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清以降寧國府市鎮的空間分布及變遷(一)

明清以降寧國府市鎮的空間分布及變遷(一)

原標題:明清以降寧國府市鎮的空間分布及變遷(一)


明清以降寧國府市鎮的空間分布及變遷(一)


李甜

1學術史回顧


何為市鎮?學術界對該詞的理解千差萬別。美國學者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把設有基層市場的居民點稱之為「基層集鎮」。 經濟史家吳承明在與方行的通信中,探討過市鎮究竟以商業為準,還是根據人口規模或中心地理論出發。 明清時期的江南地區,遍布著商業繁盛的市鎮,學界的相關探討已很深入。日本學者濱島敦俊借用了費孝通家鄉吳江縣的「鄉腳」一詞,認為16世紀中葉以後的江南地區,以市鎮為核心形成了地域社會。


與此相反,皖南地區的市鎮發展程度不如江南,相關研究也很少見。管見所及,主要有以下幾篇研究。韓國學者朴元熇注意到有關明清山地市鎮的研究較少,於是以歙縣岩鎮為例,分析明代中期徽州市鎮的發展與地方宗族勢力的關係。梅立喬對明清徽州城鎮的發展、管理和特點等方面加以論述。林濟認為徽州社會經濟未能突破以土地為中心的瓶頸,沒有出現以工商業為基礎的市鎮發展,村落仍是社會中心。梁諸英大致勾勒出皖南山區與平原市鎮的區域差異。具體涉及到寧國府市鎮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數,謝國興利用施堅雅的理論研究寧國縣的市鎮,張研在他的基礎上分析了涇縣市鎮的分布。耿朔對宣城水東鎮的個案研究,拓展了明清皖南商業市鎮研究的視野。


傳統時期皖南地區以聚族而居為主的居住形態,使得其社會重心在鄉村而不在城市,這是皖南與江南的重要區別。不過,皖南市鎮作為物資交流和商品中轉的地方,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鑒於學界對皖南市鎮的研究還比較單薄,以下將對明清以降寧國府市鎮的時空變遷作一番總體性的梳理。


2寧國府各縣市鎮的數量考證


自宋迄清的750年間(1162-1912),寧國府領有宣城(附廓縣)、涇縣、南陵、寧國、旌德、太平,這一行政區劃長期保持穩定。(見圖1)由於存世文獻記載不全,清代以前寧國府各縣的市鎮變遷難以復原。涇縣、寧國兩縣市鎮的記載始於明代,但其他縣份相對較晚,譬如宣城一縣的市鎮情況如下:「市鎮一門,乾隆府、縣誌皆不載,今據宋、明諸書及《大清一統志》、《江南通志》備登之,以征古制。其或古有而今無,或古無而今有者,悉載之用資採訪。」 當然,康熙《大清一統志》已對寧國府各縣的市鎮作了描述,但其記載非常之簡略。



圖 1 清代寧國府的政區

圖片來源:本圖據《中國歷史地圖集》清代安徽部分改制而成。


嘉慶《寧國府志》首次完整收錄各縣市鎮的志書,但摻有不少「水分」,其中有不少市鎮難以證實或者已經消失,並非對嘉慶時期市鎮分布的真實記載。以涇縣枚洄鎮為例,據嘉慶縣誌引乾隆縣誌:「六朝舊鎮。唐武德七年,權文誕破輔公祏於猷州,拔枚洄等四鎮,今未詳何處。」 嘉慶府志略有改動便全文錄入,亦未作考證。 枚洄鎮是否真實存在於唐代,或者其功能是或否為物資交流的場所,或者其功能是或否為物資交流的場所,值得推敲。又如部分市鎮早已消亡,安吳市「今為村落」,張家市「今廢於水」。 由此可知,嘉慶府志所記載的市鎮要多於實際數目。民國《南陵縣誌》列出舊志的12個市鎮後,又新增20個市鎮,除劉店鋪鎮外,其餘19個鎮皆是首次載入志書,這可能表明清末民初南陵市鎮之標準的寬泛。粉店鎮乃是因為咸豐、同治前有油炸粉坊,所制粉絲美於他處,「因以名鎮」,但太平天國戰後可能已衰落。瀕臨青弋江畔的西馬頭鎮,向來商業頗盛,「宣統間被洪水沖廢,今街道已變為河流」 ,已不復存在。


有鑒於此,筆者結合嘉慶《寧國府志》、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光緒《安徽輿圖表說》和民國《安徽第九區風土誌略》等四種資料,梳理清代中期以降寧國府各縣市鎮的分布,詳見附表1。在此基礎上,計算出各縣市鎮的數量變化:


表 1 寧國府各縣市鎮數量之變動(1815-1937)


資料來源:①嘉慶《寧國府志》卷十二《輿地誌?鄉都》;②光緒《重修安徽通志》卷四十《關津二?寧國府》;③光緒《安徽輿圖表說》卷三《寧國府》;④民國《安徽第九區風土誌略》,其中南陵、太平兩縣劃屬其他督察區,故而統計數據空缺。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表1的名稱合計已經剔除重複出現的市鎮,所以歷代出現的市鎮總數並非①至④的簡單相加。各縣市鎮按照數量差異可分為三個檔次:第一檔包括宣城縣和涇縣,數量最多,且規模相對較大;第二檔包括南陵縣、寧國縣和旌德縣,實力不相上下;第三檔是太平縣,該縣僻處一隅,市鎮經濟不太繁榮。從①至④的更替中,各縣市鎮數量發生了劇烈的變遷,折射出各縣實力之升降的現象。宣城一縣高居榜首,除了作為附廓縣的地緣優勢,亦由於該縣擁有巨大的人口基數和消費能力。由於統計口徑差異,宣城在③中的數據可能偏低,該縣北鄉新河庄鎮一直被列入市鎮,但在③中列入「津梁」而非「關市」,原因在於當地「為蕪湖工關分口稽查竹木之所」,實際上仍可視為市鎮。



涇縣榔橋鎮

涇縣的市鎮僅次於宣城,作為皖南水陸轉運的重要中轉地,按照方誌編纂者的估計,「涇縣市鎮較他縣為多」 。各市鎮一般都有趕集日期,表明其規模可能不大。官莊市人煙繁盛,商旅阜通,「房廊屋廬相去三四里,」其趕集日期常在子、午、卯、酉之日。元代管進士創造的藤溪市,「七日一會,其會必在甲寅之日,商族輻輳,貿易貨財,極為民便」。縣尉王鑒創立了麻園市,「初以寅、申、巳、亥日為會,農商貿易者赴焉」。王公市的墟市廬舍,「大抵呂氏居其大半,每日為市,農商貿易者赴焉,而蠶市特盛雲」。



旌德廟首鎮


近代交通格局變遷對各縣市鎮有一定的影響。民國年間,蕪湖至屯溪公路修通以後,徽州地區與皖江流域的物資運輸路線發生了變化,寧國、旌德東鄉的部分市鎮受到衝擊。河瀝溪鎮位於寧國縣內水系聚合之處,「昔年商務繁盛,績溪所需之百貨多由此轉運」,但蕪屯公路通車之後,「該處商務遠非昔比」。涇縣榔橋河(即藤溪市)受到的影響更大,「自蕪屯路通車後,商旅驟減,稍見衰落」。旌德東鄉在明清時期未出現重要市鎮,至民國年間以芳川為中心形成縣東的商業聚集地,「與寧國縣胡樂司成鼎足之勢」,其主要原因可能與蕪屯公路通車相關,因為旌德東鄉得以通過芳川向東接通蕪屯公路,從而更改傳統交通的困局。有一些距離蕪屯公路較遠的市鎮得以維持,涇縣章家渡作為石埭、太平水陸交通的要道,「商務甚盛」;涇縣馬頭鎮為宣城、南陵、涇縣三邑交界處,「機楫絡繹,商品輳輻」;旌德三溪鎮「為旌邑商業中心」,廟首鎮「商業亦甚繁盛」,也未受蕪屯公路通車的影響。


(作者系復旦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助理研究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的精彩文章:

宣城建設皖蘇浙毗鄰區域文化高地路徑思考
績溪胡氏源流考辨

TAG: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