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庭醫生模式重構醫患連接,微脈的「互聯網+醫療健康」之路

家庭醫生模式重構醫患連接,微脈的「互聯網+醫療健康」之路

進入 2018 年,國家開始大力提倡加快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其中就包括加速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預約診療、檢驗檢查結果查詢等線上服務。元璟資本在 2015 年投資的項目微脈就是一家藉助移動互聯網,提供醫療健康服務應用的平台,它不僅幫助醫患直接建立連接,同時有效提升醫療服務效率,使更多群眾能夠分享優質醫療資源。

今天我們為大家分享的是《創業邦》對微脈創始人兼 CEO 裘加林的採訪報道,從這篇文章中,你能看到他對於新醫療模式的詮釋以及他對中國「互聯網+醫療健康」的發展的思考。

以下內容轉載自創業邦(ID:ichuangyebang),作者:RR .

當互聯網幾乎席捲一切領域的時候,醫療是所剩不多的尚未被開發的領域之一,並非價值小,實在難度大。浸淫醫療行業十年的微脈創始人裘加林,有他清晰的認知。

2015 年,源於對醫療健康產業的鐘愛,裘加林創辦微脈,以城市為單位,構建本地化的基於信任的醫患連接,希望在互聯網醫療發展的迷途中,摸索出一條獨特的路。

如今,微脈已經簽約 70 多座城市,覆蓋人口 1.5 億,在已經開通的 40 多座城市中,用戶佔據城市人口的 20%,上線了 4 萬名醫生。「雖然微脈用戶目前還不到 1000 萬,但去年增長了 5 倍,服務人次增長了近 10 倍,活躍醫生數量增長了 50 倍,業務流水超過 10 億」,裘加林對微脈的未來充滿信心。

供需矛盾是醫療行業無法迴避的問題

帶著浙大的標籤,1977 年出生的裘加林職業生涯都與「7」有關,外企 7 年,上班在 7 層;銀江 7 年,辦公室在 7 層;創辦微脈,一幢 7 層小樓,他的辦公室也在 7 層;最年輕的外企部門總監,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老總,國內第一個提出「智慧城市」理念者,並出版了全國第一套《智慧城市》《智慧醫療》叢書……理工科+管理專業的背景讓裘加林更好地理解了商業的底層邏輯,這也造就了他一路開掛的人生。「懂技術,才能做好營銷;理解了價值創造的邏輯,才能管理好公司。」裘加林說。

而對於創業,裘加林也更加專註在自己熟悉的領域,「無論什麼創業就是價值發現,只有對一個行業深入了解才知道價值在哪。」裘加林說。

在長期接觸醫療行業的過程中,裘加林發現,對於醫療行業而言,「供需」矛盾一直是無法迴避的問題。即便多年來,有無數創業者湧入醫療行業,但仍舊無法改變現狀,而它背後的原因,嚴格的市場監管是其中重要一條。

2015 年,裘加林深刻地體會到「大勢來了」:那時候,分級診療、醫生多點執業、兩票制零差價、家庭醫生等中國各項醫改政策紛紛出台。於是,裘加林卸任銀江智慧醫療集團董事長,從零開始踏上新的征程。

從浮雲模式到新醫療

裘加林認為,醫療行業的市場要遠遠大於大家的想像,從數據上來看,全國的打車平均每天 7500 萬人次,日均 15 億,年市場規模 5000 多億,而醫療健康,光看病支出每年超過 3 萬億,加上健康管理及保險,市場規模是打車市場的 20 倍。但因為醫療行業作為公共服務領域的特殊性,一直以來都受到國家的嚴格管制,早期的互聯網醫療企業很難觸及醫療行業的本質。

「微脈和很多挂號平台的區別是什麼?」是裘加林常常被問到的問題,這時候,裘加林會用他的一套理論來解釋,他將互聯網醫療分為四個階段:

1.0 浮雲模式:

10 年前,醫療對互聯網並不開放,大家通過論壇進行溝通,於是,逐漸形成了醫生和醫生間、醫生和患者間的溝通平台及社群,但它們當時的特點是與醫院和數據都無關。

2.0 浮冰模式

七八年前,醫院對互聯網開了一扇小門,於是出現了預約挂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眾多的地方性挂號平台及挂號網,此外,也出現了一些幫助醫院搭建掌上醫院的服務公司。它們的特點是與醫院有關,與數據無關,因為並沒有同醫院的數據、支付進行連接,服務單位是醫院。

3.0 冰山模式

這種模式以城市為單位,而不是醫院。在線上不僅可以實現挂號,還可以實現就醫支付、醫保結算、報告查詢、處方查詢、接診醫生線上諮詢等。它不僅與醫院有關,也與數據及支付有關,這種模式連接本城市區域內大部分的醫療資源,基於醫療健康大數據,為本地百姓提供精準的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

「這個模式是微脈開創。」裘加林說。很多以預約挂號服務為主線的平台在成立時,醫院並沒有向互聯網企業開放,但在如今的政策開放環境下,這些挂號平台無法過渡到微脈模式嗎?裘加林說,兩者看似相似,但底層的邏輯和架構完全不同,這還包括醫院商務 BD 的重構,這些挂號平台是一個懸在空中的基礎架構,我們是落地的。

4.0 新醫療

當前的醫療服務構建大都基於「用戶-醫院」的連接,新醫療服務的理念是基於「用戶-醫生」連接,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以家庭醫生模式,開展連續、精準、信任的個性化醫療健康服務,微脈基於醫院去重構醫患連接,一方面以醫生為載體幫醫院構建粉絲群;同時釋放醫生的自主服務能力,擴大了醫院服務能力的邊界。

醫療市場化下的新機會

在醫療市場化之下,「新醫療」轉向以「用戶」為單位,而不再以「醫院」為單位。

裘加林說:「以往,大家看病大都是選擇醫院,但微脈會形成醫生和病人間基於信任的鏈接。」也就是說,用戶通過微脈挂號預約醫生,這名醫生就會自動列入「我的醫生」列表,形成線上的醫患連接,用戶可以隨時向醫生反饋和諮詢情況。醫生也通過日常的診療,積累自己的患者粉絲群,從而為醫生服務能力的擴展提供了基礎。

微脈的目標是「人人擁有健康檔案,家家擁有家庭醫生,城城擁有網路醫院。」裘加林說。

在整體的推廣上,微脈選擇以城市為單位去構建用戶和患者的連接,微脈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避開醫療資源最為稀缺的一線城市,從支付能力較強的二三線城市切入,他們合作的意願更強,也因此避免了消耗戰。

而所積累的用戶就醫行為後,基於用戶的意願,微脈可以為用戶精準服務。「一旦我們成為每個城市看病的流量入口,根據患者的就醫需求,比如哪些是孕婦,哪些需要看眼科,從而提供精準服務,把用戶推給城市裡可以提供服務的醫生和醫院,實現精準匹配。」裘加林說。

構建線上就醫平台的同時,微脈在富陽開了第一家線下婦幼商店「喜脈」,佔地面積 1500 平方米。在喜脈,邀請相關專家坐診,針對於孕婦提供服務,除了醫療服務,喜脈還有母嬰用品銷售、健康服務,以及醫美服務,如減肥,骨盆修復等。

裘加林發現,就醫大多是以家庭為單位,而在中間起決定作用的往往是 25~45 歲的女性,而懷孕又是許多女性必然要經歷的階段,因此服務好她們就可以形成極高的粘性。

接下來,裘加林的目標,就是能夠迅速擴張更多的城市。「中國有 334 個地級城市,如果可以覆蓋 100 座城市以上,服務人口超 2 億,微脈作為『新醫療』服務的基礎設施,第一階段的建設目標就實現了。」裘加林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元璟資本 的精彩文章:

TAG:元璟資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