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太倉論壇」2018中德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大會舉行

「太倉論壇」2018中德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大會舉行

助推我國製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太倉論壇」2018中德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大會舉行

光明網4月13日電以「協同創新——推動中德智能製造合作,尋找先進位造『中國方案』」為主題的「太倉論壇」-2018中德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大會 4月13日在江蘇太倉市舉行。來自全國各地關注智能製造的政府主管、中德智能製造示範園區代表、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來自德方的太倉德國中心、舍弗勒(Schaeffler)公司、通快(TRUMPF)公司代表,以及中德各類製造企業和國內優秀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供應商代表共500多人參加了會議。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體服務業司司長謝少鋒致辭時表示,推動「中國製造2025」與德國工業4.0深度對接是兩國的戰略選擇,為此,工業和信息化部多措並舉,務實推進中德智能製造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效。雙方圍繞產業合作、標準化、人才培養和園區等重點領域,在2016、2017年分兩批遴選了31個中德智能製造合作試點示範項目,正成為推動兩國政策交流、技術創新、產業合作、標準制定的新載體、新模式,由此啟動建設了遼寧瀋陽、江蘇太倉、山東青島等一批中德智能製造合作園區。未來,工信部將繼續同德方保持密切聯繫與合作,持續開展試點示範,發揮交流合作平台作用,推動中德兩國製造業標準互認,加快人才培養,營造互利共贏的合作環境,圍繞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推動中德合作向縱深邁進。

北京大學教授、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楊學山在大會做主題報告時強調,定製生產、柔性製造是製造業商業模式變革的核心內容。要為智能製造提供優秀的解決方案,就必須利用最新的信息技術創新成果,與工業技術實現融合。基於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新的信息技術可以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集成解決方案,最基礎的是處理技術和傳輸技術兩個方面,這些技術是走向智能化的必要條件;此外還有四類技術:第一個是感知,也就是物聯,這是智能的基礎,也是與工業技術融合的基礎;第二是功能更強的內容技術,對數據進行各種處理,不僅是對已有的文字和資料庫進行處理,還需要對數據的語義進行操作;第三是智能技術,要把數據鏈、平台和製造的物理體系結合起來,要把內容技術、行為技術、感知技術和工業技術結合起來實現智能行為;第四是系統技術,根據特定的目標和任務,定義系統邊界和構成要素,圍繞目標和新定義的系統邊界、要素構建數據鏈,根據系統特徵構造模型、選擇恰當的演算法,並在模型和演算法的基礎上編製軟體,構成一個完整的以系統為對象的生命周期。 基於上面這些信息技術體系,形成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是促使工業走向智能化的關鍵。

主持論壇的電子工業出版社總編輯兼華信研究院院長劉九如在會議開場時談到,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快速發展並與製造技術深度融合,引發製造業製造模式、製造流程、製造手段、生態系統等發生重大變革;中國製造業正面臨從價值鏈的低端向中高端、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的關鍵歷史時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深化中德合作,更好地實現合作共贏;如何深度把握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的融合,為各行各業提供更多優秀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顯得更為迫切。由此我們約請活躍在中國智能製造領域的專家和企業家進行切磋交流,促成了此次論壇的召開。

同時,劉九如還介紹,中國製造業要邁向價值鏈的中高端,真正實現智能製造,除了把握智能製造的一般發展趨勢和全球發展動向外,更需要圍繞新的信息技術與工業技術、新的解決方案、新的應用模式,以及中德之間新的合作深度等展開不同層面的深入研討,由此,華信研究院與太倉市合作,決定建立常設「太倉論壇」,定期組織開展有關智能製造熱點難點問題的交流研討,以促進業界更好的形成發展共事,達成良好合作。太倉是我國製造業重鎮,是中德合作的集聚區,是工信部授牌的中德智能製造合作示範園區之一,「太倉論壇」永久會址的設立,將聚焦全球智能製造領域的思想和智慧,將太倉及中國各地的成功發展經驗傳遞到世界,將全球先進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匯聚到中國,推動中國智能製造邁上新的台階。

首次「太倉論壇」包括三個主題論壇和一個平行會議,分別就中德智能製造合作、互聯網與製造業融合、智能製造產學研協同,以及中德合作園區工作展開了研討交流。會議期間,還專門舉行了「太倉論壇」永久會址揭牌儀式。

據悉,太倉對德合作始於1993年第一家德資企業克恩-里伯斯公司落戶。25年來,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中德合作的深度拓展,太倉以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營商環境,逐步成為中國德企集聚度最高、發展質效最好和中德企業融合發展最佳的地區。目前,全市德資企業已達300家(其中95%以上的德企集中在太倉高新區),項目總投資達45億美元,年工業產值超500億元,被譽為「中國德企之鄉」。在太德企堅持深耕太倉,46家德企發展為行業隱形冠軍、半數以上的德企開展本土化研發創新,10多家德企被認定為地區總部或功能性機構,其產品對「中國製造」產生了積極影響。例如,卓能電子、慧魚等一批德企為國產高鐵、軌道交通提供重要零部件;舍弗勒公司成為首鋼、三一重工、東方電氣等一大批國內著名企業的戰略合作夥伴;通快公司是中國激光系統製造商的主要供應商之一;托克斯無鉚衝壓連接技術推動了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等。

在太倉的德企迅速發展的同時,全市400多家本土企業與德資企業在產業分工、研發創新等方面展開廣泛深入的對接合作。太倉對德合作領域由經貿拓展至科技、教育、文化、體育、環保、城市建設和社會管理等各個方面,一個全方位、多領域、深層次的對德雙向合作和融合發展格局已逐步形成,走出了一條「自下而上、市場主導」的對德合作之路。太倉也因此被中國商務部和德國經濟部聯合授予迄今唯一的中德企業合作基地,被中國工信部授予中德智能製造合作創新園、中德中小企業合作示範區和國家新型工業化汽車關鍵核心零部件產業示範基地,被科技部授予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和國家先進位造技術國際創新園,主要經驗做法寫入科技部《科技創新共塑未來?德國戰略》,對德合作情況獲國務院領導肯定。(王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百年積澱,蓄勢待發!飛利浦電視首次征戰AWE
正月十五吃元宵 食材搭配的這些講究你知道嗎?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