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無敵不如己者,即使是敵人也要虛心學習

無敵不如己者,即使是敵人也要虛心學習

「無友不如己者」,是人生的智慧;「無敵不如己者」,可是提升人生境界的秘笈一一一「敵人」的正面意義尚不止於此。

英國的八卦報紙披露的閣員緋聞,消息來源都來自同志,而非政敵。只有同志才知道「練門」所在,而且,閣員下台,也只有同志可以遞補。同志之所以比政敵可怕,其理在此。

政治上,敵人常常比同志可愛,敵、我像是兩掌,互相拍擊,越拍越響,聲勢愈壯。缺少敵人,還真的會「孤掌難鳴。此外,敵人又像桶箍,可以把同志箍在一起,讓眾「志」成城。

國際政治亦復如此。「無敵國外患,國恆亡」。國家本來就是為應付敵人而存在,敵之不存,國將焉附?蘇聯沒被敵人滅亡,因沒有敵人而滅亡,即為此理。

這樣看來,「可敬的敵手」可能也是人生的福報,因為,只要應對得宜,它可是幫助你向上提升的墊腳石,「天下無敵」應該是種深沉的寂寞。

不戰而屈人之兵

面對「可敬的敵手」可是一(門人生最大的功課。是被「可敬的敵手」打敗,還是將「可敬的敵手」成為自我提升的基石,這是人生智慧的著力點,也是《孫子兵法》勝戰思想的最高境界:全勝「以全爭於天下,兵不頓而利可全」(《謀攻篇))贏得勝敵人的全部,包括敵人的全部資源暨敵人樂於為你效力。

「貞觀七年正月,太常卿蕭瑀上言:七德舞形容聖功,有所未盡。請寫劉武周、薛仁果、竇建德、王世充等擒獲之狀。

上曰:「彼皆一時英雄,今朝廷之臣,往往嘗北面事之。若睹其故主屈辱之狀,能不傷心?

謝曰:「此非臣慮所及。」(《資治通鑒?唐紀十四》卷一九八)

從唐太宗與臣屬的這一段對話可以發現:唐太宗的識見,的確超人一等,無怪乎日本人推崇他為東亞政治史上第一英主。

觀乎太宗對臣屬曾說,「朕雖帝王常兼將相事」。又對對太子說「汝無我之功勛而承我之富貴,竭力為善則國僅安」。並自認「功大過微,故業不墮」一一太宗對於自己功蓋當世應是頗為自得自負。太宗未正位皇帝,為王之時曾將自己馳騁沙場、克敵制勝的戰功

編製成樂舞,即「七德舞」。只是,其後他打敗劉武周、薛仁果、竇建德、王世充這些人之戰功尚不及編製成樂舞。但是,當他成為皇帝之後,自有逢迎之人建議他編製樂舞以表彰他當年平定此輩人物的功勛。

不過,身為天子的唐太宗卻制止了,理由是:

一、這四人雖是他手下的敗將,卻也是當世的英雄。

二、他統領之下的大唐政府中的朝臣有不少曾是這四人的臣屬不需強調他們故主戰敗投降的屈辱之狀,以挫辱他們的自尊心。

太宗的這番見解,這種體諒,譽之為「仁厚」恐怕只是一種表相的說法。這應該是一種「自我提升」的容智;挫辱自已朝臣的自尊心對自己又有什麼好處呢?所以,劉、薛、竇、王的舊屬都樂於為唐室效命,而貞觀群臣中有隋的降臣、隋帝室的親信、南朝遺臣、太子建成舊屬,這些來自不同組織、不同環境、也都曾各領風騷的人才,都能和衷共濟為唐太宗效力,太宗才是真正最大的受益者。而唐太宗對蕭瑀這番說辭也凸顯了這位帝王的豪情與自負一一自己手下的敗將都是一時的英雄,那自自己不就是「英雄雄中的英雄」嗎?費美敵人的同時,也就讚美了自己,如此不著痕迹自抬身價,真是面子、里子全給他包了。《孫子兵法·謀攻篇》說:「善用兵者必以全爭於天下!」看來這位出身沙場的帝王不但戰功彪炳,且一統江山、文治鼎盛,實在是因為精於兵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絨服配短袖 的精彩文章:

你對事物的看法受什麼影響?很有意思!

TAG:羽絨服配短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