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一個大貪官,選擇了一種獨特死法,老百姓立廟樹碑紀念他

明朝一個大貪官,選擇了一種獨特死法,老百姓立廟樹碑紀念他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詩經》中的一句詩歌,證實了數千年前,就有了貪官這種為世人不齒的貨色。在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貪墨官吏這種醜惡現象,綿延千百年而不絕。這些人利用手中大權,中飽私囊,營私舞弊,置良心與道義與不顧,巧取豪奪,蠶食鯨吞,絞盡腦汁不擇手段竊取利益,是國家與民眾的大害,歷來受到世人的鄙視與痛恨。

明朝的覆滅,與吏治敗壞、官吏貪墨成風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繫。無論是在繁華富庶的盛世,還是在殘燈末廟的末世,明朝官吏中始終存在很多這樣的貪墨之徒。在明朝的最後時刻,還曾出現過一個著名的大貪官。此人名叫朱大典,浙江金華人。在明末清初的亂世中,他以貪墨成性、婪索無度著稱於世,是明末數一數二的貪墨官吏。

朱大典出身貧苦農家,但他小時候頗為爭氣,在繁重的勞作之餘,想方設法讀書學習,終於學業有成,滿腹經綸,於萬曆四十四年高中進士,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鯉魚跳龍門實現人生轉折,成為明帝國的朝廷官吏。朱大典為人機敏聰慧,才幹出眾,精於處理上下關係,不是那種混飯吃的庸碌之輩,他的仕途也因此得以步步高升。

朱大典從一個七品縣令做起,歷經萬曆、泰昌、天啟、崇禎四朝,一步步升到山東巡撫、兵部侍郎、漕運總督、鳳廬巡撫等高官,任上頗有政績。比如在崇禎三年,明朝武將孔有德在山東發動叛變,叛軍攻城克地,席捲半個山東,連殺幾個總兵、巡撫等大員。朱大典以文官之身,迅速調兵遣將,組織對叛軍作戰,並最終成功平定叛亂,為明朝立過大功。

可惜這樣一個能人,卻是個心術不正之徒,貪婪成性,貪財好利。朱大典一路走來一路貪,所到之處時刻不忘搜刮民財,損公肥私,撈得盆滿缽滿。他在鳳廬巡撫任上時,明朝正值危急存亡之際,崇禎皇帝忙於抵禦關外清軍和關內李自成,無暇整頓吏治,朱大典趁機大肆貪腐行私,《東南紀事》記載,朱大典靠貪墨積累起驚人財富,被稱為「富可敵國」,人們把他比喻成老虎和蒼鷹。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人人痛恨的大貪官,因為選擇了一種獨特死法,受到後人尊敬。明朝滅亡後,朱大典在南明小朝廷干過一段時間,後來就回到老家金華。此時清兵大軍南下,逼近金華城。朱大典在此時的表現卻讓人刮目相看,他一不跑二不降,把自己多年積累的家資拿出來,全部用於招兵買馬,購置軍器和糧草,在金華建立了一支團練鄉勇,準備與清軍決一死戰。

隆武二年三月,清軍包圍金華城。朱大典拒絕了清朝的招降,身先士卒據城死守,與清軍展開血戰。金華並非軍事重鎮,城池防禦條件很是一般,城中兵力也極為有限,但朱大典卻憑著一腔血氣之勇和忠心,死戰不降,整整堅持了將近一個月,讓清軍傷亡慘重。直到因為城中糧盡援絕,士卒死傷殆盡,清軍才得以攻破金華。

朱大典在人生的最後時刻,選擇了為國捐軀。《南明史》記載,他走進城中的火藥局,把自己綁在火藥桶上,一聲巨響粉身碎骨,用生命踐行了他的守土之責。朱大典死的轟轟烈烈,其捨身為國的精神也感動了世人。當地百姓給他當年棲身之地樹立廟宇伏龍殿,在他讀書之處樹立「朱大典讀書處」的石碑,表達對這個忠臣的懷念與敬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木說史 的精彩文章:

一死囚被斬首,死前說了8個字,刀斧手把刀一扔,跪下就磕頭
一武將為唐朝立過大功,李世民卻讓他干1件事,簡直是讓他送死

TAG:木木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