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所有生命的演化都遵從同一條道路,是否宇宙中會有很多生命?
無論是對機器的恐慌,還是對生物技術的憂慮,都是從社會現實中引發出來的。而在科幻作品中大量出現的外星人,在現實世界中並沒有直接的證據。復活節島的巨石像、
秘魯納斯卡平原的大地圖案,
乃至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
都曾經被某些人解釋為外星人光臨地球的證明。但是,這些解釋都沒有得到證實。相反,這些解釋都經不起認真的推敲。
瑞士心理學家榮格也曾針對20世紀後半葉眾說紛紜的飛碟寫了一本書,標題就叫《天空中的現代神話》。他也認為飛碟是人們內心的集體無意識在社會現實中的投射。北京大學哲學教授吳國盛也認為地外文明是一個現代神話。它本身既不能證實,也不能證偽。所以它是一種非科學的東西。
外星人來自我們心靈的幻象。
在電影《星球大戰》系列中,
喬治·盧卡斯讓我們看到了形形色色的外星生命。它們之間雖然有著差異巨大的外貌,但其實它們都是從地球生命演變而來。它們都有眼睛,並且大多是兩個;有鼻子,大多是兩個鼻孔;有嘴巴,一般只有一個;有耳朵,也是兩個;有的生著翅膀,也是兩個。
人是按照自己的模樣來想像外星人的。正如從前,人按照自己的模樣創造了神。
布魯諾之後,
恆星被撒到廣袤的宇宙之中。宇宙從有限變成了無限,人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不再是上帝授權管理世界的萬物之靈。地球失去了其特殊的意義。人類不再如古希臘時期生活在蛋黃一樣的被天球緊緊包圍的安全的地球上,而是在無邊宇宙中的一個小小星系中小小星球上的偶然生命。這使人類產生一種孤獨感,也產生一種渴望與想像:存在地外生命。
科幻作品正好成為這種渴望與想像的絕好舞台。而在我們這個電影時代,這些渴望與想像又在銀幕上展現出一個個栩栩如生動人心弦的現代神話。
人對地外文明的想像是與對宇宙的了解同步的。開普勒時代,
人類所認識的宇宙只是一個太陽系,而且其中只有太陽和月亮具有形體,其餘的行星幾乎都是質點,沒有絲毫細節。那時,人們所能想像的地外生命只能呆在月亮上,猶如嫦娥之類的神仙。隨著望遠鏡的引入,其他行星的細節逐漸被人們認識。因此,人類開始出現火星人之類的設想,而這些設想總是被科學更加深入的認識否定掉。隨著人們認識到的宇宙尺度越來越大,人們想像的外星人所居住的地方也越來越遠。
毫無疑問,外星人與太空旅行常常是結合起來的。對於外星人的熱情也會隨著航天技術的每一次飛躍高漲起來。
我們可以在科幻作品中看到這樣一個過程。
世界上最早的科幻電影應該說是梅里愛在1902年拍攝的《月球旅行記》,
這部片長只有20分鐘的電影是根據凡爾納的《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的《月球上最早的人類》兩部小說改編而成的。這部電影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從今天的角度看,當時人們對未來的星際旅行的設想不僅粗糙,而且已經過時。凡爾納所設計的登月工具竟然是大炮!電影中的月球人也顯得有些滑稽。然而,這樣的場面在當時不知激發了人們多少對太空旅行和外星生命的想像和熱情。
一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的腳步已經真正地邁向了太空。
1926年第一枚火箭發射成功;
1957年第一枚洲際導彈試飛成功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
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上月球;
1971年第一個空間站進入地球軌道;
1981年第一架太空梭環球飛行;
1997年第一個航天器在火星著陸。
幻想總是走在現實的前面。
在現實的科學技術發展的同時,科幻電影中的技術發展得更快!從庫布里克到喬治·盧卡斯,電影中的航天器一直是現實世界無法比擬的。而電影中層出不窮的外星人,更是不斷地挖掘導演們的想像。
外星生命數量最多、形態最為豐富的當然是喬治-盧卡斯的《星球大戰》系列。
盧卡斯在這些電影中創造了一個個神奇的世界。「各種怪異的生物和怪異的智能機器或者友好或者不友好地相處。在相同的和不同的空間穿梭往來,一會兒升入太空,一會兒鑽入水底,一會兒又穿過地心。它們掌握著巨大的能量,這使得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就像我們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那樣容易。各種飛行器在天空在地下秩序井然地游弋著,彷彿沒有重力的約束。藝術家的想像力使我們超越了自己的生存常態,體驗到另一種物理規律統治的世界。」
不知是何緣故,盧卡斯沒有把星球大戰的故事場景放到一般科幻電影中常常發生的未來,而是送到遙遠的過去。不過,這與電影中的情節的確符合。因為,在這個喬治·盧卡斯的怪異世界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情感和行為方式更像是中世紀的人類,而不是現代人。當然,我們也不希望他們是未來的人類。
外星人是否真的存在,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也有一些科學家把地外文明的存在與否,當作嚴肅的科學問題來研究。
宇宙如此巨大無邊,
人們有充分的理由假設,在茫茫宇宙之中,存在類似於太陽系的恆星系,也存在類似於地球的行星。因此,應該有可能存在類似於人的智慧生命。這種推理從科學的角度看是合理的。有證據表明,太空存在有機分子,這為外星人的存在提供了更多想像的空間。
對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研究使生命過程的神秘色彩逐漸消退。雖然有關生命的許多現象還沒有得到充分的解釋,但是科學家相信,可以把生命誕生的過程還原為物理化學反應。現在科學家普遍承認,地球上的生命是從無機到有機、從簡單到複雜逐漸演化過來的。而智慧生命則是生命演化的較高階段。如果存在合適的條件,比如在太空中存在一個與地球環境類似的星球,那麼地球上發生過的物理化學過程就有可能在那個星球上重演。
如果所有的星球都是平等的,如果相似的物理條件必然導致相似的物理化學反應,如果所有生命的演化都遵從同一條道路,地外文明或者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沒有人能夠保證這些「如果」必然成立。
即使這些「如果」都能成立,地外文明存在的可能性是否能夠大到可以和人類接觸的程度,還有很多爭議。可以說,每個人的理解都與自己對外星人的渴望相關。有一個比較符合科學的估算方法,叫做德雷克公式。
當然,這個公式只是指出了估算的可能性。事實上,公式里涉及的所有概率都是不可能得到確切數字的。不同的渴望會導致不同的估算。
科學家也試圖主動與外星生命進行聯繫。聯繫的方法有兩個,一是直接送信;二是接發電報。
在20世紀70年代,人類向太空發出了4封信,分別由太空探測器「先驅者10」號、「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帶人太空。「先驅者」太空探測器帶的信是一個金屬盤,上面標示著地球的位置、人類文明的信息。
「旅行者」太空探測器帶的信是一個可以保存10億年的金屬唱片和一根金剛石唱針。
唱片上錄製著地球上的各種聲音;地球
上人類的各種語言,其中包括漢語的幾種方言;還有人類的各種音樂,其中有中國古曲《高山流水》。
這些探測器在完成預定的任務之後,將永遠地進入太空,不再回來。猶如一個飄向茫茫宇宙的漂流瓶,人們期待真的有外星生命把它們打撈起來,能夠聽懂其中的深意。
這些太空漂流瓶中的信件都是著名的卡爾·薩根設計的。
太空漂流瓶必然杳無音信,即使地外文明能夠發現它們,並且能夠識別這些信件,等返回的信息到達地球,恐怕要等上萬年乃至幾十萬年。能耗越來越大污染越來越嚴重的人類文明是否能維持到那一時刻,還是一個未知數。
科學家還試圖採用另外的辦法。1974年,天文學家曾經用射電望遠鏡向武仙座球狀星團發出了3分鐘的電報,這當然只是一個儀式,不可能有任何迴音。
射電望遠鏡不僅可以向太空發射信息,也可以接收太空的無線電信息。1971年,美國航空航天局就試圖用射電望遠鏡從太空電磁波中尋找智慧生命的信息。1992年,美國又啟動了更大規模的「鳳凰」計劃。有趣的是,在美國政府停止了對「鳳凰」計劃的資助之後,這個計劃得到了一些民間資助。其中,《E.T.》的導演斯皮爾伯格也資助了與此相關的一個項目。當然,直到今天「鳳凰」計劃仍然沒有得到來自外星的信息。
事實上,外星人可能具有與人類完全不同的形態。宇宙星辰的狀態如此之多,生命不一定只誕生與地球環境相似的行星上。生活在溫度高達70攝氏度的火山溫泉中的細菌,和生活在南極零下70℃冰層下面的細菌,完全不具備交流的可能。對於一個環境完全不同於地球環境的外星生命,人類的家園——地球可能是一個環境惡劣的地獄。而它們的星球,當然也是我們的煉獄。
在電影《異形》系列中,
外星生命就是以一種非常怪異的方式出現的。人類無法與之溝通和交流。這些異形對於人類來說,就是絕對邪惡的生命。
在《侏羅紀公園》的小說的作者邁克爾·克萊頓的另一部小說《深海圓疑》中,
外星人竟然從來沒有現出過真身。小說描述了一個來自未來的航天器,航天器失事沉入海底。調查人員根據航天器的記錄,發現航天器曾經接觸過地外生命。調查人員不斷地遭遇各種神秘離奇的悲慘事件,而所有的神秘事件都來自於航天器中那個神秘的圓球。
「就人類現在所掌握的科學看,星際旅行絕對是不可能的。人的壽命和能力都過於渺小,不僅人類自身不可能在有限的生命期間到達另一個適合人類呼吸的星球,就是人類製造的飛行器也難以在被宇宙線消解前做到這一點。」所以,在更多的科幻作品中,外星人不是人類在外太空發現的,而是在地球上出現的。既然宇宙已經延續了150億年,在這麼多年裡,外星智慧如果存在,它們曾經光顧地球也不是不可能的。這也是地球上飛碟傳說的一個立論基礎。
在這方面,斯皮爾伯格《E.T.》堪稱經典。這裡面的外星人是一個善良的有一點法力的小精靈。雖然它的長相也說不上可愛,但是看卡通片長大的孩子們並不畏懼它、嫌棄它,而是與它成為朋友。相反,成年人出於人類的功利目的,一直對它心懷惡意。在這個故事中,科學成為一種邪惡的形象。因為大人們捉拿E.T.的一個重要目的是要對它進行科學研究。
法國影片《第五元素》同樣將古老的傳說與外空間生命結合起來。在這個未來社會中,航天器像魚一樣在空氣中穿梭,不受地心引力的限制。
但是,人類的社會行為並不比現代人強。這時,人類遭遇到了某種威脅。根據古老的傳說,需要由五種元素結合起來拯救地球。最後,外形是一位漂亮姑娘的外星人,擔當了拯救地球的第五元素。
在這兩部作品中,外星人都是以善良的形象出現在地球人中間的,邪惡的只是地球上的某些人。在另外一些影片中,外星人是地球人不共戴天的仇敵,它們來到地球,是為了爭奪地球上的資源。
電影《獨立日》
就是這樣。在這部電影中,人類需要進行一場地球保衛戰。同所有好萊塢大片一樣,美國又一次成為地球人的領袖,最終拯救了地球。
在《火星人玩轉地球》中,外星人是一些滑稽的充滿惡意的大頭鬼。
當然,在這部電影中,人類的形象同樣十分滑稽,尤其是總統、國會的議員,以及出入白宮的要員、學者。這是一部充滿自嘲精神的科幻片。影片的結尾出人意料,兇惡的外星人沒有被人類的種種武器所毀滅,而是被鄉下老祖母的老情歌震碎了腦袋。
其實,在這些影片中,無論外星人是善是惡,都是人類的邏輯可以理解的。這是因為在某種程度上,人類設想的外星生命,正是人類社會的一面鏡子。法國電影《外星人》,就是直接藉助虛擬的外星人,對現實的人類社會進行了反諷。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為止,地球上所有關於飛碟的報告,全是不能被證實的。其中一部分可以用地球上的自然現象來解釋,一部分是偽造的。
但是,藝術家的想像絲毫不受現實世界的束縛,他們還將不斷地為我們展現豐富多彩的外星世界。這不僅是因為外星人在茫茫太空中有存在的幾率,更是因為,人類的內心存在一種強烈的願望:人類並不是孤獨的智慧生命,在廣袤無邊的太空深處有著人類的兄弟。
※近些年來發現的10大有代表性的新物種
※陰陽師:阿香將作為絕版限定SR登陸平安京 網友:太丑了
TAG:宇宙百科探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