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義薄雲天,為何敗走麥城時,卻沒幾個士兵跟隨?道理很簡單
關雲長敗走麥城,可以說是三國演義書中一大事件,後人讀到此書,惋惜同時,不難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為什麼關雲長快兵敗的時候,士卒就沒有拚死奮戰,而是四散而逃呢?
劇照
要說關雲長人品不好,應該是站不住腳的,關羽此人確實有性格問題,但是不是出現在對待士兵上,主要問題還是對待上司不凈重,對待同僚不尊重上。而對待士兵,關羽可以說是將軍們的典範了,用四個字形容毫不過分——愛兵如子!
要說問題不出在性格上,那是什麼原因呢?難道是那個時期的士卒們都這德性嗎?也不是,書上寫的清楚,蜀地有一個大將,叫向寵,向寵奉命前往漢嘉大戰,兵亂中不幸遇刺身亡,而他的士兵,則是不顧敵人眾多,拚死也要把他的屍體搶回來。還有曹營的諸葛誕,此人人生中的敗亡點就是淮南三叛,面對敵眾我寡,前方軍馬氣勢如虹,喊殺聲震天,他的部下們卻毫無怯意,反正大聲高呼原為諸葛公死。可見,問題也不是出在士兵德性上。
敗走麥城
有人思考過這個問題,大致羅列出四個最有可能的原因。
一,士卒的親人掌握在吳國手裡。三國志有雲,權已據江陵,盡擄羽士眾妻子。可以說,正是因為親人的命都被孫權牢牢捻在手心裡,哪還有戰鬥的慾望,早就巴不得休戰,先把一家老小安定下來再說其它。
二,士兵知道了親人安全了。呂蒙這個將軍有軍事才能,也很講道義,關羽派遣使者去找呂蒙談判,最終達成協議,就是不拿士兵家屬的命做賭注。士兵們一聽,心就放寬了,這個狀態下打仗,肯定下不了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了。
劇照
三,沒有休息。士兵們先是襄樊之戰,在打東吳,氣力早已耗盡,要知道那個年代缺吃缺喝,每天還面臨生命危險,沒多少人願意在這高壓下生活。
最後一個是看不到一絲希望,關羽當時已經無路可走,救援被拒絕,退路沒有,算是一條絕路了。士兵們在看不到希望的時候,選擇去背叛再正常不過,沒有人會忍受比死亡還難過的事情。
綜合上述幾點,關羽敗走麥城時,不僅是士兵的忠義問題,更多問題是出自關羽本身。
※剛剛,香港剛剛傳來驚人一幕,震撼全中國!
※美國最害怕的三個國家,俄羅斯排名驚人,中國排名眾望所歸
TAG: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