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康平縣唐僧廟的傳說

康平縣唐僧廟的傳說

唐僧廟的傳說

唐僧廟位於瀋陽市康平縣張強鎮唐僧廟村,約建於1585年至1590年,毀於1950年。唐僧廟初名寶山寺,廟宇佔地面積約200畝,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十八羅漢殿三座大殿,還有轉經樓、鬼王廟等附屬建築。在民間,關於唐僧廟選址建廟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明朝末年,政治黑暗,戰亂頻仍。張強鎮在當時由科爾沁貝勒明安管轄,他是元太祖成吉思汗弟哈布圖哈薩爾第四世孫,為科爾沁左翼後旗之祖。明安驍勇善戰,機智聰慧。他篤信薩滿教,遇有重大事情都要請神媒預測,每次征戰前進行隆重的祭天儀式。

在當時科爾沁左翼後旗地區,最早信仰的宗教是薩滿教,蒙古語稱「博教」。博教認為:人有三個性能不同的靈魂:「生命魂」、「思想魂」、「轉生魂」;宇宙分為三界:諸神所居的天堂為上界,人類所居的人間為中界,鬼魔所居的陰界為下界。宇宙萬物,人世禍福皆由神鬼主宰。即神靈賜福、鬼魔布禍,而「博」則為人們與鬼神交往的中間人,充當神媒,施行巫術為族人消災求福。「博教」主要主張祭「騰格兒"(天)。因此,「祭天」就成為信仰博教的蒙古族人民的重要祭奠之一。科爾沁地區博的宗教活動,主要是祭祀、求福和驅魔治病為主。祭祀求福一般在室外寬敝地舉行,包括祭天、祭火、祭雷、祭尚喜樹、祭敖包、祭龍王、求福等;驅魔治病則是夜間在病人家中進行。首先祈禱迎神,然後神降附體,其後治病,最後送神上天。

科爾沁貝勒明安對薩滿教的達到痴迷的程度。一天晚上。明安剛一入睡,他恍惚中感覺屋內光明如晝,屋外的夜空中響起海螺的聲音。有幾朵放著光芒的蓮花在屋內漂浮,一縷縷奇異的香味飄入明安的鼻中。屋內的光亮柔和並不耀眼,讓明安感覺無比的舒適。正當他陶醉之時,有一個青獅從西天飄過來,青獅背上端坐一人,面容慈善、神色莊嚴,手持寶劍,他的頭周圍籠罩著五顏六色的光環。明安知道此人並非凡人,一定是神仙。他急忙從床上爬起來,穿好衣服和鞋子,虔誠地跪在地上叩拜。只見那人在空中頷首微笑,並向向明安招手。空中的一朵蓮花飄到明安的膝下,他感覺自己身子慢慢升起,向著那人飄去,那人坐在青獅上向南方飄去。明安不知其意,恭敬地問道:「請問神仙,您帶我要去哪裡?」。那人默不作聲,像沒有聽到明安的問話似的。明安不再言語。過了一會,那人停了下來,明安腳下的蓮花也隨之停在空中。只見那人回頭看了看明安,用手向下指了指。明安朝下一看,只見下方雲霧繚繞,草木茂盛,並用金光閃現,猶如仙界一般。

那人開口說道:「放金光,糧滿倉。黑色寶貝,地里藏。做道場,佛法揚。生意興隆,百姓安康。」明安聽得正入神,他想再向那人靠近,剛一邁步,一隻腳就踩空了,身體差點沒有從蓮花上掉了下去,幸好只掉下去一隻鞋。他一慌亂,就從夢中醒來。他用衣袖擦著臉上的冷汗,回想夢中的情景。他往地上看了一眼自己的鞋子。說也怪,地上只剩一隻鞋子,另一隻鞋怎麼也找不到了。他對自己做得夢百思不得其解,急忙傳喚府內神媒為他解夢。

神媒聽了明安講的夢境,臉上露出笑容,上前道賀:「恭喜貝勒爺,賀喜貝勒爺,您所夢乃是文殊菩薩。他騎著青獅,手拿除魔慧劍。他能在您夢中出現,說明您與文殊菩薩有緣,文殊菩薩點化您在夢境之地建佛寺呀!」明安聽後,恍然大悟,心裡非常高興。

第二日,他派出幾路人馬,向南按夢中景象去尋建寺院的地方。各路人馬經過半個月的尋找,終於在科爾沁左翼後旗找到了明安夢中說的地方,還找到明安遺失的那隻鞋。明安就在落鞋的地方建起寺廟,名為寶山寺,請高僧作主持弘揚佛法,委派包姓貴族在此管理寺院,開發治理此地。經過幾代的經營,此地糧食滿倉,商業發達,民風淳樸,百姓生活富足,成為附近臨縣的商業中心。如今地下埋藏的煤炭和石油得到開發利用,文殊菩薩的偈語得到了印證。

寶山寺起初為包姓貴族的家廟。清朝統治者出於政治目的施行「在蒙古地區養1000兵,不如建一座寺廟」的政策。咸豐年間,進行大規模的擴建,在當時,每當廟會和重大節日,各地香客雲集唐僧廟,香火鼎盛,熱鬧非凡。久而久之,唐僧廟成為附近百姓禮佛朝拜的聖地,唐僧廟美麗的傳說,也被世代流傳了下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才韻生活 的精彩文章:

董卿的這篇朗誦,好多人都聽哭了……

TAG:才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