
@KY主創們
微博
mkt@knowyourself.cc
商務合作請洽
搜索文章/招聘/測試/轉載/請戳公號菜單欄
※愛是一場高燒,我願為你久病不愈 | KY觀影:《魅影縫匠》
※「我覺得自己還是個寶寶,他們卻已經老了」 | KY粉絲故事:獨生子女如何給父母養老?
TAG:KnowYourse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