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山後的一個噴嚏 帶來粉碎性骨折
文 / 妙華法師
徒弟們告訴我,你在山上見到的那位住山十年的大師,前不久,一個噴嚏,全身粉碎性骨折,你怎麼看?
我的心中五味雜陳,不知如何作答。情況太複雜,三言兩語說不清。
修行人,住山住洞,遠離塵囂,放下萬緣,實在讓人欽佩!
因為,在出家的某個時期,我們需要修行遠離,這在佛教三大語系裡是通常之法。
不修行遠離,身心難以清凈,外緣太多,禪定與學經都難以深入,因為,我們畢竟是凡夫,不是再來的聖人。
有時候,我們會覺得某出家人很俗,又不好說出來,這無非是幾個地方出問題了:一、信仰淡薄,流俗而不覺。二、沒有得到修行的快樂,如法樂與禪樂。三、戒行鬆動,不知進退。四、在某個階段,沒有修行遠離,即沒有體驗到住山住蘭若的清凈與自在。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染污與喧囂如泡菜一樣,是對道人長時間熏染的結果。有時候,我們聽某人講話,已經失掉道人的身份,他還自以為是,如談政治談軍事談人事等等,不自覺察,怡笑大方。
但是,苦行與住山需要條件!
一個人認為自己需要苦行,去苦行可以,依照佛所要求的頭陀十三法去行即可。如果領導僧團集體苦行,則沒有道理,因為佛陀主張衣食住行,一切物質與精神生活要行於中道,極端的苦行,佛陀並未主張。住持三寶者,必須依照戒定慧三無漏學管理領導僧團,而不是依個人好惡。要清楚地認識到,這二百年來,我們的修道文化土壤是缺失的,這就會導致我們對修行的理解出現偏差。經教與教戒沒有規定的,不要任意任性地發揮,會誤導眾生,以至喪失信根與法身慧命。
而苦行與住山者,從淺處說,首先要心身健康,有一些野外生存知識與經驗,而不應用生命去交學費,如防風避寒,醫藥知識,飲食經驗,哪些野菜菌類可用,草藥藥性,野獸危害,山民風情等,不一而足。
這些還不是我最想說的,我最想與各位探討的話題是,苦行住山者的心理活動。
你為什麼要苦行?你為什麼要住山?甚至要真切的問自己,你為什麼要出家?你可以不回答任何人,但自己的動機必須反思得很真切很仔細,因為在極度孤獨寂寞乃至甚深禪定中,一切都會被放大。
如果我們出家前曾經有過苦難,出家後這些苦難,在心中是否釋然?佛法是否真正治癒了我們的心病,你是否還在用浮土掩埋傷害等等。在我來看,這都是修行人的心理基礎,如果基礎沒有三通一平,其餘皆無從說起。其中,補償心理是極其隱蔽的,故此,我一直在收集素材,積累經驗,擬寫一本類似宗教心理學的應用書。
什麼是補償心理?即青年時或者任何一個階段沒有得到的東西,條件一旦允許,它就會尋找補償機會,如自我價值的實現。
但是,一旦出家,修行悟道是唯一內在的自我價值,而不是我在終南山、五台山住了多少年,閉了幾年關,乃至如何三步一拜,拜了幾座名山,佛教界知不知道,信眾認不認可……一旦進入這種狀態,已失道體,落入塵網。古代,山中宰相,終南捷徑戲說,諷刺的全是這類人。
不破初關不閉關,不破重關不住山。這是古人修行的經驗,初關是已知禪為何物,初嘗法味,住在叢林,規章眾多,事務煩擾,需要進一步專一寂靜發明心地。重關是已見法身,急須在清凈環境中保任聖胎,以徹底清除法執。
我們發起無上的道心就應該知陰陽,明動靜,處生死。我們的妄念,藏之甚深,不但別人不知道,大多時候我們自己也不知道。西方心理學所說的潛意識,在夢裡,在定中,在絕塵的環境中,因為心念專一而流露出來,統稱為心魔,而擾亂修行人之心。
我在支提山大悟堂住山一月,研學華嚴。一天,偶爾想起教界人事,一念妄心生起,整日心神不安,越想越真,越真越深,雖然風和日麗,用開荒種菜轉移心思,整日也是心緒不寧。可見心力之大,妄心難伏。故此,不可以以任何衝動的情緒住山,以任何投機的心理住山,沒有看破生死,最好不要住山。還要防止文學作品對住山"仙人"般生活的誇大描寫。近年,《終南山傳奇》正在熱情上演,我認為有誤導之嫌。
為什麼要知陰陽呢?一陰一陽為之道,獨陰不生,獨陽不長,此之謂也。人身有陰陽,山水有陰陽,五穀性氣也有陰陽,草藥性氣也有陰陽。一根木頭,放在濕陰的地方,尚會生出木耳蘑菇,何況生人也。
江湖多寒濕,故此,生薑艾葉家家必備,人人知用。何況出家人,素食獨身,如不辯陰陽,不知調身,疾病纏身,身尚不安,何以修心。
這就好象,一座房子透風漏雨,住在裡面的人,怎麼能心安呢?故古語有云:身安則道隆。
常見一些"雲遊僧",如背包客一般窮游,如果為了朝山拜佛,求師訪道尚可。如果完全是遊山玩水,不能容於僧團,或被生存所迫,或因性格偏激,或因志性不定,就可憐了。人身尚無定所,何談參禪學經?
住山人,嚴格定義,是修道人,終南自古出道人的道人也是此意,即他們以明道悟道修道為務,不以道教徒或者佛教徒定義自己。以吳雲青為例,道觀佛寺山洞茅蓬都是他的棲身之地。再以張至順道長的言語行跡為例,他即使著道服,但決無佛道教之衝突言語,而是在修道心理上,社會教化上深刻高度的將此二者統一融合起來。因為他們知道,此道非彼道也。在言語行動上動轍將佛道教對立起來,顯然是流於膚淺,情緒化使然,未曾真正體悟大道。
為什麼要明動靜呢?用白話說,動靜相宜,血氣方生。達摩大師面壁九年,尚有易筋經,摛羊劍,達摩棍傳世。可見,長期只靜不動,不但對身體不利,而且對於悟道者來說,也失去了契機。百丈禪師,農禪並重,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立意之高遠,用心之良苦,今人難測也。很多禪師不是在禪堂里、在靜中悟道的,而是在行腳中、勞動中、雲遊參方中悟道的。
雖然道體是虛靜的,但是悟道的因緣卻是活潑潑的,悟機是靈動的,而不是死獃獃的。
修道人是活人,不是死人。
傳道授業解惑,也是見機行事的。
久動不歇的壞處,盡人皆知。五音令人耳聾,五色令人目盲,馳騁畂獵令人心發狂。今天人們說的浮躁、狂躁無不與狂心不歇、妄念不止、慾望不盡有關。
久靜的害處修道人卻認識不足。
人食五穀化氣,靠動。動則生陽。筋骨的柔韌健壯,也靠動。尤其是住山人,經年不動,寒濕入於五藏,阻礙氣血,導致營養氣血失衡,濕寒之氣,不能排出體外,生病勢在必然。
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此之謂也。
防寒除濕,濕為百病之源,不可不知。
濕與寒相生,叫濕寒,與高溫相生,叫溫濕,用飲食與運動防治為上策,服藥次之。南方人常用紅豆薏米芡實山藥紅棗等相配除濕,是經驗之談。
有一老僧,半路出家,道心很猛,住終南山,十年之後,眾病纏身,不得己到香積寺,不能隨眾,不能自理,送至洗心禪寺,飯食由客堂照顧。月余,又查出肺炎,有傳染性,只能送走。
人是鐵 飯是鋼,一頓不吃鬧心慌。這是老百姓樸素的生活態度。
修道人住山住洞,堅持過午不食,但是,以修道為務,而且要用上功,不能有過重的勞動與頻繁的人事應酬。日出千言,不養自傷。
晚飯被稱為葯食,以療飢餓之病,是因為晚飯過食飽食有許多過患,影響修行,在漢地因情況變化,並沒有嚴格禁止吃晚飯。
吃飯對於修行者來說,是唯一的活命的物質來源,如果會調養身體,就不是簡單的蘿蔔白菜了。如果長期以蘿蔔白菜米面為食材,必然導致營養不良。
雖然在十幾本大乘經典里佛都讚許食素,但是,吃素也應該搭配儘可能要豐富,如豆製品,菌類,堅果等。
喝茶、食素容易導致體內濕氣重,如果不注意營養,內外交感,很容易造成身體虛弱。這一現象的普遍存在,稍微留心一下,不難發現。
長期簡單食素會導致營養不良、貧血、收縮性胃炎、骨質疏鬆症等慢性病的發生。
斷食與辟穀有一定的風險,必須在身心有充分準備、有導師的情況下進行,而不能用生命交學費。
為什麼要處生死?透過陰符經、道徳經、黃帝內經以及大乘佛教經典,了知生死之根,安頓好生死的人,才可以住山。貪生怕死怎麼可以住山?貪圖安逸怎麼可以住山?放不下名利怎麼可以住山?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
生者不定生,死者不定死。
生死如幻。如此認知才可以住山。
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要賤對自己的生命,恰恰是,外其身而身存,更好的借假修真,性命雙修。
關於性命雙修我已經在開示中多次講過,在此不再贅述。
總之,住山、閉關是一個人的修行,但是,這個行為後面卻有著強大的理論與心理基礎,不然,為了修行卻死於非命,或夭折,實在讓人遺憾。
我在終南山認識的幾位,有吃藥吃死的,有吃野菜蘑茹中毒的,也有因其他原因死於非命的。毎毎想起他們,我心裡都會盪起波瀾:生命是如此精彩!如此脆弱!
當我在修改整理這篇開時,又傳來消息,說他放棄了治療,頭腦還很清醒,畢竟年齡不大啊……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作者妙華法師,轉載請註明作者及出處。
轉載自:騰訊佛學
※人生看得幾清明:追薦之後,修行還要繼續
※佛源老和尚:棒喝聲聲婆心切
TAG:李大嘴說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