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之「春」:新成立12家公司11家被投

區塊鏈之「春」:新成立12家公司11家被投

導讀:阿里和騰訊得以迅速發展還得益於金融做支撐,憑藉第三方支付打造了商業帝國的地位,但區塊鏈在支付領域的應用落地後,第三方支付會受到劇烈的衝擊。特別是央行的數字貨幣將把第三方支付平台打的魂飛魄散。在區塊鏈如此瘋狂的時代,阿里和騰訊會被區塊鏈顛覆嗎?

在創投圈,如果問投資人近期的投資風口是什麼行業?答案可能有很多種:人工智慧、企業服務、消費升級、文化娛樂、醫療健康……

然而這些行業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火爆程度,似乎都比不上區塊鏈。

4月8日消息,IT桔子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獲得投資的項目中41%為區塊鏈項目。該領域新成立公司當季獲投率達92%。

「這個領域畢竟收益大,蔡文勝、陳偉星、徐小平等人掙了那麼多錢,誰看了都眼紅。」一名區塊鏈投資人對華夏財富君表示。

1

區塊鏈新公司獲投率92%

4月8日消息,IT桔子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獲得投資的項目中41%為區塊鏈項目。其中,第一季度新成立的12家區塊鏈公司中共11家獲投,當季獲投率達92%。區塊鏈項目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媒體和虛擬貨幣兩大方向。

可以說2017年第二季度至今,虛擬貨幣一直為區塊鏈最受資本關注的賽道。IT桔子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虛擬貨幣獲得投資企業22家,占區塊鏈領域獲投項目的37.3%。

「獲得投資的虛擬貨幣項目的應該比數據統計的還要多。」BABI財經前COO、MoveBlock Capital首席市場分析師魚文輝對華夏財富君說,目前VC投資虛擬貨幣賽道的方式有兩種,股權投資或者token(代幣),在項目方面,虛擬交易所是主要投資方向之一。

目前,各國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監管日趨嚴格。去年9月,央行等七部委發文緊急叫停ICO,並要求虛擬貨幣交易所關停其在中國的所有交易活動。

儘管如此,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另闢蹊徑,依然是各路資金關注的焦點。有投資人表示,一般都是投資境外的主體公司。而實際上,之前存在的交易平台名義上是關了,但一些項目在境外註冊後,可以以境外平台的名義繼續做交易。

除了虛擬貨幣以外,區塊鏈垂直媒體年初驟熱,數據顯示:2018年第一季度共12家區塊鏈媒體獲得融資,為去年全年總和的三倍。

尤其進入3月以後,區塊鏈垂直媒體頻頻傳出融資消息,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要數火星財經。3月6日,火星財經宣布獲得了A輪融資,估值1.5億人民幣。而當時距火星財經上線僅26天。

同樣在3月,區塊之家、金錢報、塊連線、陀螺財經、深鏈財經等相繼獲得融資。IDG資本、明勢資本、梅花天使、PreAngel等機構均在區塊鏈垂直媒體布局。

而由自媒體帶動的輿論浪潮一波接一波,甚至比區塊鏈應用探索更讓外界喜聞樂見。

區塊鏈媒體雖然短時間湧現,但穩定輸出優質內容的平台可謂鳳毛麟角。同時存在專業化程度不夠,對事件真實性求證不足等問題,黑石區塊鏈首席執行官賀煥表示,因此在區塊鏈內容輸出方面,創業者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綜合來看,一季度區塊鏈項目在融資方面的優異表現,多位業內人士認為,與「凌晨3點交流群」不無關係。

「這個領域畢竟收益大,資本逐利,蔡文勝、陳偉星、徐小平等人掙了那麼多錢,誰看了都眼紅。」一名區塊鏈投資人對華夏財富君表示,「身邊一些90後的兄弟很多已經身家幾千萬甚至上億,就是因為區塊鏈。」

2

區塊鏈投資機構扎堆興起

無疑,新技術從出現到高速發展的周期越來越短了。尤其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對新技術的接受速度幾乎是指數式增長。「有朋友做區塊鏈社區,一天就能有60萬新增用戶湧進。」上述區塊鏈投資人表示。

這使得本就應該走在新技術前沿的風險投資人顯得尤為焦慮。

從去年開始,一些投資人跑步入場,區塊鏈投資機構扎堆興起。據不完全統計,比特幣首富李笑來、前華映資本副總裁張宇等人成立的專投區塊鏈項目的基金機構,約佔去年所有新機構數量的20%。

有區塊鏈投資機構負責人說,到去年,機構募集的基金全部投資完了,所以就想轉型,乾脆ALL IN區塊鏈。

要論區塊鏈投資機構與傳統VC有什麼不同?創世資本CEO豐馳曾表示:傳統VC的項目,退出可能要三五年。區塊鏈快多了,半年差不多,時間周期縮短了十倍左右,完成了從天使輪到IPO的過程。

「大家都說區塊鏈不睡覺,你在幾個月內從天使輪到Pre——IPO,你怎麼睡覺啊?你沒時間睡覺啊。」豐馳說。

此外,多家傳統VC也積極入場區塊鏈領域。今年初,真格基金徐小平在500人大群中發表「區塊鏈革命已經到來」的言論,稱「這是一場順者昌逆者亡的革命,它對傳統的顛覆,將會比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來的更加迅猛、徹底」。

實際上,很多投資人認為區塊鏈給了創業公司顛覆BAT的機會,因此在互聯網時代錯過BAT的投資人們,希望能尋找到下一個時代的BAT。

孚鏈科技創始人趙偉認為:成長在遠古大陸的古典BAT巨頭遲早會消失。

首先,一家企業的DNA確定後,很難中途發生改變,趙偉說,「互聯網時代,搜狐和新浪都曾嘗試做即時通訊軟體,但都沒做過QQ,而騰訊曾想做電子商務,也沒有做成功。」隨著每一個時代的變遷,巨頭都在發生變化,上一個歷史條件下成長起來的企業,在新時代未必能夠繼續龐大下去。

此外,阿里和騰訊得以迅速發展還得益於金融做支撐,憑藉第三方支付打造了商業帝國的地位,但區塊鏈在支付領域的應用落地後,第三方支付會受到劇烈的衝擊。特別是央行的數字貨幣將把第三方支付平台打的魂飛魄散。

但投資人也提醒區塊鏈狂熱者,小心被割韭菜。股票市場有二八法則,在數字貨幣領域是2比98,可能98%都被人收割了,投資數字貨幣要想清楚,自己是不是那2%,有區塊鏈投資機構負責人對華夏財富君說:「我自己也被割過韭菜。」

3

被區塊鏈打亂節奏的VC圈

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完全打亂了原本VC的節奏,短周期的種種考量似乎與VC陪伴企業成長的理念背離。雖然先入場的人已經收割了首批紅利,但監管變化、市場動蕩、交易所可能被黑,哪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引發投資機構的大潰敗

ICO正從「募投管退」全方位改變風險投資機構,是否看好區塊鏈,成為新型投資人與古典投資人的分界線。圖/視覺中國

「我過去一個月,賺得比此前七年都多,這讓我夜不能寐。」PreAngel創始合伙人王利傑說。在區塊鏈不斷成就暴富神話的時候,傳統機構正在跑步入場。

根據Crunchbase的統計數據,從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這14個月中,ICO(Initial Coin Offering,首次公開募幣)融資項目,數量只有VC(Venture Capital,風險投資)投資數量的47%,但以美元計算的募資金額已經達到VC投資金額的3.5倍,高達450億美元,VC投資總額在130億美元。

更多的錢正在湧向ICO市場,成為VC強勢的競爭對手。

2017年9月4日,一份央行等七部委聯合出台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公告》的文件,將ICO認定為非法集資,阻擋了很多「中國大媽」的炒幣潮,不少國內區塊鏈創業者也將ICO項目轉戰海外,但這些並未阻擋風險投資機構的熱情。

「鼓勵技術、反對炒幣。」央行前行長周小川這樣表態虛擬貨幣,絕大多數風險投資人也持相同的觀點。然而一旦入局區塊鏈,發現幣鏈難分,就成為區塊鏈投資的難點。

ICO正從「募投管退」全方位改變傳統的風險投資機構,是否看好區塊鏈,在幣圈投資人陳偉星與金沙江創投朱嘯虎的爭議中,成為新型投資人與古典投資人的分界線。一種業內流行的觀點是,ICO正在顛覆VC,VC圈的一輪洗牌正悄悄從區塊鏈開始。

4

被動捲入區塊鏈大潮

「我們也是被優秀的被投企業卷進來了。本來是一個很正常的風投基金,突然發現手裡有一堆代幣。從記賬、報稅、報利潤,到怎麼跟LP解釋,都是問題。」豐元創投(Amino Capital)管理合伙人李強,最近有了一個幸福中的苦惱。

2014年,比特幣幣價高漲的黃金年代,李強投資區塊鏈創業者丁磊(Tom Ding)。投資剛剛落地不久,2015年-2016年就是行業的寒冬期,矽谷死了40多家公司,丁磊的公司也開始調整與轉型。

經歷過那場寒冬的丹華資本投資經理Judy Yan也有同樣的感受,她從2014年加入丹華起,就一直在看區塊鏈項目:「當時投資決策很痛苦,總覺得不在路子上,根本原因是商業模式不是特別明顯。」

漫長寒冬後,這些當年播下的種子在2017年初迎來了春天。沉潛了2年-3年的創業者突然想明白區塊鏈怎麼玩了:這種去中心化的網路效應,最初的節點會很少,用代幣建立網路效應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為代幣一開始很便宜,但隨著網路變得越來越大,對應的價值就越大。這意味著,只要發行ICO項目,而且有健康的商業模式以及業務增長,代幣會隨網路規模擴大而不停升值。

很快,這些早期的創業者帶火了ICO市場。如今,丁磊是矽谷小有名氣的神童,當年與他一起擼串軋馬路的朋友Vitalik Burterin創建的以太坊,成為區塊鏈領域最炙手可熱的獨角獸。一起受益的還有陪伴這些創業者經歷過寒冬的風險投資機構。

「寒冬,也意味著這些企業融資難,拿不到錢招人和研發。」Judy說。不管是不是對發幣蔑視,對高調宣傳不屑,曾經區塊鏈的創業者比其他人更先知道行業在發生什麼。加密貨幣價格一路飆漲,這些早期投資區塊鏈項目的投資機構,手裡的加密貨幣也越來越多。

在古典VC猝不及防之時,那些曾經投資了區塊鏈的VC們已經通過各種渠道混入「幣圈」。5-6個區塊鏈項目,在給LP們分紅以後,盈利的錢甚至可以成立一家新的區塊鏈基金,這也是這輪大牛市最早醒過來的VC們的普遍效益。

豐元創投是2012年創建於矽谷的一家早期投資公司,創始團隊人員皆技術出身。與其他任何一次技術爆發潮流不同,區塊鏈項目除了看白皮書,這幫技術出身的投資人會在GitHub中看團隊的開源代碼。

「之前與美國紅杉這樣的頂級VC競爭很辛苦,因為他們名氣大經驗多,區塊鏈的出現,突然給了小VC顛覆頂級VC的機會。」李強說,「一是技術要求更高,二是速度快,以前VC還要考慮兩星期,大的項目一個月,區塊鏈最快一天就敲定合作了。」

當然,與這種高收益相對應的,還有諸多新的風險,以及完全被改變的新玩法。

5

募投管退全方位攪局VC

儘管VC在其他領域投資方式不變,但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完全打亂了原本VC的節奏。

對普通創業者來說,融資曾經是讓他們痛苦的問題。不少創業者對投資人一肚子苦水:投資人們從來沒有管過公司卻指手畫腳,通過精心設計的文件將創始人趕出公司,在酒店裡等了幾個小時卻一通電話說來不了。ICO的到來,使創業者有了一種更加便捷的融資方式,這也降低了融資門檻,在監管尚未到位的時候騙子橫行。

Initialized Capital合伙人陳嘉興告訴《財經》記者:「以前一些家族基金會把錢給VC這樣的專業機構投資,現在他們發現可以直接進入ICO市場,不需要中間那個環節了。」這或許正是ICO對傳統機構的衝擊所在。

「要不要投資區塊鏈,怎麼投,我們也在觀望。一是好項目都可以直接ICO了,VC的角色在發生變化;二是投資股權還是代幣,如果投了代幣,機構投資與個人投資的區別是什麼;三是何時退出,怎麼退。」一位投資經理告訴《財經》記者。

相比而言,傳統VC經過長期訓練,有著更科學的投資方法。

在很多區塊鏈項目公開募幣之前,會有一兩輪小型的私募。與傳統科技創業隨著時間發展與產品完善進行ABCD輪融資不同,風險投資人只能通過ICO前的私募輪進入。騙子橫行的環境下,創業者需要知名投資機構的品牌背書;而扶搖直上的幣價與好項目,能給投資者帶來可觀的財務收入。

融資流程的徹底改變,也改變了傳統投資機構股權投資的方式。是股權還是代幣?成為機構面臨的新問題。一位知名投資人稱,曾經在一個項目投資了股權,ICO之後,最終還是按照一定價格轉換為代幣,但是轉換時價格已經很高了。

沒有股權,公開市場也可以買代幣,那麼專業投資者與普通投資者的區別在哪兒?這是眾多投資人的困惑,過去VC投資要求儘可能多佔股份,並且謀求董事會席位,儘管很多項目在ICO之前還會私募,但無論是機構拿到的份額,還是影響力與話語權,都在降低。

「現在很多區塊鏈項目最多給你5%就不錯了,這是資本要去適應的。」 丹華資本董事總經理Dovey Wan說,謀求對公司的中心化控制,已經玩不動了。

陳嘉興選擇堅持投資股權,像李強這樣早一輪進入不知不覺就拿了一堆代幣的投資機構也不在少數。在最近矽谷最大一起Telegram區塊鏈項目TON的私募中,紅杉、Benchmark等81家機構投資者入場,且以0.37美元/枚的價格買入代幣。

隨著很多區塊鏈項目快速ICO,何時退出與流動性管理,是區分風險投資基金與區塊鏈基金的重要分界線。

傳統VC資金周期為5年-7年,也就意味著VC是一門長期的生意,可以有5年-7年的時間陪伴企業成長。美國的創業公司,現在從第一筆投資到退出,M&A平均要5年,IPO要8.3年;而在區塊鏈領域,很多項目私募後不到半年就發幣ICO,鎖定期6個月到3年不等,這完全打亂了傳統VC的節奏。此外,流動性上更加靈活,會在退出以後繼續用收益投資,成為新興區塊鏈基金的特點。

當項目一兩年就可以退出,退不退,退出以後的錢如何使用,稅務如何計算,這些代幣是否拿出來分紅?短周期種種考量似乎正與VC陪伴企業成長的理念背離,每一步決策在幣價快速變化的市場,都尤為重要。

6

一夜歸零的風險

很多機構在猶豫要不要投資區塊鏈時,一些先入場的人已經收割了首批紅利。敢押注區塊鏈的投資機構,在巨大的風險前也讓投資的「投機」色彩更為濃厚一些。

現在VC圈比幣圈動作滯後,LP們又比VC滯後。徘徊猶豫的阻力往往來自於對區塊鏈還不太了解的LP(有限合伙人,一般指出資人)們,他們對新事物更新速度慢,也對高風險的承受能力不一,還在與LP磨合階段的新VC尤其如此。

與這種徘徊相對應的,是投身其中的投資人「幣圈一日,人間一年」的生活。投資經理們來不及過公司審批,直接把自己的加密貨幣打過去、再交給公司報銷,這種事時常發生:「很多時候你是沒有機會跟項目聊就要決定投不投。」不去搶很可能就錯過了一個項目,或者明明能第一輪進入,卻在幾天之內變成了第二輪投資者。

這種策略演化成直接募集比特幣或者以太幣,這樣省去了法幣兌換加密貨幣的成本,加速了打款時間,因此機構會用法幣換取一部分比特幣或者以太幣,但這樣一來就會有加密貨幣被盜的風險。

比特幣早期投資人李笑來曾說,因為怕被盜在各個交易所都開了賬戶;知名風險投資人Tim Draper曾經在Mt.Gox黑客事件中,一次丟失4萬比特幣。很多投資者心知肚明:「比特幣價格很快可能跌到6000,也可能漲到6萬」,「半年之內,很可能有一家交易所被黑」。

「法律與稅務上的新方向,交易所被黑,比特幣價格變動,各種事情都會讓人驚心動魄,因為裡面有錢。」 李強說。

除了投資機構之外,創業者同樣面臨著加密貨幣幣價頻繁變動的困擾。如果說募資3萬以太幣是幣圈的常用額度,若以太幣價格按1000美元計算,項目募資高達3000萬美元;但如今以太幣幣價不足500美元,資金馬上就變成了1500萬美元。

「大多數創業者都是第一次做區塊鏈項目,漲的時候,他們不會去把幣換成美元,跌的時候都想換幣。」李強說,「一旦市場一瀉千里,誰都跑不了。」

誰來監管代幣交易與ICO,一直是美國監管當局爭執不下的問題。美國已經就加密貨幣舉行了三次聽證會。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曾將數字貨幣納入大宗商品範疇,並主動監管;美國國家稅務局(IRS)側重加密貨幣的資本收益,以執行身份認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則向涉及加密貨幣的科技公司發出數十張傳票。

如果把時間拉回互聯網泡沫破裂的那年,很多人發現,不僅僅沒有賺錢,還欠下了幾百萬美元的稅,因為市場好的時候出來了,這些賺的錢就面臨著稅務問題,當用新的收益再次入場,市場雪崩時,所有收益都虧損之後,還得補上之前盈利時需要交的稅。

政策方向的風吹草動,不僅僅影響投資收益與加密貨幣大盤價格,如果報稅這些做不規範,可能直接導致投資機構在美國的關門與重罰。

做不好報稅引發的監管問題,交易所的錢被盜,幣價下跌導致收益下滑,當正規軍遇上灰色的市場,所有這些市場信息,最壞可能導致投資大潰敗。

何時分紅?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成為與貪念的博弈,市場好的時候機構不願意賣,一旦下跌則可能雪崩。

除此之外,眾多區塊鏈項目存在詐騙、跑路、虛報融資金額等問題,加上對未來的不確定性,要判斷項目能不能成,更要判斷真假。經緯中國合伙人邵亦波在朋友圈稱,他看好區塊鏈,但現在一個白皮書就可以面向大眾融資,比1998年(的互聯網)誇張太多了,投資ICO的人不是在做VC,而是在買彩票。

7

投資容易創業難

對於投資人來說,最核心的事永遠是找到好項目。區塊鏈熱潮下,無數家區塊鏈基金成立,市場上出現一種「投資者比創業者多」的怪象。判斷稍有不慎,也容易跟著被投公司一起陷入醜聞。

矽谷鼎鼎大名的風投教父Tim Draper就曾深陷Tezos醜聞。由Tim Draper投資背書的明星項目Tezos曾經第一次創下矽谷首輪募資之最——2.32億美元。隨後團隊宣稱拿出5000萬美元做風險投資引發市場爭議。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Tezos7月融資完成後幣價跌去60%,8月份宣布做風投引發爭議,10月份團隊暴露出管理經驗不足,以及管理者給自己謀利內訌。之後,更多問題被暴露出來:產品開發幾乎陷入停滯,技術招聘毫無進展,大部分Tezos代幣無法提取。這個曾經一時風光的項目,在募資不到三個月後的10月,就被投資者集體訴訟到法院,稱項目存在著欺詐行為。

這個項目根本的問題是巨大利益面前的貪婪佔據了上風。在ICO預售期,創始團隊與早期投資者在募資的結構設計中,給機構的優惠很多,架構設計不利於散戶。由於Tim Darper是該項目的早期投資人,很多人出於對他的信任而投資,這種信任在個人財產受損時演變成一種指責——普通投資者質疑他是否出售了代幣早早退出,逼得他不得不公開闢謠,稱自己沒有退出。

如果說去年Tezos用募集來的2.3億美元拿5000萬美元做投資還引發巨大的爭議,今年這些底層平台們幾乎都會標配一個自己的區塊鏈基金。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市場上的錢遠多於好項目,超募是區塊鏈領域太稀鬆平常的事。

現在市面上的項目可以歸為三類:一是底層協議,門檻高,需要創業者技術與密碼學背景深厚;二是去中心化應用,在平台競爭格局未定下,現在到底是不是普通應用的創業時機,這些都是擺在投資者面前的問題;三是交易所、量化基金等加密貨幣的周邊服務。

「所有的項目都希望做公鏈,都希望做底層協議,但是底層協議從零起步,開發時間長達2年-3年,難度大,不是所有技術都能做。」一位創業者告訴《財經》記者。底層協議可以理解成平台,互聯網世界的應用商店。由於這類項目匯聚了業內最頂級的人才,很多知名高校教授出來創業,這種優質項目一出現,幾乎就成為被瘋搶的對象。

一個本來打算募資4000萬美元的項目,在私募階段就已經超募達1.5億美元。這種超額募資在錢多、好項目稀缺的區塊鏈領域頻頻發生。由於底層協議原本打算做應用商店,也需要一筆投資基金來扶植平台應用生態。因此,伴隨著底層協議平台的不斷出現,幾乎每個大平台背後,都有一隻自己的投資基金。一時間,做平台難,做應用不看好,而投資變成人見人愛的事。

另一方面,風投也是現在區塊鏈熱的幕後推手。一些投資人在國外看到各種好的想法,他們成為「忽悠」人創業的始作俑者。「因為飛的比較多,接觸了很多新鮮的想法,如果國外項目投不進去,就在國內找人做,我們投資。」一位經常飛矽谷的投資人說道。

在矽谷VC最聚集的Menlo Park,一家矽谷明星投資人頻繁出現的會議室,這是一場日常的區塊鏈會議:「你們不用做一家公司的CEO,可以做很多家公司的CEO,如果發現這個項目不靠譜,就撤,至少手裡還有其他項目。」 一位機構投資人對著幾位來訪的技術人員稱。

如果說區塊鏈是一場「一夜暴富」的財富神話,很多人只看到了創業團隊財務數字的變化,大部分項目本不具備創業資格,也鮮少有人看到那些通過ICO財務自由之後的創業者不敢說出口的恐懼。

「現在很多創業項目,團隊背景很好,憑著一份白皮書募了很多錢。項目ICO了,總要做出產品來吧,好多創始人都慌了,他們沒創過業,招人、做產品個個都變成了問題。」投資者在會議上說。

這些拿了散戶錢的創業者,原本在矽谷有著科技公司漂亮的背景,過著安逸的生活,現在想退退不了,不管自己發行的幣跌到多少,公司行不行,都必須咬著牙挺下去,把事情做出來。否則,就涉嫌欺詐。

投資界有一條鐵律:極少有人可以在市場不好的時候賺到錢。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1997年,世界上最優秀的5%的基金內部收益率高達200%以上;而在互聯網泡沫破裂的2000年,即使是最頂級5%的VC,內部收益率也只有11%。

伴隨著比特幣價格的新一輪下跌,很多VC都明顯感覺到,去年底的玩法,今年已經明顯玩不動了,過去半年繁忙與收益曇花一現。在新一輪熊市之前,多家機構一收年初的激進,開始調整策略。

文章綜合自《華夏時報》馮櫻子 金微《新成立12家公司11家被投 區塊鏈投資機構扎堆興起》與《財經》特派記者 劉泓君《被區塊鏈攪局的風投圈:節奏被打亂,好項目遭瘋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移動支付網 的精彩文章:

Apple Pay交通卡之後,蘋果與國產手機廠商是敵是友?
網路身份證將如何解決互聯網身份認證中的安全問題?

TAG:移動支付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