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的病因有哪些?你中招了嗎?

為什麼會得糖尿病?糖尿的病因有哪些?你中招了嗎?

糖尿病確切的病因及發病機制尚不十分清楚,其病因是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共同參與。主要由於免疫介導的胰島B細胞的選擇性破壞所致。

1型糖尿病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有研究報告雙親有糖尿病史,其子女1型糖尿病發病率為4%~11%;兄弟姐妹間1型糖尿病的家族聚集的發病率為6%~11%;同卵雙生子1型糖尿病發生的一致性不到50%。

1型糖尿病發生常與某些感染有關或感染後隨之發生。常見的感染原有腮腺炎病毒、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麻疹病毒、流感病毒、腦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及Epstein-Barr病毒等,但病毒感染後,糖尿病發生的易感性或抵抗性可能由先天決定。

2型糖尿病的病因不是十分明確,現一般認為是具有強烈的遺傳或為多基因遺傳異質性疾病,環境因素有肥胖、活動量不足和老齡化等。其發病主要是由於胰島素抵抗為主伴胰島素分泌不足,胰島素抵抗一般先於胰島素分泌障礙;或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伴或不伴有胰島素抵抗。雖2型糖尿病具有遺傳異質性,但大多數伴2型糖尿病和空腹高血糖的患者特徵性表現為胰島素抵抗、胰島素分泌障礙和肝臟葡萄糖產生增加。

睡眠不足與血糖控制失調之間關係密切,特別是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不足會加重病情。科研人員對161名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研究,發現睡眠時間長短和睡眠質量直接影響到糖尿病人的病情,經常睡不著覺或睡眠質量差的患者,血糖明顯不穩定。專家認為,在現代社會睡眠質量普遍下降的情況下,不能排除這是造成2型糖尿病流行的一個重要因素。

在我國,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長期不規律不合理的飲食,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導致身體肥胖,從而造成胰島素長期、成年累月處在緊張的工作狀態,久而久之,體內出現了胰島素的抵抗,血糖也隨之升高。除了遺傳因素以外,更多的是由於過食肥甘、過量吃大魚大肉所導致的富貴病。因此,為了防治糖尿病的發生,應儘可能保持食物的多樣化,多吃一些粗糧。合理飲食的原則是營養平衡、飲食品種多樣化、科學計算總熱量、高纖維素、低鹽、禁酒及禁甜食。

新的研究結果指出,經常活動的人要比不經常活動的人壽命為長,患糖尿病的危險也要小得多。專家建議,平時可從低強度運動開始,再逐漸進入中等強度運動。據有關專家研究,對於糖尿病病人來說,適當的運動可增加機體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從而使血中葡萄糖利用增加,使血糖降低。即使中、重度的糖尿病患者,只要恰當地進行運動,也有利於病情改善。

從表面上看,肥胖與糖尿病是獨立的兩種疾病,肥胖者並不一定都發生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也並不一定都呈肥胖狀態。但目前已有眾多的證據支持肥胖與糖尿病密切相關,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發病因素。流行病學證據顯示,肥胖程度越嚴重,糖尿病的發病概率越高。中度肥胖者糖尿病的發生率高於同年正常體重者的4倍,而高度肥胖者糖尿病發病率為正常體重者的21倍,而糖尿病患者90%呈肥胖狀態。長期堅持適量運動減肥可增加脂肪分解、增加胰島素數量、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有利於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糖尿病 的精彩文章:

這4個信號預示著糖尿病正在「惡化」,要小心併發症的發生
為什麼睡眠不足的人更易得糖尿病?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