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文讀懂北京老舊廠房「華麗轉身」文化產業園的樣板

一文讀懂北京老舊廠房「華麗轉身」文化產業園的樣板

01 前言:

迎政策春風,北京老舊廠房加速新生

從上個世紀50年代到改革開放前,北京新建了一大批工廠,規模大,種類多,形成了通惠河、石景山、酒仙橋、垡頭等十大工業區,到1979年北京重工業總產值佔全市GDP比重高達63.7%,居全國第二。這些具有時代特色的工廠曾經為北京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許多老廠房本身就是北京的重要地標。

在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騰籠換鳥的進程中,北京的老舊廠房到底該怎麼用?

近年來,北京一批老舊廠房經過改造與提升轉型文創園區,華麗轉身為文化機構創作生產的空間。讓老舊廠房接連長出文化「新芽」,讓許多沉睡多年的老舊廠房如今再次煥發了生機與活力,成為北京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過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特別是2017年底,北京市首個保護利用老舊廠房的專項政策--《關於保護利用老舊廠房拓展文化空間的指導意見》的頒布,破除了原有諸多掣肘因素和發展瓶頸,向市場釋放政策利好,將充分激活老舊廠房在新時代的新價值,為提升城市文化品質、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提供新的著力點和增長點。

說起老舊廠房的「華麗轉身」,除了為人熟知的798、768創意產業園、郎園Vintage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北京文化新地標,二七機車廠、24H齒輪場、北京銅牛電影產業園等也皆是樣板。

02 樣板:

768創意產業園

768創意產業園位於海淀區清華大學附近,在改造前是每年虧損4000多萬元的大華電子廠。改造以後,現入駐企業130家,90%以上為文化科技融合設計創意類企業,園區總人數超過4000人,總產值達30億元,上繳稅收1億餘元。

「從東門進來的這個『L』形的三層廠房曾經是我們的裝配大樓,東西跨度140多米,內部挑高4米8,這裡面5000平方米的辦公區就是知名互聯網企業知乎的辦公所在地。」 「南北向的這個四層廠房則是獨角獸企業『春雨醫生』的所在地,也是『摩拜單車』最早的孵化基地。」 768 創意產業園區負責人馬進指著園區東門鳥瞰圖解說道。

「768創意產業園」位於海淀區學院路5號,隸屬於北京大華無線電儀器廠,原本以軍工為主營業務的生產基地如今轉型為以工業設計、建築設計、景觀設計、互聯網應用設計、數字多媒體設計等設計創意產業業態為主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馬進告訴記者,目前園區內能看到的任何一個建築都是1958年建廠時的原始建築,在此基礎上做消防改造,融入現代功能。「這是我們後加的露天樓梯,刷成了紅色,既解決了消防問題,也給老廠房增加了設計感,成為園區內的標誌建築。」

企業對老舊廠房的改造並不都是這樣「信手拈來」。馬進告訴記者,園區內12米高、南北跨度54米的單體建築改造讓他們煞費苦心。如果通過普通的辦公室裝修改造勢必有部分辦公區處在沒有光線的暗房中,特別不適合創意辦公,後來經過入住的建築設計師規劃改造,該廠房被隔成了四個區域,中間改造成露天通廊。「如此一來,每個辦公區域與外界的溝通都是自由的,外面颳風下雨、採光通風,不同區域都可以同時滿足。」

除此之外,768創意產業園還利用進駐園區的景觀設計等天然優勢建立節水系統,收集園區內的空調水、雨水二次利用,為建設「海綿城市」做示範。

03 樣板:

751D-PARK北京時尚設計廣場

與798藝術僅一街之隔,751北京時尚設計廣場保留了更多工業元素:老煙囪、儲氣罐、老鍋爐、蒸汽車頭,以及沿路架空鋪設的各類管廊,給這座園區帶來了濃濃的重工業氛圍。

走進園區大門,最顯眼的莫過於佇立在一旁的青色儲氣罐。這座原本用來儲存煤氣的儲罐直徑達到了67米,整體的容量可達15萬立方米,斑駁的油漆和色彩斑斕的塗鴉讓儲氣罐看起來現代時尚。順著小門走進儲氣罐內部,寬闊的空間伴著傳來迴響,讓人感受到迷人的工業氣息。目前,這座儲氣罐已經成為展示多種活動的時尚場所,再次煥發青春服務於北京的文創產業。而在中心地帶的751動力廣場,一排排高大的裂解爐和鐵塔銹跡斑斑,縱橫交錯的管道、巨大的發生罐、高高的煙囪,處處體現出廠區昔日的繁盛。正值周末,園區內舉辦的各類文創活動吸引年輕人前來參觀體驗,許多人在這裡駐足取景,讓這裡顯得熱鬧與喧囂。

據介紹,目前751園區已入駐設計師工作室等相關機構近130家,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奧迪研發中心、小柯劇場等行業知名機構相繼落戶,每年舉辦文化創意活動500多場,參與人數達100多萬人次。

04 樣板:

「新華1949」文化金融創新中心

「多媒體矩陣浮雕牆」、「巨幕電子書互動裝置」、「多維影像炫幻魔方」,琳琅滿目的文化科技體驗項目匯聚在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展示中心,該展示空間共分為8個展區27個展項,總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利用「聲、影、光、電、機械、人工智慧」等前沿科技集中展現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成果及規劃願景。數字生活、文藝展演、動漫星球、古玩大觀、影視現場、企業駐展等多個場景組成了一個多功能的文化產業展示平台。「如果誰想了解北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狀、政策情況,來到這裡就一目了然了。」工作人員對記者說。

事實上,該展示中心位於「新華1949」文化金融創新中心園區內,建築面積只佔整個園區的十分之一,從涵蓋內容上看,可以說是園區的微觀縮影。位於二環路官園橋西側的「新華1949」文化金融創新中心園區原是北京新華印刷廠所在地,2010年通過對原址及中心建築資源特色的挖掘、分析和利用打造成了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目前園區聚集了50多家企業,以文化金融產業融合為核心,依託平台服務和要素聚集,逐步建成文化金融產業聚集區。

園區內環境清幽,路邊黑色鐵管路燈柱上的木頭指示牌伸向四面八方,紅圖章門牌古樸典雅賦予文化韻味,舊廠房改造的企業辦公樓「舊瓶換新酒」煥發新的生機和活力。

05 樣板:

北京銅牛電影產業園

位於北京市朝陽區朝陽路85號院的北京銅牛電影產業園,獨具一格、文化和時尚並蓄的LOFT式辦公環境讓人眼前一亮,文化創意氣息撲面而來。

據了解,北京銅牛電影產業園是利用銅牛集團所屬建於上世紀70年代的物資公司廠庫區改造轉型而成,定位為「國內最專業的電影產業園」,目前已入駐的約50家電影產業的優秀企業,涵蓋了電影產業鏈上下游各環節,已形成電影策劃、投資、製作及發行等「一站式」服務為原始支點的全產業鏈電影產業集群。

06 樣板:

77文化創意園

坐落於美術館后街的77文化創意園原本是北京膠印廠的老廠區。如今,不大的廠區已被改造成為戲劇影視主題園區,舊有的修理車間成為擁有200餘座位的小劇場,印刷車間成為了國內外頂尖影視公司的辦公場所。此外,在北京市文化局的支持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園區內還建設了擁有18個排練場和1個合成場的「北京劇目排練中心」,為北京的演出團體提供了不同規格、價格合適的專業排練場地。到目前為止,累計已經有近400個劇目從北京劇目排練中心走上了北京的舞台,有些還走向了全國各地甚至走出了國門。

在老工廠華麗轉身成文創園的過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屋頂空間、無用空間,成了文創園區所關注的問題。在四樓平台,原本作為廠房屋的區域成為園區的休閑空間,遠眺四周,美術館、故宮、景山和遠處的白塔都依稀可見。在屋頂另一邊,園區還利用東城區圖書館的藏書資源打造了一處公共閱讀平台,結合文創生活節、讀書會等活動,為園區提供了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

「我們保留了印刷車間上世紀50年代建廠時利用的老紅磚,經過手工打磨,保留了紅磚的紋理,因此也擁有了獨特的工業質感和設計感。」77文創創始人王雷介紹,如今創意園獲得了2016年中國建築學會建築改造與再利用金獎第一名和2017年中國城市更新論壇十大城市更新案例獎,成為與老百姓文化生活融為一體的創新文化空間。

07 樣板:

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

作為北京首批四家市級文創產業示範園區之一,萊錦文化創意產業園坐落於中央電視台新址以東的朝陽路上。如今,這座產業園區入園機構已達到170家,年產值達到200多億元,業務涉及影視、傳媒、設計、網遊、高科技研發等創意產業,成為傳媒影視行業企業的聚集地。

「這裡原是北京第二棉紡織廠的舊廠區,上世紀50年代初京棉二廠在這裡建成投產,是我國第一個採用國產設備、規模最大的棉紡織廠,也是新中國工業建設的縮影。」相關負責人介紹,2009年12月,原京棉二廠迎來了廠房改造,經過改造,原址翻建形成總面積11萬平方米的文創產業園。

在改造過程中,負責項目運營的國棉公司還專門聘請了日本設計大師隈研吾,在保留原有格局的情況下,採用結構分割、天然採光、立體綠化等措施,將舊廠房改造成了現在這種庭院式的工作環境。「因為這裡的建築之前都是大車間,根據設計師的要求,我們把每一根梁,每一根柱子都進行了保留,且全部都進行了防震加固。」工作人員介紹,「項目改造時間並不長,歷時1年4個月,除了最大程度地保留和利用了原有的結構和其蘊含的歷史,還按照最新建築規範進行了老廠房結構加固,並將原廠區內磚混結構危房改造成航母工作室,並重新改造了全部市政設施。」

來源:綜合網路新聞整理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

請你花1秒鐘的時間轉發到朋友圈或微信群

可能您的朋友正需要

代你的朋友謝謝你!

GIF

Contact us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本文化產業 的精彩文章:

阿里巴巴、文投控股投資萬達電影后,給文投控股帶來了什麼變化?

TAG:國本文化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