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走進歷史:唐蕃古道(定西段)

走進歷史:唐蕃古道(定西段)

吐蕃是我國藏民族在唐朝前後的稱謂,它是由西羌民族的一支繁衍、發展而來,並建立了吐蕃王朝。唐朝前期,在今定西境內與唐朝發生戰爭的有党項(後來在宋代建立西夏)、羌、吐谷渾、突厥以及吐蕃。

貞觀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許婚將弘化公主嫁給吐谷渾國王諾葛缽,並封他為河源郡王。弘化公主從唐都長安出發,經今定西市的隴西縣、渭源縣、臨洮縣渡黃河達青海成婚。此路為唐蕃古道最早的路段。

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允許文成公主出嫁到吐蕃與松贊干布成婚,命江夏王李道宗護送,也走的是弘化公主所經的道路。她到達青海後,經樂都,翻日月山,去鄂陵湖和扎陵湖地區,與前來迎親到達柏海的松贊干布一同進藏前往拉薩。

唐高宗龍朔三年(公元663年),吐蕃打敗吐谷渾後,佔據今青海大部分地區,接著向西域及隴右擴張,唐蕃關係一度惡化,戰爭不斷。唐睿宗景雲元年(公元710年),唐朝金城公主入藏與吐蕃贊普尺帶珠丹(又稱棄隸縮贊贊普)聯姻,唐朝將黃河九曲之地(今青海境)作為婚禮讓於吐蕃管轄,化干戈為玉帛,唐蕃關係又得到改善。

弘化公主、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與吐谷渾國王及松贊干布、尺帶珠丹西去聯姻所經過的道路,後來被稱為「唐蕃古道」。唐蕃雙方使官也通過這條路來往,據約略計算自公元634年至842年的209年時間內、唐蕃雙方使者互相來往約有200次之多,其中吐蕃使者入唐次數尤多,加強了雙方經濟、文化的交流。如唐玄宗命皇甫惟明出使吐蕃、棄隸縮贊贊普大喜,他還拿出貞觀以來唐朝皇帝所頒文書給皇甫惟明觀看,並在上唐玄宗的表文里說:「外甥(贊普自稱)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唐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立的刻有唐蕃兩種文字:「永崇甥舅之好」的《唐蕃會盟碑》至今猶存於西藏大昭寺前。「唐蕃古道」是一條和平友好的道路。

今定西轄區是「唐蕃古道」的必經之地。唐蕃道隴中段經今通渭、安定區巉口、榆中抵達蘭州,也是唐代絲綢之路的隴西段中路。

(何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從智障人士到君臨天下,這一切究竟是怎樣煉成的?
唐太宗發明的一種職業,古代人都嗤之以鼻,現在卻爭先恐後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