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卿,你的答案朕好意外︱5個皇帝問了6遍的問題

愛卿,你的答案朕好意外︱5個皇帝問了6遍的問題

《資治通鑒》看到第4遍,我發現有不止一個皇帝都問過同一個問題(細節略有差異):「朕可方自古何等主?」翻譯過來就是:朕的水平(成就、功績、歷史地位等),差不多相當於古往今來的哪位皇帝?

這是一個不太容易回答的問題,同時也是一個在正史中難得一見的有趣問題。

說它不好回答,是因為能把此問題拋出來的皇帝,一般心裡早有預期的答案了。你說低了皇帝肯定不高興,說高了又會落下個諂媚的名聲,這個度很難把握。

說它有趣,是因為通過這一問一答的對話,君臣雙方的個性躍然紙上,歷史人物冰冷、死板的形象也瞬間豐滿、鮮活了起來。

1

第1位第1遍

首先出場的是晉武帝司馬炎。和通行版本不太一樣,他的提問主要針對的是漢這個特定的朝代。「卿以朕方漢何帝也?」愛卿,西漢、東漢加一起20多個皇帝,你覺得我和他們中的哪一位不相上下呀?

回稟皇上,臣認為是桓帝和靈帝。

什麼?桓、靈?有冇搞錯?諸葛亮的《出師表》會背吧?來一段兒。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Stop!桓、靈這兩位昏君,孔明和劉備嫌棄得不要不要的。朕剿滅孫吳,一統天下,是大晉的開國皇帝,把我比作桓、靈,你還能再過分點兒嗎?

桓、靈賣官,錢好歹進了國庫;陛下賣官,錢都進了自己的小金庫。由此言之,恐怕還要略遜一籌呢。

司馬炎聽完哈哈大笑:「桓、靈之世,不聞此言」,能有像你這樣的「直臣」,這就是朕強過桓、靈的地方啊!

故事如果到這兒結束其實已經很完美了,不料此時又有一位大臣跳了出來,不但讓劇情反轉,還生生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民間輿論往往將陛下比作漢文帝(這也許就是司馬炎期待的答案),很多人都不太認同。然而當年劉恆被匈奴搞得焦頭爛額,感慨自己沒有廉頗、李牧這樣的名將輔佐,馮唐一句「陛下雖得廉頗、李牧,弗能用也」讓他大為光火,拂袖而去。如今陛下聽了同樣刺耳甚至更刺耳的話卻能夠一笑置之,兩相對照,足以把漢文帝甩出去好幾條街哇!

這馬屁拍的,到位!

評論:漢文帝尚儉,花費百金建個露台都捨不得;晉武帝不但自己窮奢極侈,還資助(用的可能就是賣官小金庫里的錢)舅舅王愷和石崇鬥富。兩者風格迥異,擱到一起絕對「混搭」。但是後者的肚量確實非同一般,下不來台的時候還能自我解嘲,在帝王中尤為難能可貴,情商當屬一流!

2

第2位第2遍

石勒不過是五胡亂華十六國中一個少數民族政權的建立者,割據一方,離統一大業相差十萬八千里,但卻自視甚高,這一點從他的提問就可以看得出來。

「朕方自古開基何等主也?」

此問的關鍵詞在於「開基」二字。古往今來的歷朝歷代,開國皇帝往往都是最牛的那一個,之後的繼承者鮮能超越,基本都遵循著「一輩不如一輩」的規律,直至亡國。石勒將答案限定於開國皇帝,一下子就把備選項壓縮了90%,連漢文帝這樣的都入不了他的法眼,慘遭淘汰。

皇帝這麼高調,做臣子的當然不能含糊,於是最浮誇的高帽從天而降:

「陛下神武籌略邁於高皇,雄藝卓犖超絕魏祖,自三王已來無可比也,其軒轅之亞乎?」

漢高祖劉邦、魏太祖曹操都難以望您的項背,「三王」(夏商周的開國君主大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合稱)以降無人能及,估計也就黃帝能稍稍領先您半個身位吧。

愛卿此言太不客觀!做人嘛,一定要有自知之明,這方面你真得好好跟朕學學。實事求是地講啊,朕如果與劉邦在同一時代,「當北面而事之」,和韓信、彭越之流「競鞭而爭先」;如果遇到光武帝劉秀,「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

接下來該黑曹操和司馬懿、司馬昭了:「大丈夫行事當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終不能如曹孟德、司馬仲達父子,欺他孤兒寡婦,狐媚以取天下也。」

最後是總結陳詞:總而言之,朕基本上介於劉邦和劉秀之間。至於黃帝,豈是我輩可以比擬的?

皇上聖明!群臣於是紛紛頓首,山呼萬歲。

評論:石勒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奴隸出身的帝王,儘管見識不凡,但文盲的硬傷還是限制了他的眼界。所謂有其君必有其臣,連軒轅都搬出來了,臉皮的厚度叫人瞠目。對話自始至終充斥著一種自娛自樂、自欺欺人的歡樂氣氛,千年過後,連後人看了也不覺莞爾。

3

第3位第3遍

接下來出場的這位慕容德也屬於五胡亂華十六國時期,是鮮卑族政權南燕的創立者。和前面兩位相比,他的名號不太響亮。但是七百年之後,他的一位後裔卻在江湖上大名鼎鼎。

慕容復,《天龍八部》第118章少室山一戰,當他被段譽的一陽指打得狼狽不堪、憤而自殺之時,裝扮成白衣僧的慕容博突然現身,怒斥他道:「你高祖有兒子,你曾祖、祖父、父親都有兒子,便是你沒有兒子!嘿嘿,大燕國當年慕容皝、慕容恪、慕容垂、慕容德何等英雄,卻不料都變成了絕種絕代的無後之人!」

一口氣點了4個人名,第4個就是慕容德,可見這個慕容德絕非等閑之輩。

「朕雖寡薄,恭己南面而朝諸侯,在上不驕,夕惕於位,可方自古何等主也?

當慕容復的這位老祖宗、慕容博眼中的蓋世英雄開口提問之前,居然首先自我表揚一番,也由不得下面的大臣不阿諛奉承:

陛下乃中興之聖主,可與夏朝的少康、東漢光武帝劉秀並駕齊驅。

愛卿此言甚合朕意,來人吶,賞錦緞千匹!

千匹?太多了,使不得,使不得啊!

愛卿既然拿朕開涮,就不許朕也消遣消遣你?(「卿知調朕,朕不知調卿乎」)慕容德這句戲言罕見地展現出帝王風趣的一面,他也因此秒殺那些一本正經的「同行」,人物形象瞬間變得可親、可愛起來。

然而不解風情的大臣畢竟還是欣賞不來,終於忍不住跳出來糾正了:「臣聞天子無戲言,忠臣無妄對。今日之論,上下相欺,可謂君臣俱失。」

慕容德聞言大悅,賜絹五十匹(這才是靠譜的賞賜標準),這段妙趣橫生的歷史小花絮也因此在皆大歡喜中完美收場。

評論:縱觀史書,像慕容德展現出來的這種幽默,記錄得實在是少之又少。它也許不太「正確」,但卻能讓我們感受到有血有肉的軀體留下來的那一絲餘溫。中國的古代史實在是太缺這個了,歷史不必滾燙,但也不該冰涼。以史為業之人,當致力於此。

4

第4位第4遍

作為慕容德的侄子和繼承人,慕容超既是南燕的第二任君主,也是這個鮮卑政權的末代皇帝。史書中評價他「不恤政事,畋游是好,百姓苦之」,顯然是昏君一枚。但是他對此卻明顯缺乏清醒的認識,居然也湊熱鬧效仿叔叔向臣下發問:

「朕可方前世何主?」

「桀、紂。」該大臣答得那叫一個乾脆。

慕容超大怒,這怒也是很正常的,因為稍具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那兩位幾乎就是昏庸暴虐的代名詞。在中國的人物評價體系中,他們和堯、舜一下一上遙遙相對,分別代表著最低和最高兩個極端。

然而生氣歸生氣,慕容超卻並沒有像紂王對付比干那樣大開殺戒。他把人放了,把這口氣忍了,用事實證明他雖然不孚眾望,但畢竟還是比桀、紂強上一點兒。

評論:古代的骨鯁之臣,往往言語激切,每每把皇帝惹毛。對於不怕死的人來說,犯言直諫的同時自己已然立於不敗之地——挨上一刀或躲過一刀,都不影響他忠臣的名號。慕容超不上他的當,說明這小子也不簡單。

5

第5位第5遍

一個問題問了兩遍,在惜墨如金的古代史中,這樣的情況可不多見。

打破常規的人是唐文宗李昂。他身處晚唐亂世,外有藩鎮割據,內有宦官專權,如傀儡一般受人擺布,要多窩囊有多窩囊。

「試諭我猶漢何等主?」首次發問時,他和石勒一樣,也直接對標漢朝。

陛下可比漢文帝和漢宣帝。

「那我就比不上咯」,唐文宗一激動唱起了《劉海砍樵》。

陛下差矣!這時另一位大臣突然現身,開始給皇帝打氣:陛下年富力強,當以堯、舜為榜樣,不應該妄自菲薄,「比文、宣而又自以為不及」。只要認準目標,堅持不懈,趕堯超舜還是大有希望的!

6

第5位第6遍

公元839年,唐文宗的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忍不住又把老問題搬了出來:

「朕可方前代何主?」這回他不局限於漢了,具體原因很快就會揭曉。

陛下乃堯、舜之主也。標準答案誰都會背,張嘴就來,奔兒都不打。

堯、舜?開什麼玩笑?朕問你的意思是,與周赧王、漢獻帝相比何如耳?

這兩位都是亡國之君,陛下何出此言?

周赧王和漢獻帝受制於諸侯,朕受制於家奴。兩相比較,「朕殆不如」!

說完泣下沾襟,君臣相對流涕。

兩個月後,唐文宗含恨離世,享年32歲。

評論:同樣的問題總共出現了6次,唐文宗一個人就佔了三分之一。特別是最後一次,簡直哀怨得讓人不忍卒聽。在這種情況下,用堯、舜作答已經不能被視為諂媚了,而是對可憐之人的安慰和同情。

豁達、狂妄、幽默、隱忍、自卑、哀怨,一句話引出眾生相。「朕可方自古何等主」就像一枚楔子,它鉚進歷史的空隙,連綴起來便是一條獨特的線索。

而類似的線索,在浩如煙海的史料中星羅棋布。它們仍舊在靜靜地等待,等著有心之人披沙揀金,逐一發掘。

韓冷

2018年4月9日

?這是一面鏡子,透過我的文字?

也許可以照見你的影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韓冷 的精彩文章:

TAG:韓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