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6個入圍「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項目

26個入圍「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項目

「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現場

【寫在前面】

春暖花開,2018年4月9日、10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舉辦,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微博、微信再次對這一年度考古界盛會投來關注的目光。

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始創於1990年,終評會的舉辦不僅是過去一年中國考古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也是中國考古新理念、方法和技術的集中呈現。

此次入圍「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的項目共計26個,來自18個省和自治區。快來與國小博一起關注祖國大地上的考古新發現,看看有沒有來自你家鄉的項目~

哦,對了,國小博此行還邀請到館內專家現場指導~所以,會很精彩喲~

【入圍項目演示】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遺址

發掘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項目負責人:於建軍

遺址位置:通天洞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托斯特鄉闊依塔斯村東北的一處花崗岩洞穴中,所在的新疆阿勒泰地區,是中國西北部通向中亞、歐洲的要道。

通天洞遺址及其環境

獨家點評:該遺址最為重要的學術價值在於,首次發現了這一地區早期考古學文化的連續地層剖面,包括舊石器、銅石並用、青銅、早期鐵器等幾個時段,從而確立了阿勒泰山地區考古學文化的編年框架。

廣西隆安婭懷洞遺址

發掘單位: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 隆安縣文物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謝光茂

基本情況:婭懷洞遺址是一處石器時代洞穴遺址,總面積約110平方米。

遺址遠景

獨家點評:這個遺址發現了世界上最早人類利用野生稻資源的證據,填補了華南舊石器考古的一個空白。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發掘單位:黑龍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饒河縣文物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李有騫

基本情況:小南山遺址位於我國最東北端的黑龍江省饒河縣烏蘇里江岸邊,遺址總面積40萬平方米。

小南山遺址(紅旗防護棚處)

獨家點評:這一遺址包括三個時期的考古學文化,特別是舊石器時代晚期向新石器時代早期的過渡階段,引起學者的高度重視。同時,識別和確認了一支新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發現了一批最早的玉器,比以前的認識提前了一千年。

湖南瀘溪下灣遺址

發掘單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古研究所 瀘溪縣民族宗教文化旅遊局

項目負責人:尹檢順

大型祭祀場所航拍圖

獨家點評:出土最具特色的遺物,是裝飾有神秘圖像的陶片,諸如太陽紋、八星紋、複合神獸紋、神鳥紋等,與良渚文化玉器、商周青銅器上的某些紋飾有相似之處,反映出湘西地區濃厚的巫鬼祭祀風俗由來已久。

福建明溪南山遺址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福建博物院 明溪縣博物館

項目負責人:傅憲國

基本情況:南山遺址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城關鄉上坊村北約300米的獅子山。

南山遺址航拍

獨家點評:在兩個洞穴中,發掘出史前人類活動面、火塘等遺迹。這一遺址填補了閩西北地區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時代考古學文化譜系的缺環。

山東章丘焦家遺址

發掘單位:山東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 章丘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

項目負責人:王芬

基本情況:濟南章丘區焦家遺址位於泰沂山系北側的山前平原地帶,主要時代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階段。

北區晚期居住期房址分布圖

南區大型墓葬分布圖

獨家點評:考古發現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遺存為主,特別是揭露出夯土城牆、壕溝等諸多遺迹,表明該遺址是目前所見海岱地區年代最早的城址,也是魯北古濟水流域的中心都邑聚落。

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高陵區文體廣電旅遊局

項目負責人:楊利平

基本情況: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姬家街道楊官寨村四組東側,地處涇、渭河交匯處西北約4公里的涇河北岸一級階地上,是關中地區仰韶中晚期的一處中心聚落。

楊官寨遺址廟底溝文化墓地發掘區航拍

獨家點評:這是一處大型史前公共墓地,已發現墓葬343座,推測總面積為9萬平方米,墓葬數千座,是首次確認的新石器時代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清理出的偏洞室墓,是目前所見最早的同類遺存。

浙江寧波大榭史前製鹽遺址

發掘單位:寧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南京大學 中國人民大學 上海市文物保護研究中心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侖區文物保護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雷少

基本情況:大榭史前製鹽遺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大榭街道(大榭開發區)下廠村,三面環山,一面臨海。

大榭遺址二期土台Ⅰ製鹽區遺迹平面航拍

獨家點評:在遺址二期遺存中,發現了目前我國最早製作海鹽的證據,有鹽灶27座,製鹽廢棄物堆18處,年代約為公元前2400-2100年,為研究我國海鹽業的起源問題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宮城及門址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臨汾市旅遊發展委員會

項目負責人高江濤

基本情況:陶寺遺址是我國史前時期一處著名的大型都城遺址。

陶寺遺址宮城平面圖

獨家點評:宮城位於陶寺遺址的東北部,基址保存較為完整,是目前我國考古發現最早的宮城。陶寺南東門址平面形制略呈凹字形,具有防禦性質。

寧夏彭陽姚河塬西周遺址

發掘單位:寧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彭陽縣文物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馬強

基本情況:姚河源遺址位於寧夏彭陽縣新集鄉,是寧夏南部涇水上游地區首次發現的一處大型西周遺址,調查勘探確認遺址面積約62萬多平方米。

獸面紋象牙杯

獨家點評:這個遺址考古發現的最大亮點是,在灰坑及墓葬中出土卜骨、卜甲,共計7塊。其中,有文字的兩塊,刻有50餘字。甲骨文在寧夏發現,令學術界欣喜不已。

山西襄汾陶寺北兩周墓地

發掘單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臨汾市旅遊發展委員會 襄汾縣文化局

項目負責人:王京燕

基本情況:陶寺村位於山西省襄汾縣城東北約7公里處塔兒山西麓,隸屬於陶寺鄉。陶寺北兩周墓地位於陶寺村北約800米處,因近年盜墓發現。

2017年Ⅱ區墓葬分布

獨家點評:這個墓地已發掘春秋時期墓葬170餘座,其中有18座貴族墓,承襲著周人的文化傳統,推測墓主人應是晉國分封至此的貴族。墓中所出青銅壺、刻銘甬鍾、鼓座等器物,為探討晉國「邦墓」提供了實物依據。

湖北京山蘇家壟周代遺址

發掘單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京山縣文化廣播新聞體育總局

項目負責人:方勤

基本情況:蘇家壟遺址位於湖北省荊門市京山縣坪壩鎮西側,遺址於1966年修建水渠時出土過「曾侯仲子斿父」銘文銅鼎。

墓地南區航拍

獨家點評:墓地出土大批帶有銘文的青銅器,還有與其同時期的曾國居址及鑄銅遺存,是周王朝管理南方礦產資源的重要佐證。

陝西澄城劉家窪春秋墓地

發掘單位: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渭南市博物館 澄城縣文體廣電局

項目負責人:種建榮

基本情況:劉家窪墓地位於陝西澄城縣王莊鎮劉家窪村西的魯家河東岸塬邊,該墓地因被盜而發現的。

出土金器

獨家點評:該墓地是一處包括諸侯國國君在內的貴族公共墓地。在其北側發現的居址,屬於春秋早期的封國(采邑),未見於文獻記載。考古發掘的意義,就在於彌補了古文獻之闕。

河南新鄭鄭韓故城遺址

發掘單位: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樊溫泉

鄭國三號車馬坑全景

獨家點評:鄭韓故城北城門址,是考古學者首次對該城門址進行發掘。春秋時期北城門結構獨特,為陸門與水門各一,還揭露出戰國時期以瓮城為中心的軍事防禦體系。鄭公大墓陪葬48輛車以上,馬124匹以上,出土車輛與馬匹數量之多,在東周考古發現中實屬罕見。

河北行唐故郡遺址

發掘單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石家莊市文物研究所 行唐縣文物保護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張春長

基本情況:故郡遺址位於河北省行唐縣故郡村北,中心區域超過50萬平米。

出土金、玉器

獨家點評:墓葬、車馬坑、居址、城垣等遺存的發現,填補了早期中山國研究的空白。首次揭露出車馬坑前面的殉牲坑,反映出華夏與北方族群兩種文化的碰撞與變異。

陝西西安秦漢櫟陽城遺址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劉瑞

基本情況:櫟陽城遺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櫟陽」、「宮」陶文

獨家點評:復探了一號古城,確定了二號、三號古城。三號古城中的四號建築發現浴室、壁爐遺迹,在五號建築清理出浴室及與其地漏相連的管道、滲井等排水設施,這是目前我國考古發現最早、最完備的王室最高等級的洗浴設施。

山東青島土山屯墓群

發掘單位:青島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 煙台市博物館 青島市黃島區博物館

項目負責人:林玉海

獨家點評:發掘漢墓125座,其中有的槨外填有大量的陶瓦片,被稱為「積陶墓」。出土文物1千餘件(組),包括原始青瓷器、銅器、鐵器、漆木器、玉器等。特別是清理出木牘23枚,其中遣冊9枚,「上計」文書書牘6枚,共計5千餘字,為探索漢代政治、司法、名物等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文字資料。

河南洛陽東漢帝陵考古調查與發掘

發掘單位: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鄭州大學歷史學院

項目負責人:嚴輝 張鴻亮

基本情況:東漢王朝共有12座帝陵,其中11座帝陵均位於河南洛陽境內,分布於邙山和洛南兩個陵區。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結合「邙山陵墓群考古調查與勘測」項目,對東漢帝陵及其陵園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調查勘探,勘探總面積256萬平方米。

朱倉M722陵園遺址1號台基西階道(由西向東)

獨家點評:河南省洛陽市範圍內分布有東漢帝陵11座,包括邙山與洛南兩個陵區。經過10餘年的考古勘查與發掘,對東漢帝陵的分布、陵園布局、出土遺物等問題均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為進一步探討東漢陵寢制度的確立與演變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佐證。

遼寧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

發掘單位: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康平縣文物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林棟

基本情況:遼墓康平遼代契丹貴族墓群項目,是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向國家文物局申請並獲批立項的主動性考古項目,經2015和2017年兩次發掘,共計清理遼代大型磚室墓和中小型石室墓10座,其中1座大型遼墓結構完整,未經盜掘。

I區M4出土銀鎏金面具

獨家點評:發掘出大型磚室墓3座、中小型石室墓6墓,種類豐富的隨葬品400餘件,還有一座由三個套間和兩個單間組成的大型房址。這一區域是由多個墓群和遺址構成的遼代契丹族大型聚落遺址群,為深入了解契丹貴族的墓葬制度與社會生活奠定了基礎。

江西鷹潭龍虎山大上清宮遺址

發掘單位: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江西省鷹潭市博物館

項目負責人:胡勝

基本情況:大上清宮遺址位於江西省鷹潭市龍虎山上清鎮東,2014年6月該遺址被發現,隨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其展開了近四年的考古發掘工作。

大上清宮遺址總平面圖

獨家點評:大上清宮遺址是目前我國考古發掘出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時代蟬聯、地層清晰、遺迹豐富、具有皇家宮觀性質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遺址,是道教考古的一項重要收穫。

吉林安圖寶馬城金代長白山神廟遺址

發掘單位: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

項目負責人:趙俊傑

基本情況:寶馬城遺址位於吉林省安圖縣二道白河鎮,以往學術界認為該遺址始建於渤海,遼金沿用。

JZ1鴟吻一側龍紋

獨家點評:經過四個年度的連續發掘,遺址揭開充滿神秘色彩的面紗,漸漸露出真容。特別是出土玉冊上的文字,證實了此地為金代皇家營建的長白山神廟基址,是中原地區以外首次發掘出的國家山祭遺存。

河北崇禮金代太子城遺址

發掘單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 張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崇禮區文廣新局

項目負責人:黃信

基本情況:崇禮太子城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四台嘴鄉原太子城村村南,現為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該遺址位於北京2022年冬奧會張家口賽區太子城奧運村項目佔地範圍內,為做好文物保護工作,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單位於2017年5-12月,對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

南門、南瓮城、壕溝

獨家點評:規整方正的牆垣,縱貫南北的中軸線,房基、門址及各類遺物,無不顯示出其與眾不同的皇家氣質。歷史與現實看似遙不可及,卻因某種機緣將兩者聯繫在一起。金代行宮就是這樣,發現於奧運村建設的過程中。這座沉睡已久的行宮遺址,一不留神,走到了現實的前台。

重慶奉節南宋白帝城遺址

發掘單位: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鄒後曦

基本情況:白帝城遺址位於重慶市奉節縣瞿塘峽西口的長江北岸,包含兩漢至宋明時期歷代城址,遺存豐富,以南宋白帝城保存最好。南宋白帝城分布在海拔120-495米範圍內,佔地面積約2平方公里,城牆圍合長度近7000米,是重慶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宋蒙(元)戰爭山城遺址之一。

白帝城及周邊防禦性寨堡、設施空間分布圖

獨家點評:該城址的發掘,弄清了南宋白帝城的建築布局及城市軍事防禦體系,確認了此城核心區為子陽城片區,出土了一些宋蒙(元)戰爭時期冷熱兵器共存的實物,填補了我國火器考古發現的空白。

浙江紹興蘭若寺墓地

發掘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柯橋區文化發展中心考古處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

項目負責人:黃昊德、羅汝鵬

基本情況:蘭若寺墓地位於紹興市平水鎮東部,青龍山與日鑄嶺之間的峽谷地區,墓地由風水環境、墓園、墳寺等組成,是目前國內已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兆域最完整的南宋墓地。

蘭若寺墓園建築格局

獨家點評:揭露出的墓園建築遺址,中軸線縱貫南北,布局嚴謹,由下至上,層層遞進。不同區域,功能劃分明確,出土遺物較為豐富。特別是將其放在元代對南宋帝陵進行過毀滅性破壞的歷史背景之下來考察,蘭若寺南宋高等級墓地的學術價值愈發凸顯出來,它是目前所見南宋墓葬中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布局最為完整的墓地。

江蘇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

發掘單位:蘇州市考古研究所 太倉博物館 南京博物院

項目負責人:張照根

基本情況:太倉樊村涇元代遺址位於蘇州市太倉市城廂鎮樊涇村小區西、上海西路北、致和塘南岸,於2016年1月中旬因太倉市樊涇河北延溝通工程施工而發現,已探明的遺址範圍約30000平方米。

遺址發掘區域全景

獨家點評:這次大面積揭露,初步探明了該遺址的時代、元代太倉的城市體系、建築布局等內涵。出土大量瓷器,種類豐富,尤其是發現了除龍泉窯址考古之外規模最大的一處龍泉窯青瓷遺存,從而構建了元代龍泉窯青瓷標本序列。通過大量實物資料證明,太倉是元明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之一。令人感到震撼的是,出土以元代中晚期龍泉窯青瓷為主的遺物150餘噸,可復原器物標本4萬餘件,完整器百餘件。

四川彭山江口沉銀遺址

發掘單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

項目負責人:劉志岩 周春水

基本情況:江口沉銀遺址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區江口鎮岷江河道內,南距成都約60公里,遺址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文物出水現場

獨家點評:「江口沉銀」,是一個流傳久遠的神秘傳說。這次發掘,出水各類文物3萬餘件,包括帶有文字的張獻忠大西國金封冊、「西王賞功」金銀錢及殘錢範、「大順通寶」銅錢、銘刻大西國國號的五十兩銀錠等遺物,從而證實了江口沉銀遺址為清初張獻忠沉銀之地,將有關張獻忠的種種傳說,變為觸手可及的現實。

【點評人感言】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當我再一次坐在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媒體席上的時候,感慨頗多。去年會上,還曾在評委席上見到的考古學家張忠培先生,卻駕鶴西歸,令人唏噓不已。

雖然我告別田野發掘第一線已有十餘年之久,但仍然一如既往地關注著每個年度的重要考古發現。在自己的學術研究中,盡量吸納考古新材料,有一種「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感覺。

據我所知,每一年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入圍項目都是25項,而今年進入終評會的卻是26項,可見評選競爭的激烈程度超出了你我的想像。

我只是想用老百姓能夠聽得懂的「普通話」,用接地氣兒的語言,來解說這場考古盛宴;我只是一個坐在高高看台上的看客,從一個儘可能冷靜、客觀的視角,欣賞著這場考古學界的激烈角逐。

羅丹曾說: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現在,一大波考古新發現來了,你的眼睛瞪大了嗎?

品味考古,享受過程;莫論勝負,無問西東。

(本文要特別感謝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霍宏偉提供獨家點評。文中所引考古發掘資料及相關信息,采自《中國文物報》《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圖片由中國文物報社提供,謹致謝忱)

(圖文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博物館 的精彩文章:

呂章申委員:要選擇更多有中國故事的文物走出去

TAG:國家博物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