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角度談婚姻中的相處之道
1
七年之癢已經是過去式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新聞,從大數據來看,七年之癢已經提前了,據離婚糾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顯示,對於婚姻的存續時間,在全國離婚糾紛一審審結案件中,婚後2年至7年為婚姻破裂的高發期。
在全國離婚糾紛一審審結案件中,73.40%的案件原告的性別為女性。對這個結果,你覺得奇怪嗎?
事實上並不奇怪,幾年前美國一家機構就做過一份相關問題的研究,研究者收集了2009-2015年間隨機取樣的許多輪次的數據,其中包括了19到94歲的2262位異性戀成年人。結果顯示,69%的離婚是受女性主導的,31%的離婚是受男性主導的。
在離婚的案例當中,將近80%的人是因為感情不和選擇離婚。所以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為什麼結婚以後,尤其是生子以後,夫妻之間就越來越容易看對方不順眼了呢?婚姻圍城中的我們該如何相處呢?
2
男女有別
很多女性都有過這樣的體驗,生孩子以後,面對一個嗷嗷待哺的娃娃,連夜裡都要保持待機狀態,娃一會哼唧了,一會哭了,甚至娃翻個身坐起來一下你都會醒過來,但你身邊的那個人,有娃沒娃都一樣雷打不動睡得安穩,讓人真想一腳把他踹下床。我也無數次怨念,憑什麼我一夜醒了無數次,第二天困成狗,而你卻一覺睡到天亮。但其實研究顯示女性聽覺比男性更加靈敏,所以他可能真的不是故意的。
除此之外,男女除了生理結構的不同,在自我認知思維方式方面都有很多的不同。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女性更願意跟人打交道,並且重視關係更加註重親密關係,女性更願意分享生活。所以女性更喜歡瀏覽社交網站,更喜歡建立自己的小團體,更傾向於在一起吐槽婆婆(媳婦)、吐槽老公。而男子則更注重他們在更大團體中的成員資格,面臨壓力時,男性傾向於戰鬥或者逃跑模式。
有一年夏天帶著孩子去一個朋友家,第一次去,下車以後不知道怎麼走,我想去問問附近的路人怎麼走,但抱著娃行動不便,指使某人去問,但某人寧願抱著手機研究手機上的地圖,研究半天。當時還抱怨了一番,直到後來我看到一本書上寫著:當迷路時,女人往往習慣向他人問路,而男人總是執著地要依靠自己,如果身旁的女伴向別人問路,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像個傻瓜。
男性是線性思維,所以在和溝通的時候不要暗示,不要讓他猜你的心思,有話直接說出來,直接告訴他我想要什麼,我喜歡什麼,下達指令時也要表達準確詳細,這樣他的執行力才強。
3
夫妻關係>親子關係
在育兒這件事上的分歧是很容易導致夫妻關係的翻船的一大原因,大部分女性生完孩子以後注意力和精力大部分都放在孩子身上,對另一半和自己的關注會大大減少,因為自身激素水平的變化,加上天生的母性讓我們的眼裡大部分時間只看到孩子,而且把孩子交給誰照顧都不放心。
抱怨另一半不會照顧孩子,不像自己一樣對待孩子那樣上心,這些對很多人來說可能都是常有的事。當然,孩子需要我們的貼心照顧才能健康的長大,但事實上這一點特別不利於夫妻關係的發展。
一個幸福的家庭應該是夫妻關係>親子關係。這一點放在婆媳矛盾中,同樣適用。在處理婆媳矛盾時堅持夫妻關係>親子關係有效。
從另一方面來講,一個家庭也是有分工的,就像打遊戲一樣,總要有人負責打主力,有人打輔助。在育兒這件事上,一般媽媽是主力,爸爸打輔助,但在賺錢養家這件事上,可能就會反過來。
4
愛是一個動詞,去愛
愛是很奇怪的,一開始我們只是愛上這個人,後來我們會希望對方變得完美,想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改造對方,甚至以愛之名行控制之實。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愛不等於親密關係,愛可以是無條件的,愛的本質更多的是一種行為而不是一種感覺,愛可以是一個人的事,所以當我們愛上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愛的是這個人本來的樣子,我們願意包容對方和我們不一樣的地方。
但所有的關係都是有條件的,在關係中,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帶入各自的想法,理由和抉擇。在一段關係里,我們希望對方滿足我們的需求和慾望,也希望對方符合我們對關係夥伴的條件定義。所以一但確立戀愛關係或者婚姻關係,我們會不可避免地會有矛盾會吵架會冷戰會讓對方痛苦。
如果你能不把自己的需求強加在伴侶身上,你就能在自己內心深處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事物。擺脫了需求的束縛,你就能感受到純粹的愛。另外,學著接納你的伴侶,也能讓你學習到接納本來的自我,而不再認為你得需要什麼來讓自己變得更加完整。
如果我們遇到困難卻縱容自己任意發怒,這將會導致兩人的感情漸行漸遠。
其實,我們對伴侶發怒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怒氣能夠麻痹我們心中的痛苦,壓過所有的消極情緒。第二,就是讓對方有罪惡感,這樣一來就能有效地控制對方的行為。用憤怒來保護自己,永遠比面對痛苦要容易得多。
所以只有放下自己的立場,接近對方,嘗試去理解對方,我們才能快樂。在這裡有八個重要問題能引導我們做出真正有效的溝通:
1. 我想要什麼?
2. 有沒有什麼誤會要先澄清的?
3. 我所表達的情緒,有哪些是絕對真實的?
4. 我或我伴侶的情緒,是否似曾相識?
5. 這種情緒是怎麼來的?
6. 我該怎麼回應這種情緒?
7. 情緒背後有哪些感覺?
8. 我能不能用愛回應這種感覺?
當我們能誠實回答這些問題,我們親密關係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另外,與親密關係無關的問題,也能藉由跟伴侶溝通的方式解決。
1. 要解決問題,必須先跳脫問題的框架。你必須得突破自己的認知,先得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兒。
2. 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經過偽裝的禮物和寶貴經驗。
3. 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
4. 每個人都有能力為自己生活中的事百分之百負責。
5. 自由並非來自答案,而是來自問題。能夠問出一個好的問題,能夠發現親密關係當中到底有什麼問題,找到這個問題,我們就更加接近自由。
6. 沒有什麼問題是大到愛無法解決的。一切的東西,只要你用愛來對待,用愛的方法來解決它,就一定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參考書目:
《社會心理學:阿倫森眼中的社會性動物》
《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樑》
在親密關係中,你有沒有其他的一些困擾,歡迎留言討論。
TAG:夜讀者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