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何維柏:彈劾權貴善直諫

明朝何維柏:彈劾權貴善直諫

  廣州歷史人物廉潔事略

  選自《廣州歷史人物廉潔事略》

  廣州市紀委監察局、廣州大學歷史系編

  簡介

  何維柏(1510~1587年),字喬仲,號古林,明代廣東廣州府南海縣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考取進士,歷任監察御史、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吏部左侍郎、南京禮部尚書等官職。何維柏的學問師法明朝江門學派創始人陳白沙,著有《易學義》《禮經說》《太極圖解》《天山草堂存稿》及《陳子言行錄》等書,後世學者稱其為古林先生。何維柏一生為官清廉,正直敢言,曾經參奏大學士嚴嵩、忤逆大學士張居正,為明代名臣。

  生平

  澄心自省陶冶品格

  何維柏從小就受到儒學的熏陶,在他四歲的某一天,家中有貴客來訪,他居然會學著古時儒士的樣子端拱作揖,客人都紛紛對這個年幼的孩子感到詫異。長大成人以後,何維柏在廣東三水縣的昆都山建立一座草廬專門作為自己的讀書場所。他以聖賢的標準來要求自己,近乎苛刻,充滿了自省精神,一旦覺得自己的言行稍有疏忽,他就會捫心自問:「這是不是和聖賢的要求有出入?」

  嘉靖十年(1531年),何維柏學有所成,被選為貢士。第二年,他負笈進入了嶺南名山——西樵山的古梅洞繼續潛心研讀。此時,他的興趣轉移到白沙心學,每天堅持研讀《白沙集》,並與同在西樵山中隱居的大儒湛若水有了密切的往來。除了湛若水,西樵山尚有霍韜、方獻夫等名士,他們也和何維柏建立深厚友誼。

  嘉靖十四年(1535年),何維柏赴京趕考,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不久轉任為監察御史,正式開始了仕宦生涯。嘉靖十六年(1537年),明世宗嘉靖皇帝往京師附近的金山功德寺遊覽,途經河北盧龍縣,並在沙河留宿。返回京師後,嘉靖皇帝對沙河的景色念念不忘。權臣嚴嵩為討好皇帝,極力奏請嘉靖在沙河修建行宮。嘉靖皇帝聽後非常滿意嚴嵩的「建議」,立即下令修建沙河行宮。然而修建新的行宮,必然需要大量的經費,引起民怨。何維柏所任的監察御史主要負責糾正不當的政策,向皇帝進言。時逢皇宮內的謹身殿遭到雷擊,何維柏便趁機以此為借口,上《沙河》《功德》二疏,認為雷擊謹身殿是上天的警示,要求天子停止沙河行宮的建造。嘉靖皇帝雖然很欣賞何維柏,但是還是沒有採納他的建議。

  此時正值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王朝與安南關係惡化。皇帝吩咐群臣議征安南。多數人秉著藉助戰爭來建功立業、謀取更高官位的想法,主張征討。何維柏則堅決反對用兵,他認為若與安南作戰,必定興師動眾,縱使獲勝也得不償失。想贏怕輸,搖擺不定的嘉靖皇帝一度接受了何維柏的建議,但是沒過多久他還是決定出兵征討安南。何維柏對朝廷的決策深感失望,只能稱病辭官歸里,這也是他的第一次退隱。

  獻策救荒彈劾首輔

  回鄉後的何維柏再次隱居在西樵山。在此次隱居期間,何維柏除了結識當時嶺南地區的劉素、王青蘿、陳堯山等名士外,還有很多門人弟子不遠千里,越過五嶺來向他問學。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研讀白沙心學有成的何維柏再次北上,拜訪當時的名家羅整蓭,以求印證學問。同年,何維柏接到朝廷的諭旨,官復原職,以監察御史的職銜巡按福建。

  當時正值福建發生大饑荒,以福州、漳泉地區災情最為嚴重,百姓流離失所,哀鴻遍野。何維柏不敢怠慢,接到任命馬上出發前往赴任,同時撰寫十數條救荒措施遞交朝廷。到任後,何維柏急令地方開倉賑濟,並採取一系列措施使福建的災情很快得到了有效控制,使數十萬的饑民得以存活。何維柏控制災情後,又針對災情發生後官吏貪污的現象,進行了嚴厲打擊。他對很多案子進行了重新審訊,為不應受到處罰的人平反,糾正了很多冤案錯案。因為這些功績,何維柏在福建贏得了極高的民望,當地百姓對他讚許有加。

  明朝嘉靖皇帝是一個沉湎於酒色,又熱衷於修道煉丹的皇帝。他無心處理朝政,把很多事情都交給了當時的內閣大學士嚴嵩去處理。嚴嵩居內閣首輔之位長達二十一年之久,其間貪污舞弊,顛倒黑白,打擊政敵,清除異己,可謂劣跡斑斑。耿直的何維柏絲毫不顧自身安危,上奏彈劾嚴嵩,他在奏摺中曆數嚴嵩罪狀,嘉靖皇帝看到摺子後大怒,下令錦衣衛將何維柏逮捕。

  錦衣衛對待被下獄官員的手段非常殘酷,他們對犯人的定罪不需要經過審訊。同時,他們使用私刑,屈打成招者不計其數。在明朝,不管是大臣還是百姓,只要被錦衣衛逮捕,很少有生還的機會。何維柏剛一關進錦衣衛的監獄,就受廷杖一百,被打得只剩下一絲氣息。就在何維柏抱定必死之心時,事情出現轉機。當時,嘉靖皇帝在宮中扶鸞(一種迷信活動),神回答他說:「養身要於寡慾,治國莫先惜才。」皇帝若有所思,以為這是上天對自己的警示,因此下令將何維柏削職為民,遣返原籍。

  保得性命的何維柏脫身回鄉,以奉養父親、教導弟弟為己任。他親自教弟弟何維椅讀書,何維椅後來中進士,也成了翰林院庶吉士。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隆慶皇帝繼位,下詔起用前朝能夠敢於建言獻策的官員。定居家鄉二十多年的何維柏被任命為大理寺少卿,遷左副都御史。

  萬曆五年(1577年),何維柏被晉陞為吏部左侍郎。此時,萬曆皇帝年紀尚小,未能親政,真正在主持國政的是內閣大學士張居正。不多久,張居正喪父。按照歷代的規矩,官員喪父,是要辭職回家守孝的。因為留戀權力,張居正也想以「奪情」的名義留在京城,保住自己內閣首輔之位。

  負責該項事務的吏部尚書張瀚詢問何維柏的意見,何維柏不留情面地說:「(為父守喪)天經地義,怎麼可以隨便廢除呢?」張瀚聽從了何維柏的建議,結果他們二人因此得罪了張居正。張居正讓萬曆皇帝罷免了張瀚,同時停發何維柏俸祿三個月,將其調為南京禮部尚書,後又借故奏請皇帝革除了何維柏的官職。

  何維柏返鄉後,隱居於廣州南郊曉港,繼續以講學教書為業,他以「天山」自勉,開設「天山草堂」聚徒講學。萬曆十五年(1587年)何維柏病逝。

  (請本版被轉載文章的作者聯繫本報領取稿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請對號入座,看你在古代是否會飛黃騰達
讓我們看一看,輝煌的明朝如何成功的走向覆滅的?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