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鬼子王」方化「文革」失蹤記

「鬼子王」方化「文革」失蹤記

1954年,方化從北影被借到長影拍攝了《平原游擊隊》,從此步入他亦喜亦悲的「松井」命運。

這是一部反映華北人民抗日鬥爭故事的影片。鬼子大隊長松井是這部戲裡一個重要人物,就戲的分量而言,他幾乎是和李向陽勢均力敵的。但劇本所提供的卻不多,大約也就是兇殘、歹毒、狡詐、狂妄的輪廓而已,剩下的就全靠演員自己了。

他首先給松井寫了自傳。他把他在14年亡國奴生活當中見過的所有「鬼子」都畫了像,然後貼在牆上,——進行揣摩,從中尋找他們的共同特徵。特別是在大連商業學堂上學時那個曾兇殘地毆打過他的教官,成了他的重點研究對象,也成了松井的模特之「餓鷹一樣的眼睛,鐵青色的臉,總想吃人的神情……」憶起當年對那個教官的感覺時,他一下就找到了松井的情感邏輯和行為邏輯。同時,他又研讀了大量日軍侵華的史料以及大和民族的歷史,努力從最深的層次上去理解松井這個軍國主義分子的種種複雜的心理,並細膩地表現出來,而不是採用當時流行的那種簡單的臉譜式的醜化方法。在那篇他自己寫的《松井自傳》爛熟於心的時候,他又買來一隻鷹和一隻老猴子,天天觀察它們的舉止,特別是它們攫取食物時的種種變化的眼神。小時候學的那一點日語又撿了起來,不認識的,就用漢字標上,至於腔調和語感,只要一想起那個日本教官自然就全出來了。當他全身披掛出現在攝影棚里,凶相畢露地揮刀喊一聲「呀……」整個劇組為之大驚。「方化要走紅!」這是人們在大驚之後的第一個感覺。

影片上映後,大獲成功。李向陽和松井兩個人物深入人心,前者獲得的是深深的敬愛,後者則是強烈的仇恨。方化和郭振清一起捧回了由文化部長茅盾親筆簽發的「最佳表演獎」。

從此,「松井」把「方化」取代了,在許多年裡,在許多地方,人們只知道松井而不知有方化。後來,他相繼在《甲午風雲》、《三進山城》中扮演了吉野、小野。每一個「鬼子」都有其鮮明個性,沒有半點雷同之處。因此他又有了「中國鬼子王」的稱號。

1957年方化被錯劃為右派後沉寂了。到了黑白顛倒的年代,他聽到這麼一句滑稽荒謬的話:「你演的松井比日本鬼子還日本鬼子,你沒有反動的思想感情能演得那麼像嗎?」此後就是抄家,就是蹲牛棚,就是震耳欲聾的「打倒松井」的口號,還有無休止的大批判。從此,方化的名字消失了。但觀眾一直記著他,久而久之,社會上出現了種種傳說「方化被造反派打死了!」

「方化跑回日本了!」

1971年,這傳說倒了八一廠王心剛的耳朵里,他好奇地問:「方化到底在哪裡?」有人告訴他:「方化在吉林的一個山溝里勞動!」身為廠領導的王心剛當即表態:「告訴方化,沒人要他,我要!讓他到我們八一廠來!」消息一傳出,長影馬上就把方化調了回來。

【來源:蜀人三隻眼 博客(成都常源文化傳播公司董事長何中原)】

註:本公號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進來撩』欄中的聯繫我們),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內刪除。所推送的文章並不代表本公號觀點,請和諧留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客兒 的精彩文章:

一組抗戰時期昆明老照片
王曉明:走出「饑荒」的日子

TAG:史客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