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喜歡「拉幫結派」的疾病,悄悄給你設下連環套
共同的愛好、相似的經歷,會讓你與他人成為朋友。相同的生活習慣、類似的致病基因,讓一些疾病也「拉幫結夥」。
當一個人患上某種特定疾病時,其他疾病可能也會接踵而至。
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每周日準時更新)今天就畫一張「疾病族譜」,梳理出那些關係密切的疾病,讓你以後不再落入這些疾病的「連環套」。
膽結石和冠心病,共享生活惡習
美國心臟病協會針對8.4萬名志願者,和5.1萬名冠心病患者進行的研究發現,有膽結石病史的患者,日後患上冠心病的風險會增加23%。
「共享經濟」不算什麼新概念,你的很多惡習,早就被疾病 「共享」了。
肥胖,運動少,喜愛高脂、高糖、高膽固醇食物,不光會引起膽結石,還會增加患冠心病的風險。
膽結石還可能通過神經反射引起冠狀動脈收縮,誘發心絞痛、心律不齊,甚至心肌梗死等癥狀。
建議
體檢查出膽結石,生活中要多喝水,按時吃三餐,少吃動物內臟和油炸食品。
另外,要注意定期體檢,關注心電圖檢查,平時出現胸痛、心悸癥狀應及時就醫,尤其是體型較胖的中年女性。
糖尿病,「株連」多個器官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約有1.1億名糖尿病患者。高血糖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會悄無聲息的「株連」身體多個器官。
肝
香港中文大學對1918名糖尿病患者進行檢測,發現73%有脂肪肝。
脂肪肝和糖尿病成為「難兄難弟」,其實跟葡萄糖的轉化有關:
血糖高的人,肝臟需要不停的「加班」,將多餘的「糖」轉化成脂肪,容易誘發脂肪肝。
肝臟能將一部分的葡萄糖轉化成糖原存起來,而脂肪肝這方面的能力減弱,無家可歸的葡萄糖在血液里持續「走高」,糖尿病便找上門來。
建議
除了平日管住嘴,還要堅持運動,每周最好進行3~5次半小時左右的中等強度運動,中強度運動心率一般在100~140次/分鐘。
心
糖友冠心病的發生率比非糖友高2~4倍,發病年齡也提前了5年。
在內分泌科醫生眼中,得了糖尿病早晚會患上心臟病,糖尿病合併的心血管疾病也可稱為「糖心病」。
糖友患心臟病更加危險,因為即使無明顯心絞痛,僅表現為噁心、嘔吐、心律不齊,也可能已經發生了心梗,這種無痛性心梗發病率可達24%~42%。
建議
糖友須平衡飲食,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茶籽油等,並適量運動。
到醫院複診時,要多關注心電圖、動脈硬化的情況。出現頭暈、心悸、噁心等癥狀,要及時就診。
腎
一項基於我國3530萬例糖尿病患者的研究表明:我國糖尿病腎病已取代慢性腎炎,成為了慢性腎病的首要病因,甚至是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建議
動起來:
適當的活動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也是預防糖尿病腎病的不二法則。
建議採取多種運動方式相互結合,健步走、游泳、瑜伽、跳舞、力量鍛煉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瘦下去:
各種代謝異常都與肥胖相關,且超重越多患病風險越大。
吃得好:
低鹽飲食,少吃油膩和煎炸食物,適量吃雞、魚、瘦肉,多吃蔬菜,避免飲酒,不暴飲暴食。
除了上述器官,糖尿病還會對視網膜、腦血管、神經系統、皮膚等多個部位造成影響。
想要保護好這些器官,應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並規範用藥。
用藥後,空腹血糖不宜超過7毫摩爾/升,餐後2小時血糖不宜超過10毫摩爾/升,糖化血紅蛋白應低於7%。
偏頭痛和鬧肚子,有相似基因
偏頭痛和腸易激綜合征,算是「近親」了:它們有相似的致病基因。
一項研究調查的1052名成年人中,有287名偏頭痛患者和312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其中79名患者兩種病症皆有。
腸易激綜合征常有腹部不適,表現為腹瀉、便秘,或兩者交替,大便中常有黏液。
長期不規律頭痛且伴有焦慮的患者,更易患上腸易激綜合征。
建議
偏頭痛患者應格外注意保護腸道健康,少吃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出現腹瀉等癥狀時,注意多喝水、保證營養、少食多餐;便秘時,增加富含膳食纖維食物的攝入,促進腸道蠕動。
骨質疏鬆,讓人疼得「無法呼吸」
骨質疏鬆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最大的影響是造成駝背、骨骼疼痛、易骨折。
其實,它還可能讓人痛得「無法呼吸」,導致呼吸系統功能下降。
骨質疏鬆患者易出現胸椎壓縮性骨折,讓胸腔受壓,從而喘不上氣、胸悶氣短。
骨質疏鬆患者還可能有骨痛癥狀,由於呼吸可能加重疼痛,他們往往不敢用力呼吸,使胸腔擴張不夠,導致肺部通氣量下降。
建議
在中年時就要關注骨骼健康,多攝入牛奶、小白菜等鈣含量豐富的食物。
下午4時到5時,在陽光下走20~30分鐘,更有利於身體合成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
當骨質疏鬆導致的骨痛嚴重影響呼吸功能時,要諮詢醫生及時用藥。
中風後的「不開心」,可能是抑鬱
國內研究發現,約30%的腦卒中(中風)患者,會在發病後2周出現抑鬱癥狀,42%會在1年內出現抑鬱。
患者可能出現情緒低落、興趣喪失、失眠多夢等癥狀。
這種抑鬱,可能來自對病情、死亡感到恐懼,或者對治療失去信心,亦或是感到自己「沒用了」;還可能與大腦受損影響神經系統有關。
護「心」建議
家人要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鼓勵他多出去走走,宅在家裡對病情無益。
在康復期間,如果發現病人出現抑鬱癥狀,應及時諮詢心理醫生。
看到這裡,你可能已經嚇壞了。
熊小知想告訴你:別怕,雖然這些「親戚病」令人煩惱,但是只要你改變壞習慣,遵醫囑規範治療,它們就沒那麼容易找到你。
本期編輯:張傑 美編:靳豐華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身體越「軟」越長壽,4個動作測出你的柔韌度
※我關注了一個公號800多天,只為聽一隻熊講健康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