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敘永的過往雲煙

敘永的過往雲煙

敘永文化精彩,盡在永寧古韻。敬請點擊永寧古韻關注!

城門

永寧古城,始建於明初洪武年間,迄今已逾六百年。城牆以條形丹霞石砌成,氣勢恢宏,有金湯之固。東西二城共設樓門七道,其中東城二道,西城五道,由於年代久遠,門樓早已湮滅,時人多有不識其名稱者。今以東南西北為序,分別列出,以侯對舊事有興趣者參考。

賓陽門

紅岩余脈擁關門,客貨穿流日烝烝。

登上城樓表裡看,進出多為背鹽人。

東門曰賓陽門。高聳於紅岩延伸下來的山坳上,是昔時通往貴州之鹽馬古道的必經之路。在熙熙攘攘的行旅中,以運鹽的馬邦和背夫為多。

洪化門

新樓依山面南開,儒河滔滔向北來。

另闢關門為飲水,萬姓融融樂開懷。

新東門曰洪化門。原本無門,因財神廟及小校場一帶居民飲水困難,清代新開城門以讓百姓能就近下河挑水。

觀瀾門

雄踞灘頭鎖萬山,門下滾滾翻波瀾。

「水流雲在」飄江干,「魚樂」篆在絕壁間。

南門曰觀瀾門。城門下水急灘險,波瀾壯闊,與定水寺隔江想望,江干石壁上有「水流雲在」的行書及「魚樂」的篆書石刻書法精美。

承恩門

清溪九曲繞眼前,漫嶺騰雲咫尺間。

驛道逶迤通古宋,門內不遠鐵灌山。

大西門曰承恩門。有驛道通徒金鵝、古宋。城樓與八景中的漫嶺騰雲相望,九曲溪盤恆於側。道觀鐵灌山在其門內。

聚寶門

城樓百尺貌巍然,北通帝京南達滇。

蛟龍出此翻江海,賢豪入境教化來。

小西門曰聚寶門。城樓巍峨壯觀,北出可至成都、長安。古時士子外出求學或有志於天下事者,如熊文燦、傅鍾、黃方、黃李陸、張頤等,無不出其此門。外籍賢豪如楊君白、向楚、吳芳吉等也說此門入永,廣施教化。

武成門

峙立江濱護林牆,山貨藥材載滿艙。

千帆解纜爭水道,朝發永寧夕江陽。

下水北門曰武成門。緊鄰水塘上和鐵瀘灘碼頭,昔時牆帆林立,百舸竟流,是川鹽和貴州貨物的集散他,熱鬧非常。

康樂門

邑北城門近水邊,對岸流沙赤練懸。

風和日麗好光景,搗衣聲響大羅天。

上水北門曰康樂門。是城北的浣洗挑水碼頭,城門側有廟宇曰大羅天。舊時,若逢風清日暖之時,城中士女相邀來河邊搗衣戲水,此時搗衣聲、流水聲、嘻笑聲,響成一片,直衝流沙岩石壁,回聲再返折至大羅天,妙趣天然。

晉市

萬壑千山鎖荒城,街市依舊民風淳。

唐時藺州明衛所,千年古鎮蘊人文。

《貴州通志》載:「普市守御千戶昕,唐元和置藺州」即是唐時的藺州治所設在普市。明代又置千戶所。普市又為川黔鹽馬古道上的中心驛站,明清時期商旅極盛,繁華一時。現仍古貌依稀,民風淳樸,是川南少有的千年古鎮。

一舫樓

五龍宮後一舫樓,乾隆年間子穎修。

當時頻頻集俊彥,往史詞賦競風流。

朱孝純字子穎,遼東人。乾隆年間任敘永同知,請帑重修敘永西城,政績斐然,卸任後在西外五能宮後建一舫樓,常集縣城俊彥於樓中,或憑欄吟嘯,或講經論史,或賦詩作畫,為一時之盛事。

霞峰觀

紫霞橫空出碧宵,蓬萊宮闕齊天高。

山勢雄奇風光好,惹得遊人如蜂朝。

縣城東北有山曰紫霞峰。屬丹霞地貌,峭壁干仞,高出雲表,山巔有廟曰霞峰觀,始建於北宋年間,為川南之道教聖他。其山冬季銀裝素裹,白雪皚皚,夏時則蒼翠滿目,清爽宜人,故四時遊人如織。

觀音殿

溪流九曲繞從林,梵宮佛殿樹蔭蔭。

牆嵌石碑神智體,難倒多少聰明人。

西城九曲溪畔的鼓樓山有觀音殿。其山牆上嵌有石碑一方,刻有漢字十二,分四行,每行三字,或篆體斜書,或雙鉤缺竿,或上下牽連,或倒寫相間,此乃七絕詩一首,每行的三字讀出七字即成。此詩構思巧妙,辭書稱為神智體。其詩的內容,為一凄美之愛情故事,時人多有不識。

定水寺

蒼松翠竹定水寺,兩江碧綠環山前。

晨霧靄靄彌殿宇,曉鍾裊裊客驚眠。

定水寺在觀瀾門之對岸。兩江環繞,寺內青松翠竹,鬱鬱蔥蔥,清幽至極。每當凌晨,鐘聲乍起,穿雲渡水,音韻悠然,綿邈不絕。縣人謂之「定水曉鍾」為縣的八景之一。

三交界

二水合流三岸成,西蜀東黔南屬滇。

君問憑何作此斷,界首江與界首山。

三交界在東城緊緊鄰東門河與南門河合流處,所謂三交界者,乃古時川滇黔之分疆處也。兩河鎮之彼岸有山叫界首山(界讀蓋),南門何曰界首江,界首者,交界之始也。按三省的方言習慣,界讀蓋者,只雲南人也。

寶珠山

寶珠山上有鐘樓,卯時起點亥時收。

士農工商憑作息,天災人患打點稠。

東城寶珠山鐘樓,舊時懸有大鐘一口,鐘聲洪亮而清越。在沒有時鐘的歲月,縣城士人全憑它打點報時來安排作息,從凌晨六點開始,至晚間十一點結束。每遇火災或土匪進城,鐘樓則撞鐘不息,以警醒世人。抗日戰爭期間,每見日本飛機入境,鐘聲亦長鳴不止。

雪山關

鎖鑰滇黔鎮蜀南,商旅賴以達三邊。

將軍翰林留題詠,磴道盤山六月寒。

雪山關在縣治以南百里之外的雪山上。建於明初,為蜀之南方屏障,是川滇黔之交通要道。形勢險峻,自南面登關,磴道盤山,有百步九折之險,蔡松坡有《是南未第一雄關》聯及楊慎《雪山關見梅》詩的題詠。明清間,其他文人題詠頗豐,人文積澱厚重。

魚鳧關

滿身征塵掩汗痕,升庵九度過此門。

只緣皇家稱謂事,先生貶謫我傷神。

魚鳧關在城南十里之地,為川黔分疆之關。

楊慎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明代極有成就之大文學家,著述頗豐。嘉靖間以議大禮遭貶雲南永昌,曾多次路過魚鳧關,並為魚鳧關題寫關額及「華夷統鎮連千里:黔蜀分疆第一關」的關聯。

三風齊鳴坊

勤奮苦讀事尋常,一朝題名姓字香。

陳家連中三昆弟,桑梓為之立牌坊。

雙獅台陳家有兄弟三人,曰汝睿、汝聰、汝智。在乾隆數年間,中進士兩人,舉人一人,為地方增色,縣人在草市街立「三鳳齊鳴」坊以資紀念。

桃紅壩

桃紅壩是古戰場,奢王中伏見血光。

殺吏圍城孰與是?留予史家說短長。

桃紅壩在敘永縣城南郊二十里處。其地為深溝峽谷,實為兵家之大忌。明天戶年間,永寧宣撫司香崇明借援遼之機造反,先在重慶殺封疆大吏四川巡無徐可求,後揮師北上,稱梁王,圍成都達一百餘日,外省援軍陸續入川,被總兵侯良柱誘斬於桃紅壩。

陳奇彬

滿城弦管日紛紛,半入青山半入雲。

敘永青年善彈奏,論功當數陳奇彬。

陳奇彬,民間藝人,心靈手巧,以制售樂器營生,凡二胡、三弦、楊琴、琵琶、洞蕭無一不作。更長於演奏,尤以三弦精絕,聞之者無不傾倒。文革間,所制之弦僅售四、五元一把,價廉包教。一時間,城中男女青年的學琴熱潮如風起雲湧,故大街小巷的叮咚之聲不絕於耳,蔚為敘永之獨特景觀。

寶蓮寺

「靖難」不死江湖行,芒鞋破缽作苦僧。

偶經小廟停一宿,蚊蚋促此不入門。

敘永南郊十五里之磨刀溪的半山間。有蘭若曰寶蓮寺,其中有間禪房蚊蟲不進。相傳明初的建文皇帝(史稱惠帝的朱允蚊)從靖難之役後,化作和尚,亡命天涯,曾來此廟住宿。是夜蚊蚋肆虐,急得建文皇帝連連揮袖向蚊蟲撣去,口中念到「出去出去」!念過之後,蚊蟲便了無蹤跡,以後再也不入其室。邑人曾屢試不爽,安知今日亦然否?

九鼎山

江門峽口有叢林,廟隨山勢楠森森。

佛像莊嚴神栩栩,皆為丹霞石造成。

九鼎山在江門峽口,建於明代隆慶初年,殿閣樓宇依山勢迤邐而築,楠木參天,隱天蔽日,廟內的佛像、神龕、香爐及房柱皆是丹霞石所造,其石壁上所刻的佛教故事,傳神生動,衣飾飄逸,大有吳帶當風之致,刻工精細,甲於川南。尤其是每次齋會所剩的豆渣,用香油芽菜、姜未熬煮後,窖之地下,來年取出,上火蒸片刻,以饗香客,無不拍手稱妙。

袍哥之源

郭泰於閩買《金台》,藎忠山上把堂開。

歃血誓盟為兄弟,四川袍哥源此來。

清道光二十六年,永人郭永泰在福建漁民手中購得《金台山實錄》原本(《金台山實錄》是鄭成功在台灣與將士歃血結盟的紀實)郭將《實錄》稍作整理後取名「海底」或「金不換」,以它作為哥老會開山立堂的範本,在敘永藎忠山開藎忠堂,來會盟者有滇黔湘鄂數千人士,以後向外發展,最終成為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邦會組織——哥老會又稱哥弟會、袍哥成漢流。

川貴同城

四川廳署駐東城,貴州縣衙在南門。

兩城同飲一江水,世代和諧不了情。

在清代雍正五年以前,隸屬四川的永寧宣撫司及敘永廳,其治所均設在時屬貴州境地的東城的東街上,而隸屬貴州的永寧衛或永寧縣的衙門卻設在時屬四川境地的西城(南門宿舍)。古時把治所設在境外者謂之僑縣,在地方史志上偶有見及,如川貴兩省彼此互相錯置治所的現象,實屬罕見。

婉蓉墓

真武山陬婉蓉墳,婉蓉遭遇堪同情。

只緣詩翁生花筆,痴男傻女涙涔涔。

婉蓉墓在敘永東郊五里的真武山側,原為一夭折弱女之墳。上世紀的三十年代,時在永寧中學堂任教的江津人吳芳古先生遊覽之後,假託它撰成一首凄涼哀婉的敘事長詩——《婉蓉詞》便聲蜚遐邇,曾一度選為中學語文教材,至今仍為許多人士所喜愛。其內容:「婉蓉,某生之妻也,生以元年赴歐州,五年渡美,與一女子善,女因嫁之,而生出婉蓉,婉蓉遂投江死」。

永寧人傑

毓秀鍾靈敘永城,自古以來出名人。

張黃楊是名校長,文燦明代封疆臣。

敘永城鍾靈育秀,自古以來人才輩出,如時代的熊文燦,雖被崇禎帝棄市,卻仍不失為封疆能吏,資陽車站的粉壁上列出的四川名人中有傳。福建人民不忘他任巡撫期間治理海盜的功績,故在先賢祠中立其牌位。又如張頤、黃李陸、楊伯謙都先後留學歐美,學成後四川任事,又相繼出任四川大學校長,在川大數十位校長中,敘永人獨佔三席,在蜀中找不出第二個縣來與之比肩。

敘永的由來

唐代元和置藺妙,元初至元置永寧。

明末天啟奢王反,改制敘永至於今。

敘永建置始於唐元和元年的羈縻藺州(土司)。元至元二十五年置永寧路,轄筠連以及騰川縣。明天啟三年,永寧宣撫使奢崇明造反平息後,改土司製為流官制,當時永寧屬敘州,故取敘州的敘字和永寧的永字為名,曰敘永至今。

天台山

蜀南奇山數天台,周遭斬絕路難開。

古寺石泉苔蘚綠,更有劉郎採藥來。

天台山在敘永城南五十里地,山形兀立如台,故稱天台山。面積約一平方公里,高逾千尺,四周絕壁懸崖,舊時以木梯相接,至危至險,膽小者不敢登臨。山上有古寺清泉(疙篼井)景色佳絕,邑人劉昌貴遍植壯仲、黃柏等藥材於其間,樹蔭濃密,為邑人之遊覽勝地。

百硯亭

水潦余家百硯亭,方方名硯值連城。

最為可惜文山硯,求官獻硯入貴黔。

水潦余氏乃元代從龍舊族,世襲宣撫司職。其家雖屬彝族,而漢學淵源深厚,有餘昭者,與其季父家駒、妻安貞均能詩,且家財富厚,搜名硯遍中原江南,築百硯亭貯之,每得珍品,輒邀士流品賞。中有文天祥(字文山)硯一方,傳說落入大壩陶秋潭手中,後陶攜此硯入黔獻貴州軍閥王家烈,王即委陶任黔西縣長云云。

會館

同光時期永寧城,商賈麇集百業興。

閩贛湖廣黔秦晉,競修會館多展能。

敘永地家川滇黔之分野,人謂「雞鳴三省」。又有永寧河通航長江,故商業繁盛,同治、光緒年間,外省籍商人在敘永修會館者,十有餘所,如萬養宮的江西會館;帝主宮的黃州會館。禹王宮的湖廣會館;忠烈宮的貴州會館;天上宮的福建會館;南華宮的廣東會館;春秋祠的秦晉會館及小街子的吉安公所、東外的直隸、江、浙公所等。會館的修建獨具匠心,如貴州會館以池台花木甲於川南,而秦晉會館的春秋祠則以石木雕鏤和宏偉氣勢飲譽全國。

傷兵

斷臂殘肢行伍人,南腔北調是傷兵。

離鄉背井棲敘永,被人視為牛鬼神。

上世紀四十年代,敘永城裡遊盪著一夥特殊群體。他們是從武漢和長沙抗日保衛戰中致殘而撤下來的傷兵,操外省話,被國民政府編為第七軍人教養院駐敘永,教以生活技能。後因內戰,國民政府無暇顧及,便以30大洋員斷軍齡,讓其自謀生路,其中部分傷兵將30大洋耗盡後,便在街上抓拿騙吃,被人恨若牛鬼蛇神。若非傷兵們的捨身抗日,四川的父老姐妹恐怕早遭日本鬼子蹂躪了。傷兵乃真正民族英雄。

川黔孔道

崇山秘道獻朝廷,為報君王雪恥恩。

川黔自始開邊徼,華夷千里共繁榮。

奢香,永寧宣無使之女。秀外慧中,嫁貴州水面宣無使靄翠為妻,世稱奢香夫人。葛翠卒,接掌水西土司。明初,歸順朝廷,後遭貴州布政使馬曄迫害,他與女同知劍淑貞一同前往南京告御狀,明太祖為其申雪恥辱,他以開龍場九驛和獻川黔孔道(從龍場至馬蹄入川)回報朝廷。至此,川黔之間始有正式驛道相通。

曹侯開江

鑿峽開江六百年,舟船相通濟民生。

功業雖毀留遺愛,庶眾立廟敬神靈。

曹震,安徽濠人。隨明太祖起兵,積功封景川侯。明初,奉詔修川、陝、雲、貴之驛道,及開鑿永寧河之江門峽以通漕運,一年告竣,地方受蓋,永人德之,建廟於江門峽口之石虎關,四時祭祀。

鄉場集錦

大廟打鼓似驚雷,天池白鶴展翅飛。

兩河分水風光美,海壩蟠龍擁霞輝。

民國時間,有人將敘永當時所轄的大廟、打鼓、天池、白鶴、兩河、分水、海壩、蟠龍等場鎮名撰成一聯:大廟打鼓驚起天池白鶴;兩河分水現出海壩蟠龍。工穩絕妙,為時人所樂道。

永寧牌坊

永寧石坊密如林,遍布城東與城西。

二十三座皆精美,嘗聽著老說依稀。

《敘永廳縣合志》載,東西兩城共有石牌坊二十三座,分別叫騰蛟坊、起鳳坊、仁和坊、翰林方伯坊、三邊總制坊、鳧關雍日坊、翰林方伯坊、三邊總制坊、一桂丹林坊、節孝兩難坊、父子世美坊、兄弟聯芳坊等,另有烈女、節婦的旌表坊九座。

照妖鏡

人間事事有定評,照妖鏡片滿天飛。

字字如針錐心痛,貪官污吏活倒霉。

民國年間(上世紀四十年代)有人將當時敘永的貪官污吏及土豪劣紳的傷天害理之事,用尖刻辛辣的語言寫成短文,工整地抄於紙片上,然後以三五毛錢僱傭乞丐或賴子,將文本送達官紳本人,在大庭廣眾之中接得紙片者,尤為難堪,時人謂之「照妖鏡」。

地名考釋·頭堂

頭塘距邑五里程,原為衙署接官廳。

廳堂卻被水塘誤,能有幾人知此情?

頭塘距縣城以北五里,古時建有廳堂以迎接蒞臨縣城的府道長官,即縣衙接官的第一廳堂,俗稱頭堂,然而在現行的多種文件中,凡涉及此處地名者,無不以頭塘冠之,謬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永寧古韻 的精彩文章:

TAG:永寧古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