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評論:中國人為什麼不願意批評別人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國力的日益強盛,對世界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西方媒體報道中國的文章也越來越多起來。從開始的一味抹黑到後來的污衊和攻擊,再到現在的研究中國,企圖用西方的價值觀念來影響中國,用以解釋和理解中國人的思想行為,說白了還是那一套西方中心論在作怪。
最近德國《商報》主編斯溫·阿弗胡普,在俱樂部舉辦的「中國挑戰」主題討論會上就提問: 「中國人有什麼優秀品質,使自己的國家如此強大,許多方面比其他新興國家更好?為什麼中國經常被世界其他地方誤解?」
德國《經濟周刊》的前主編——斯特凡·巴龍給出了他的見解:「中國人不願意批評別人。中國更不會指出別人比自己差的地方」。斯特凡·巴龍還給大家推薦了一本他寫的書《中國人:世界大國的心理圖》,希望通過這本書來幫助西方人揣摩中國人的內心。
斯特凡·巴龍認為要勾勒出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國家的心理圖幾乎是不可能的。他說:「我一直對中國人非常著迷。他們適應能力很強,且非常勤奮」。他解釋道,這是因為進步的期望伴隨著中國人的成長。如果一個孩子成績不好,這對全家人來說都是一種恥辱。而這也體現了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信奉儒家學說的中國人將家庭看得最重。而在西方的文化中,個人主義佔據了「舞台的中心」。
許多歐洲人認為中國人不像他們,所以他們很難理解中國文化。但巴龍表示,人們可以將中國人與義大利人進行比較。「義大利人和中國人都傾向於務實主義。」相比之下,德國人太理論化了。「德國的一切都非常詳細——包括烹飪」,尹廣艷解釋道。巴龍一直認為,在歐洲,偏重理論的德國人與中國人之間「最為陌生」。「德國人與中國人的區別在於:中國人更少嫉妒」。
在被問及中國社會不平等問題時,巴龍表示,致富在中國是光榮的。在這裡每個人都有(致富的)機會,也許這就是中國如此成功的原因。「不幸的是,西方太多的記者、政治家和個人對中國了解太少,因此總會出現片面的報道」,一位該書的讀者表示。而該活動的主持人斯溫·阿弗胡普則指出,對中國是不可能在一個晚上就可以了解清楚的,歐洲必須(更全面地了解中國)才能迎接新的挑戰。
小編: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經常指責我們不守規則,其實西方的邏輯就是:他們是世界制序的締造者,他們可以為所欲為,別人必須聽他們的。比如:美國出兵格拉納達、巴拿馬、伊拉克時講規則了嗎?單方面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拋售黃金讓美元大量迴流美國(全世界買單)講過規則嗎?當年制定WTO 規則要求成員國降低關稅,讓歐美商品傾銷全世界,又講的什麼規則?
今天,美國自己去工業化,把工業污染帶到亞洲,自己享受良好環境,在亞洲利用廉價勞動力賺取超額利潤,產品返銷美國,卻將其作為生產國的出口增收重稅,這就是他們的霸權思想。還好我們的祖國強大了,不用怕他們,但我們要提防他們用西方的理論來侵蝕和解釋我們今天獲取的成就,從而達到擾亂我們的思想和行為。
TAG:連宵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