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的晶元巨頭在哪裡?

中國的晶元巨頭在哪裡?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分別對工業、金融行業等進行了一定的改革創新,科技這方面下得功夫也很深,不然也不會出現深圳這所「IT之城」但是對於科技的核心產品,諸如晶元等,國內的研發一直較為落後,直到近兩年才有所改善。

數據顯示,我國2016年晶元進口2270.26億美元,而原油進口才1164.69億美元,之前過的可謂是「命脈握在別人手中」。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提出,其中對「一補」即「補短板」的闡述便是大力發展高端製造。同時,《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提出,到2020年我國半導體產業年增長率不低於20%。同時,《中國製造2025》明確提出了2020年我國晶元自給率要達到40%,2025年要達到50%的標杆。而工信部的相關實施方案則更提出了新目標:10年內力爭實現70%晶元自主保障且部分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因此,資本市場掀起一陣晶元炒作熱潮,中芯國際、紫光國芯、中興通訊等等相關上市公司均被大幅炒作。

但是,在那麼多晶元相關的上市公司中哪些才是真正的國內晶元巨頭呢?下面我根據晶元的四大生產步驟來分別找出一家上市公司晶元龍頭。


1、設計龍頭

兆易創新:其實說設計倒不如說研發更確切一點,目前國內晶元研發最好的就是華為的海思晶元,但是華為並非一家上市公司,所以我們可以找和華為聯繫較為緊密的上市公司,比如說兆易創新。這家公司目前是國內晶元設計產業的領先者,和華為、中興、中科院均有一定的聯繫,而且還有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的參與,極有可能成為市值上千億的晶元上市龍頭企業。

2、封裝龍頭

長電科技:公司是中國半導體封裝生產基地,國內著名的三極體製造商,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龍頭企業,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最重要的是,公司是國外產業轉移的受益標的,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具有RF-SIM卡封裝技術的廠商,2015年公司併購了星科金朋,使得公司在全球晶元封裝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10%,國內已經沒有任何同行有機會超越長電了。另外長電和中芯國際聯手,又有國家產業基金加持,是國內唯一有可能跟台灣同行抗衡的企業,是一個確定性非常強的企業。

此外,從公司近兩年的財報中也可以看出,公司呈現出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是不容忽視的。


3、製造龍頭

上海新陽:目前的晶圓製造產業已經被台積電所壟斷,但是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國內的晶圓製造上很可能就會順勢而起,其中個人認為上海新陽是最可能成為龍頭的企業。

一方面,上海新陽是上海市市政府極度認可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而晶圓製造是典型的資本密集型產業,上海市的資本實力如何,不用說大家也都明白;

另一方面,公司和興森科技、新奧科技以及中芯國際的創始人張汝京博士合作,對半導體進行研究和製造。目前公司已經在300毫米半導體矽片的製造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值得注意的是,300毫米半導體矽片是我國半導體產業鏈上缺失的一環,一直依賴進口,此項目將致力於在我國建設300毫米半導體矽片生產基地,同時發展200毫米拋光矽片生產能力,填補國內空白。


4、設備提供龍頭

北方華創:公司是國內領先的電子工藝裝備製造商,也就是提供設備的廠商,它做為承擔國家電子專用設備重大科技攻關任務的骨幹企業,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具有8英寸立式擴散爐和清洗設備生產能力的公司。2016年公司進行了增資配股,其中國家集成電路基金認購了6億元。

上述只是個人對於晶元行業的一個發展認知,事實上現在國內晶元上市公司的生產規模和研發規模等均比較小,而且在晶元的生產過程中各具特點,可以說未來哪家公司都有可能成為名震全球的晶元廠商,希望大家不要被上述四家公司所局限。

該圖以及下圖均是國內重要的晶元廠商,各有特點,大家需要的可以收藏一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舊故論股 的精彩文章:

TAG:舊故論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