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中國古代史」課程
博雅哥說
本文是本學期的通識核心課程「中國古代史(下)」授課教師張帆在2017年秋季通識核心課程會議上的發言。在對「中國古代史」系列通識核心課程的教學情況的反思中,張帆老師強調了這門課程與高中歷史課程的區別,指出現在的開設目標和方法與通識核心課程的定位不太相符,建議「中國古代史(上)(下)」在一學期之內講授完。張老師還從觀察問題的角度、史料鑒別、課外閱讀等方面具體闡述了這門課的教學目標及其實現狀況。
Vol.678.1
走進課堂
反思「中國古代史」課程
張帆
歷史學系
謝謝大家。教務部老師讓我來參加這個會,但是我因為最近期末事比較多,準備得不是很充分,所以也沒有做PPT。按照教務部老師要求,我想就把我們「中國古代史」課程的教學情況簡單地做一個介紹。大家可能看到我們的材料里,列著中國古代史這門課,但它是其實兩門課,分為上、下。一般來說秋季學期開「上」,春季學期開「下」。兩個老師分別承擔,我們系的葉煒老師講「上」,我講「下」。當時就簽了合同,要連講三年,現在已經到第三年了。這個課的歷史十分悠久,我記得老早就有這麼一門課,最早的時候是我們的公共選修課。我是92年畢業留校工作,93年開始上課,當時是公共選修課,後來變成通識教育課,到現在又變成通識教育核心課,有這樣一個比較長的發展線索和變化過程。這門課的學分也從比較早的四個學分,改成三個學分,後來成為通選課之後就改成兩個學分,再後來又變成通識教育核心課,分成兩個學期,每學期兩學分,總量又回到最初的四個學分,只不過是分兩人開而已。這個課程的講課內容,也跟學分的變化有關,詳略有所不同。總而言之它的開課歷史很悠久。
這門課呢,其實是一門典型的概論課,或者說是表面化的課。因為它要想在有限的時間內把中國古代歷史的線索理一遍。很早的時候,我們歷史系給全校開課,當時還叫公選課,就有中國古代史,有中國近現代史,還有世界史。那時候課名叫「中國通史(古代部分)」「中國通史(近代部分)」,還有世界通史。這幾門課,一直堅持開下來的就是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和世界史慢慢就不開了。中國古代史能開下來,可能是因為我們的年輕人學習本國歷史的要求相對來說更加迫切。古代史內容雖然多,但基本是一條線索,不像世界史頭緒繁多。就具體內容來說,其敏感程度也不像中國近現代史那麼大。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後來沒有再開,可能和這些方面也有關係。
圖為范文瀾先生《中國通史簡編》
中國古代史的內容,我們選課的同學其實都已經知道很多了。基本上初中都學過一遍,一部分同學上高中又學了一遍。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開這門課,因為我們這門課會把中學學過的內容進行重新梳理,還會作一些重要補充。剛才韓老師說她這個課「中國歷史地理」中學裡面根本沒有,對學生完全是新的。可是我們這個中國古代史呢,其實好多內容同學都知道,但還是要再講一遍。中學課本裡面關於中國古代史的內容,由於種種原因,存在一些問題:相對來說簡單、乾枯、呆板了一些,而且具有實用主義傾向,希望為現實服務,起到一種思想教育課的作用。大學講歷史,應當突破這種講法,呈現出歷史複雜、豐富、生動的一面,盡量避免因為現實需要而曲解歷史,並且讓學生學會多元理解和多元評價。其實呢,差不多近十年以來,我一直在做一些與中學歷史教育有關的工作,包括修訂高中歷史課程標準、編寫高中歷史教材等等。在這個過程中,我和其他一些老師,很想把大學歷史的視角和講法往中學推一下,確實也推了一點點,但還是遠遠不夠。因此恐怕相當長時間內,在大學開這門課還是有必要的。大多數選課同學的歷史知識,基本是以中學教材為基礎,加上偶然看過的一些五花八門的書,還有影視作品等等,構成了自己的歷史知識體系。知識量比較小,很零碎,東一點西一點,又往往被錯誤地拼接在一起。所以就導致他們對歷史還是很不了解。我們開這門課,多少能起到一些補充和糾正的作用。
但是,這門課作為通識教育核心課,現在看來存在一些問題:確實是有點概論和表面化,甚至可以說就是一門科普類型的課。所以,像這樣一門課以後該怎麼處理,還是要請教務部的領導考慮一下。比如,我們的通識教育核心課裡面是不是可以容納一部分這種概論性的課?或者,就把這類概論性的課拿出通識教育核心課,作為另外一類課程來設置。這門課確實有價值,但是現在的開設方法和目標,有可能和通識教育核心課的定位不太相符,是個比較大的問題。
具體來說,我們這門課現在分上、下。當時教務部的想法可能是,中國古代史內容挺多的,那麼複雜,要一學期講完,時間就有點太緊張,是不是分上、下比較好?我們覺得這樣嘗試一下也可以。但是開下來以後,現在已經到第三年了,我的感覺是總體來說,可能還是不分上、下比較好。分了以後,就把中國古代歷史從中間給掰斷了。斷了以後,有多少同學會先選上再選下?恐怕很少。這個我也沒有做過調查,我想教務部或許可以設計有關調查。大部分的同學,應當是只選上不選下,或者選下不選上,這樣的話,他學到的東西,從知識完整性上來看還是有點欠缺。而且,上、下要分兩個人開,也有問題。雖然分別開,但上、下其實還是會有聯繫。比方說我們要作一些教學改革,或者說開課思路的調整、變通,我們就需要互相溝通。雖然我和葉煒老師溝通沒有問題,我們也很熟,但和一個人開設總還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建議,這門課如果以後再開的話,不管放不放在通識教育核心課裡面,還是改為一學期講完比較好。如果有可能,可以加大學時和學分。不加的話,就保持每周兩個學時,一學期上完,也可以講。
圖為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
還有,我們的課是以課堂講授為主。從學生提交的課程評估材料看,他們主要就是學到了很多知識。但實際上,他們應當也學到了一些看問題的方法,就是如何歷史地看待問題。中學教材裡面所體現觀察問題的角度比較單一,而我們的課會比較強調變換觀察角度。同樣一個歷史問題,從不同的角度看,感受和評價可能就不一樣,在不同時代看,也會不一樣。而且,我們強調對史料不能盲從,要注意其可信程度,以及作者想告訴你什麼。要進行史料辨析。史料裡面有真有偽,有早有晚,有的經過改造,有的經過補充,有的經過潤色,可靠程度有很大的不同。以上這些,我想對學生看問題的方法應該會有幫助。但是,對於學生的課外學習、個人閱讀,可能這門課程沒有提出很高要求。閱讀方面,我們指定了一些參考書。這裡面有一個問題,如果是歷史系的專業教育,我們會要求學生去看古代史籍,史書、史料等等,相對來說一手的資料,這是按照專業標準要求的。但是在通識教育課裡面這樣要求,就會比較難,而且我們可能也沒有時間去檢查。現在的做法,是開列了一批現代的研究著作供學生課外閱讀,其中很多確實是名著,但是否哪本書非讀不可,其實也不一定,應該說哪本書都不是必讀的。跟同學說,你們覺得這本書看起來有興趣,能看進去,就看。如果說看了半天就是不感興趣,看不下去,那就放棄,換另外一本書。這些書並沒有哪部必須看,而是開列了一個大名單供挑選,就是這麼一個要求。
對學生讀書的效果,我們檢查得也不夠。到期末學生交讀書報告上來,由助教評分,我再簡單看一看。看得出很多同學是認真看過書的,也有一些是臨時糊弄,基本上就根據這方面情況打一個成績。這中間和學生的交流、互動不夠。也沒有安排課堂討論,主要原因是制定教學大綱時排得太滿了,沒有時間再安排討論。而且,就這門課的內容來說,似乎也不太適合討論。討論有兩種,一種是針對問題討論,一種是針對一本書來討論。如果要搞討論,應該搞針對書的討論。就是說大家都讀某一本書,讀了以後來交流這本書講了些什麼?大家是否接受書中的觀點,會不會有些地方不太成立?這些觀點是怎麼得出來的?論證過程有無問題?然後可能的話,再去追尋作為論據的相關資料,看看作者是怎樣使用材料的。這樣的討論,就是閱讀與討論相結合,對學生會比較有益,但比較適合專題課,而我們是一門通史類型的課,有點兒不太搭配。
作為通史類型的課,比較容易搞的是圍繞問題討論。很隨便就可以找到問題,比方說網上曾經熱炒的「崖山之後無中國」這樣的問題。但這樣的討論很難深入。如果你沒有看過很多材料,上來就放空炮,憑著自己的印象和情感發言,這樣的討論沒有什麼意義。歷史學就比較忌諱這種情況,沒看書,或者只看了一點點書,看了一點片段,然後就高談闊論,發表一大堆看法,這是比較糟糕的。很多大學生,特別是北大的學生,這方面能力都很強,不管看沒看過書,上來就口若懸河,一套一套的。根據我的經驗,讓學生圍繞歷史問題進行討論,往往不可能太深入,因為他們不可能下功夫看材料,特別是看原始資料,因此沒有掌握充分的論據。對於僅有的一點論據,也大都沒有經過認真的檢驗和剖析,所發表的觀點不會太有價值,對聽眾也不會很有幫助。我經常在坐火車、坐飛機的時候碰到一些歷史業餘愛好者。你是學歷史的?太好了,我請教你個問題。其實根本不是請教問題,而是他要闡發他的觀點。一整套觀點,基本不靠譜,但是我還辯不過他。這樣的事經常發生。所以我就擔心,我們在歷史課上圍繞問題討論,弄不好會變成這樣。我們這門課叫「中國古代史」,應該是相對全面地覆蓋中國古代歷史。如果想搞強調學生自主性和參與程度的課程,就該叫別的名字。比如叫「中國歷史重要問題評析」,或者是「某名著閱讀與研究」,完全可以開這樣的課。這樣的話就不必追求內容完整,而是可以在某些點上深入。所以說,這個「中國古代史」課程,和通識教育核心課的某些要求其實是不太相符的。這樣的課程我想不止一門,該怎麼處理,可能還是要請我們教務部的老師再研究一下。
圖為張帆老師登上《東方早報·上海書評》封面
我們簽的開課合同,要開三年,現在即將到期。我希望以後這個課不管是不是放到通識教育課裡面,還是不要分上、下,一次開完比較好。另外,其實在歷史學方面,我們也可以開設大量的經典導讀課程。歷史方面的經典導讀,經典部頭可能比較大,比方說《史記》、《漢書》、《通鑒》,篇幅都太大了,一學期讀不了多少。但是,也不需要讀很多,讀一點點就可以。老師帶著學生讀,希望通過閱讀使學生對該書感興趣,並且掌握一些讀古書的方法。以後這課開完了,他還可以在下面接著讀。如果能開這樣的課,就非常理想。我們歷史系現在這方面的課比較少,我覺得將來應該開起來,成為通識教育重要的課。當然如果開的話,得給老師一些準備時間。剛才聽了報告,我覺得哲學系的授課方式,由老師主講,輔以比較多的助教參與,而且分小班討論,歷史系來開也完全可以。但它不適合「中國古代史」這樣的課,可以用到「史學經典導讀」這類課上。
讓大學生讀古代史書,就語法來說其實不難,學過中學古文的人基本可以對付。最難的是典故和專有名詞,包括制度、古代地名等等,需要有人稍微帶一下,並且教他一些相關的基本知識。讀史書的時候,也不需要把每個詞都讀懂,有些個別地方不懂,但大概意思也能看明白。要是搞研究,就要盡量把每個字都弄懂,不搞研究不需要,通其大意即可。讀古代史書通其大意,就是我們要培養的能力。我想我們歷史系完全可以在通識教育核心課中承擔比現在更多的任務。但目前來說,這方面的探索或投入還不太夠,可能也和很多老師對於我們通識教育核心課程中小班教學、助教輔導討論這些方式還不太了解有關。像剛才哲學系的「《四書》精讀」課程,在導讀和小班討論等方面有比較成功的經驗,應該好好地總結,推廣給其他老師,可能會推動大家更多地在這方面努力。
我也沒戴錶,不知道說得是不是超時了。謝謝大家。
梁時 編輯 / 鈺涵 校對
通識聯播,每晚6點準時為您播報
通識經典丨 課程大綱 丨 微訪談 丨 走進課堂
閱藏知津丨 通識講座 丨 講習班 丨 博雅沙龍
TAG:通識聯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