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徐穎:擎起北斗工程推廣旗幟:「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中國榜單專欄

徐穎:擎起北斗工程推廣旗幟:「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中國榜單專欄

自 1999 年起,《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每年都會推出「35歲以下創新35人」(Innovators Under 35)榜單,旨在於全球範圍內評選出被認為最有才華、最具創新精神,以及最有可能改變世界的 35 位年輕技術創新者或企業家,共分為發明家、創業家、遠見者、人文關懷者及先鋒者五類。

2017 年,該全球權威榜單正式推出中國區評選,並已公布並首屆評選結果。現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正式開設「35歲以下創新35人」中國榜單專欄,以人物報道的形式幫助中文讀者了解這些來自中國的新生代科技力量。

徐穎·遠見者

「擎起北斗工程推廣旗幟」

獲獎年份:2017 年

年齡:34 歲

職位:中國科學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導航技術研究室副主任

獲獎事由:長期從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相關建設工作,以完成工程任務為主線,在衛星導航及其增強技術方面開展了系統的演算法理論和工程應用研究工作。

徐穎與北斗,是兩個分不開的名字,後者所指的是已經完成區域組網、正在開展全球組網工作,逐漸成長為可以比肩GPS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而徐穎,作為千萬默默貢獻的北斗人中的代表,不僅投身於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科研和建設工作,更是對北斗系統的宣傳和推廣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至今,徐穎擔任過中國衛星導航學術年會的分會主席,是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理事,她作為課題負責人/第一申請人承擔了多項國家項目,個人負責的經費超過5000萬元,曾獲得中科院Self論壇2016年「年度人物獎」、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形象大使、2017年度中國全面小康十大傑出貢獻人物、婦聯「親子閱讀」推廣大使等榮譽。

圖 | 徐穎

徐穎博士畢業之後來到中科院,一直在從事導航方面的科學研究工作,直到現在。用她自己的話來講,似乎並不是她主動選擇了科研,也許是科研選擇了她。「科研工作對我來講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好像我就應該做這個。」

科研工作者有自己的社會責任,科技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為人類開拓更廣袤的空間的第一推動力。在此基礎上,徐穎還演繹了一個科學傳播者的角色,做了多場科普報告,參加了多檔熱播的科技類電視節目,提升了公眾對於北斗等通信導航技術,對於科研領域的認識,傳遞了科學精神。人類始終在探索世界的未知,做科研就是一個不斷探索、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人生在世,能夠窮盡畢生精力去完成一件事情,為世界一些永不磨滅的印記,盡量能夠填補世界的一小部分空白,這是每一個科學家的人生理想,自然也是徐穎的理想。

談及北斗,徐穎似乎總有說不完的話,對於科技創新,她也有自己的見解。物聯網、人工智慧都是當下被看好的科技領域。

不管是在物聯網還是在人工智慧的未來應用,都離不開基礎信息網路的支撐,而在基礎信息網路中,導航和通信則是其中的不可或缺的元素,導航與通信的深度融合也是未來以北斗為核心的PNT體系中的重要元素。

據此,徐穎講到,現在她們的研究項目中最重要的創新要素有兩點:一是學科的深度交叉和融合,導航和通信是未來信息網中兩個最重要的基本元素,但是現在的導航學科和通信學科是割裂的,導航系統和通信系統也是獨立的,在不影響通信的情況下,有望將導航與通信做到同平台、共信號,提供低功耗、低成本的導航與通信一體化服務,對物聯網的落地等應用都具有現實意義;二是對於二者融合的平台,著重關注了低軌衛星/空基這樣的平台,平台高度介於高軌衛星和地面之間,傳播路徑比地基傳播路徑受多徑和非視距的影響要小,信號強度和靈活性又比高軌衛星更好,是值得探索的平台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DeepTech深科技 的精彩文章:

科技之巔2018: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峰會,深度解讀GAN、區塊鏈行業應用
MIT背景初創公司推出「意識上傳」服務,引矽谷億萬富豪排隊「求死換永生」

TAG:DeepTech深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