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局長毛群:全國已進入手足口病流行期 流行強度將高於去年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局長毛群:全國已進入手足口病流行期 流行強度將高於去年

自2010年以來,手足口病發病人數一直位列我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的首位,每年平均報告病例數達206萬例。因病死亡的人數也位列法定報告傳染病的前五位。

4月9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健委疾控局局長毛群安透露 ,目前全國已進入手足口病流行期,預計今年手足口病整體流行強度將高於去年。雖然目前已有防治手足口病的疫苗,但接種率偏低。

作為我國法定報告的丙類傳染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兒童常見傳染病。毛群安透露,從近幾年的流行趨勢來看,全國手足口病呈現了隔年高發的特點。預計今年手足口病整體流行強度將高於去年,今年會是一個高峰年。最新監測數據顯示,今年3月,全國手足口病報告的病例已達2.8萬例,是2月份的兩倍以上,且報告病例數仍在不斷上升,手足口病正逐漸進入流行期。

延伸閱讀: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臀部潰瘍的一種急性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以ev71病毒及柯薩奇病毒A16型最為常見。手足口病高發於每年的5到7月份,潛伏期長達2-10天,這個疾病專欺負6歲以下的小朋友,尤其愛折磨3歲以下的小寶寶,卻幾乎不敢招惹體格強健的大人,但也有少數成人患此病,特別是孕婦及體質較弱的老年人。

手足口病有哪些傳播途徑?

接觸傳播

人群密切接觸,為最重要的傳播方式,寶寶往往因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牙杯、玩具、食物、及衣物而導造成感染的。

空氣飛沫傳播

寶寶咽喉部的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故與生病的寶寶近距離的接觸也可造成感染。

食物傳播

飲用含有腸道病毒的水及食物,也可以感染的。

糞口傳播

寶寶觸碰過患者糞便後又吃進嘴裡,導致感染;

如何判斷哪些表現是重症手足口病?

1.持續高熱:腋溫>39℃,常規退熱效果不佳;

2.神經系統表現:精神差、嘔吐、易驚、肢體抖動、無力、站立或坐立不穩、驚厥、昏迷;

3.呼吸異常:呼吸增快、減慢或節律不齊;咳粉紅色或血性泡沫樣痰;

4.循環功能衰竭:出冷汗、四肢發涼、皮膚花紋、面色蒼白、口唇青紫、心率增快,血壓升高或下降。

如果出現上述的重症提示可能是重症手足口病的表現,需要立即帶孩子去醫院就診,由醫生對寶寶病情做進一步判斷和處理。根據醫生建議,決定是否留院觀察或住院治療。

手足口病是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目前沒有特效治療,主要是以對症治療和護理為主。寶寶患了手足口病,居家護理尤為重要!

消毒隔離

1、一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應將患兒隔離,以免引起流行蔓延。寶寶應留在家中,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和水皰結痂。一般需要隔離2周。

2、寶寶用過的物品要徹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

3、寶寶的房間要定期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流通,溫度適宜。有條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進行空氣消毒。減少人員進出寶寶房間,禁止吸煙,防止空氣污濁,避免繼發感染。

飲食營養

1、如果在夏季得病,寶寶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

2、寶寶宜卧床休息1周,多喝溫開水。

3、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宜給寶寶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口腔護理

1、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2、可將維生素B 2 粉劑直接塗於口腔糜爛部位,或塗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 2 、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癒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皮疹護理

1、寶寶衣服、被褥要清潔,衣著要舒適、柔軟,經常更換。

2、剪短寶寶的指甲,必要時包裹寶寶雙手,防止抓破皮疹。

3、臀部有皮疹的寶寶,應隨時清理他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乾燥。

4、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或皰疹破潰時可塗0.5%碘伏。

5、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感染,如有感染需用抗生素及鎮靜止癢劑等。

本病主要通過食物、口鼻飛沫及接觸傳播,因此預防上主要應做到:

1、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病從口入。

2、避免與患兒接觸,幼托機構發現病人,要採取隔離措施。

3、平時應加強體質鍛煉。

4、調理脾胃,及早治療食積。

(1)加強監測,提高監測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關鍵。及時採集合格標本,明確病原學診斷;

(2)做好疫情報告,及時發現病人,積極採取預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擴散;

(3)托幼機構做好晨間體檢,發現疑似病人,及時隔離治療;

(4)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應消毒,患兒糞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陽光下暴晒,室內保持通風換氣;

(5)流行時,做好環境、食品衛生和個人衛生;

(6)飯前便後要洗手,預防病從口入;

(7)家長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

(8)注意嬰幼兒的營養、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過度疲勞,降低機體抵抗力;

(9)醫院加強預診,設立專門診室,嚴防交叉感染。

本文編自網路,不代表三甲醫院網觀點,其中若有文字或圖片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繫三甲醫院網刪除。

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健康科普,歡迎關注「就醫搜」微信公號。

如果您希望了解最新行業資訊,歡迎關注「天天醫訊」微信公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甲搜 的精彩文章:

《每日郵報》:加利福尼亞大學揭示艾滋病毒如何隱匿來防止抗病毒藥物將其衝出
Nature重磅:四分之一常用藥會影響腸道菌群,而其中大部分都不是抗生素!

TAG:三甲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