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做花不能讓我發大財,但它給了我想要的生活方式
一名時尚模特,一位專業摩托車修理技師。追求時尚、喜歡風馳電掣的快感。本有很多就業機會和方向,但因為:父母在不遠遊;毅然決然的留在父母身邊,打理起了這家叫:那一朵·恆旗花藝鮮花店。
「喜歡花兒的人,都羨慕做花的人。」
「你做的花真好看,你做花的樣子真好看。」
「我也想成為一名花藝師,我也要開一家花店。」
教師節花書盒
也許你只是喜歡花,也許你並不了解一束鮮花,從採購到專業養護、經過花材準備、再由花藝師的精心設計,才能被製作完成的過程。
就像看到禮花在天空中綻放的美麗,卻不曾想過禮花是如何被製造是一樣的道理。
教師節花書盒
「做花真的很辛苦?」當內參君問及這些花老闆,從業多年的感受的時候,普遍得到的答案都是這樣簡短的一句話。
這般優雅的活兒,為什麼讓這麼多花老闆都有辛苦的感慨。內參君採訪得知,這般辛苦重要來源於兩個方面,身體上的辛苦和經濟上的壓力。
身累
剛剛過去的七夕,你見過花藝師的雙手嗎?你知道他為了迎接這個節日,已經連續工作幾個小時了嗎?
七夕後的手
目前我國大部分花店處於傳統經營模式,絕大多數是夫妻店。他們是一群起早貪黑,是鮮艷舞台背後辛勤付出的人。兩個人打理著一家可大可小的花店,兩個人從鮮花的採購,花材的精選,到花束、花籃等花藝作品的製作,再到鮮花的銷售。他們日復一日的做著開門三件事:打掃、換水、花材修建和養護。知道他們的,知道他們是在給鮮花做養護,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蛇精病,不停的倒騰來倒騰去著瓶瓶罐罐。
「凌晨兩三點接到客戶訂花的需求;生意冷淡,即使是深夜,為了不丟失客戶也會睜開惺忪的雙眼,給客戶製作配送,」一位夫妻店的花老闆這樣和內參君說道。
在鮮花婚慶行業,早上五點開門做生意的是常態。因為花藝師要早早的去宴會場—布置會場,因為早上八點新郎就會來接新娘。
女性愛護自己的手僅次於愛護自己的臉,長年累月的給玫瑰打刺,修建花材,手會變粗,手會變的不好看。(OMG,盡然是不好看,對女人來說,這是一萬點暴擊)。就不說逢年過節,忙瘋了的狀態。通宵達旦就不說了,畢竟安靜的睡三天能補回來。
七夕節後花老闆的朋友圈
心累
一般情況下,一家夫妻店,正常的日營業額是一千五。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可能認為這個營業額很高,花店行業真掙錢。但是,有一位資深花藝人和內參君算了一筆賬:「一天一千五,一個月三十天,月營業額是四萬五,花材成本佔兩萬,房租五千,水電開銷,店面維護,資材損耗,其實留給花老闆的只有八千左右。如果按工資來算,夫妻店兩個人,每個人每個月的工資其實只有四千左右。如果是打工,任何一個城市,一個月四千的底薪遠遠不止吧。如果再雇幾個員工,經濟壓力就會更大。」這樣算下來,好像是比較苦逼,花老闆比普通的打工者掙得都少。
「一場七夕,鮮花行業出現了兩波呼聲。新銳花店生意蓬勃發展,傳統花店感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現實要求我們不僅要有一個好的產品,還要求我們會寫段子,會做海報,會做文案,會做營銷,不僅僅會,更要求高逼格、高顏值、好口碑,總結就是兩個字「會玩」。老花藝人拖家帶口的和現在小年輕的新銳花店比誰更會玩,你說這累不累?」
Q
既然做花這麼累,你為什麼還要堅持呢?
「因為喜歡,我喜歡花,我享受做花的過程,我喜歡客戶捧著我做的花說『真好看』。雖然做花不能讓我發大財,但它給了我想要的生活方式。閑暇的時候,我可以聽聽音樂,泡一杯咖啡,坐在花叢中,看著自己喜歡的書。雖然它不能讓我發大財,如果能解決溫飽問題,我依舊願意去做一些比較有情懷的事情」
內參君總結:任何行業,都有旁觀者說不出來的辛酸,也有旁觀者無法體會的樂趣,既然做了,那我們就兢兢業業的堅持,我們唯一希望的是把事情做的更好。
如何打破傳統花店經營者身累、心累的問題?
作為花店經營者,首先要打破的是思維認知問題。就像審美一樣,同樣的一幅畫,在畫家眼裡這是一個世界,在普通人眼裡這可能只是幾筆塗鴉。
在蘇老師看來,打破傳統花店尷尬的境況,除了認知的提高,另一個方面是花店經營者需要具備不斷學習的能力。學習花店規範化運營管理,學習新零售花店的思維模式。只有做到規範,才能獲得解放;只有與時俱進,才能不被淘汰(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
讓花店回到那個本來的面貌,讓做花人回到輕鬆做花的日子,讓花店經營變得更加輕鬆。就像那一朵·恆旗花藝的花老闆一樣,讓越來越多的白領跨界鮮花行業,和我們一起做「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高雅工作。這些都是《花店老闆內參》的願景,也是我們所有花藝人,共同努力的方向。
TAG:那一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