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求關注是一種病
我有一位年長的朋友,是個生活經歷很豐富的老人。他本人也很有文采,寫文章和講話都是滔滔不絕,金句頻出。我們一年見面一到兩次,每次都是吃飯,每餐必定三五個小時,一桌人聽他講話,聽得津津有味,意猶未盡。
但是在最近一次的聚會上,我突然發現他在講話的時候,他兒子一臉不耐煩,好幾次都翻白眼,不安地扭動著身體,似乎想馬上要逃離這個現場。
宴席散了,我正巧搭這個年輕人的車一段路,只有我們兩個。我就忍不住問他。
「你爸爸講得很精彩,你好像不怎麼喜歡。」
他嘆了口氣,說:「唉,別提了,從小聽到大,我都會背了。現在他一開口,我就心理一股無名火,真快受不了了。」
我大概懂得這種感受,再好吃的菜,連吃十頓也索然無味。再有趣的故事,聽一百遍也變得可憎。普羅米修斯盜得聖火,成為每家每戶的灶頭煤球,價值也就消失殆盡。
仔細想想,每個人都有有類似的經驗吧。
比如,高曉松剛開始在互聯網上講《曉松奇談》,我聽得津津有味,大呼過癮。三年下來,這個節目吸引力已經大不如從前,偶爾還能聽出乏味的感覺。前一陣子黃佟佟寫了一篇《諂媚的高曉松》,她和我的感受簡直同步。
再比如,我追了很多年的TED講座,曾經如饑似渴地找來看。這兩年竟然完全不願意看了,被千篇一律的套路和沒完沒了的正能量膩得發慌。
聽說好萊塢的大明星,都要控制自己的出鏡率。不能接太多廣告,不能參加太多節目。這是好萊塢的商業法則,同時反應了一個事實,輕率的傳播,使內容變得廉價。
你的微信朋友圈裡有沒有那種朋友,只要是出去旅行,必定事無巨細,九宮格無節制晒圖。從機場到酒店,從風景到美食,你幾乎可以跟他二次元同行。你每張都看嗎?你每條都點贊嗎?大多數人不會,他們重則屏蔽,輕則在心裡罵一句,有病啊曬什麼曬。
「被關注」是人最深層的原始本能,但沒有節制地「求被關注」剛好導致相反的結果。
從事媒體工作的朋友有一個經驗,重要的大文章要極克制地傳播。一篇重要稿件,充滿智慧和洞見,必須發在有價值的平台上,只發一兩次。
如果是鋪天蓋地放在網路上,讀的人是多了,但引起的不是重視而是輕蔑。
人們對其中的道理和金句很快就遺忘了,因為人的大腦有一個自動保護機制,它必須遺忘一些東西,留出空間給新的信息。一個消息滿大街都是,大腦會自動選擇不記住它,因為再次取得太容易。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天刷那麼多碎片化信息,卻什麼也記不住的原因。
一段話也好,一本書也好,一條新聞也好,在不同場景里,有時候熠熠生輝,有時候一文不值。
沐浴更衣再讀的書,和飛機上一口氣看完的書,留在你心裡的分量不會一樣。
神聖的寺廟裡,高僧大德微笑著說出溫暖的話,和社交媒體上甲乙丙丁的留言,即使一模一樣,給你的力量是不同的。
媽媽以從未有過的嚴肅說一次「撒謊是不能原諒的!」和媽媽每天跟你說十遍「不要撒謊哦。」前者更能約束小孩。
無論什麼樣的智慧,一旦被過度和輕率地示人,毫無疑問,就變成陳詞濫調。
比爾斯的《魔鬼辭典》是這樣解釋「陳詞濫調」的:那是在一堆煙霧中打鼾的思想,是思想海灘上被晒乾的海蜇皮,是一萬個傻子借一個白痴之口說出的智慧,它是真理的活殭屍。
這段話真是道出了「過度傳播」的真理,網路媒體提供極大的方便鼓勵了我們無節制地「曬」,在毀掉真正的好東西。
回到開頭的那位老先生,我想沒有人忍心告訴他,您講這麼多,身邊的人是受不了的。只有我們這樣一年傾聽一兩次的人,會從中獲益。而他的孩子,因為被填太滿,反受其害,錯過了來自父親的智慧。我只能很理解地對這位年輕人說,好好考試,選個遠一點的大學,一切就會好起來。
※驀然回首,陳彼得依然年輕。你也可以
※蔣方舟和馬東都說自己有「討好型人格」,這是普遍問題嗎?
TAG:千絲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