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兩招打通閉經!一個源於漢代,一個源於明代

兩招打通閉經!一個源於漢代,一個源於明代

(本文為原創文字,請抄襲者自重!)

本文理論依據:《傷寒論》、《證治準繩》

列位看官,今天為你說上一病,乃是女性的常見病——閉經。

閉經了怎麼辦?許多人可能第一時間想到黃體酮。要麼口服,要麼注射。一般來說,這黃體酮一下去,經水很快就來。

這是現代醫學給我們的禮物。

但是,在古代,在從前 ,人們還不認識黃體酮為何物的時候,面對閉經一病,又是如何調治的呢?

這個問題,值得想上一想。因為在現實生活中,大有閉經患者,哪怕是用了黃體酮,也無濟於事。

所以,我們有時候真的需要從老祖宗那裡,借一點經驗來用。

閑言少敘,現在就把一張用於調治此病的臨床驗方說與看官。組方如下——

生水蛭9克,生川軍6克,虻蟲6克,?蟲9克,桃仁9克,當歸15克,川芎9克,赤芍15克,生地12克,香附10克,莪術10克,桂枝6克,木香6克,木通6克,益母草30克,太子參30克,生黃芪30克,炙甘草6克。水煎服。每劑分2次服用,日服一劑半,早中晚三次服下。

是名方必有出處。此方的擬制者,乃是我國當代著名中醫學家裴永清教授。裴師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傷寒大家劉渡舟弟子。上方作為裴師的經驗方,被收錄在多部專著中。文中用法用量,我們擇選自《裴永清醫案醫話》。

上方看上去複雜么?的確有點複雜。但是仔細品味,這裡面無外乎包含兩個手段。這兩個手段,一個源於漢代,一個源於明代,皆是華夏古醫學在治療婦科疾病時候的常用之法。

我們先來說第一個手段,這就是源於《傷寒論》裡面的經方——抵擋湯。抵擋湯生得怎個模樣?這就是水蛭、虻蟲、桃仁、大黃四味葯。這裡面,水蛭性味咸、苦,平,入肝經,善於破血,逐瘀,通經。虻蟲,性味苦,微咸,涼,入肝經,善於破血通經;逐瘀消症。桃仁,活血化瘀。大黃,逐瘀通經。可以說,這四味葯組合在一起,乃是力道峻猛的活血化瘀劑。正因為力道猛,所以有相當多的人不敢用,甚至不會用。

此方雖然最早載於《傷寒論》,但是用於治療婦人病,則載於《金匱要略》。那裡面,仲景明確指出:婦人經水不利下,抵擋湯主之。顯然,針對氣滯血瘀所致的閉經,抵擋湯峻猛的活血通經之效,是可以派上用場的的。

接下來再說第二個手段,這就是上方中所含的另一張古方——過期飲。過期飲生得怎個模樣?這便是熟地黃、當歸、白芍、香附、川芎、紅花、桃仁泥、蓬莪術、木通各、甘草、肉桂。您仔細對照,上方里的當歸、川芎、赤芍、生地、香附、莪術、木通、炙甘草幾味葯,就有它的影子。過期飲源於哪裡,它出自《證治準繩》。治什麼呢?專門治婦人經水過期不行,治療的方法,就是補血行氣。其中,當歸,川芎,赤芍,生地乃是養血的組合,莪術、木通可以行血化瘀,破滯通經。再加上香附的理氣之功,這就可以生養氣血,行氣活血。

一個抵擋湯,一個過期飲,再佐以太子參、黃芪益氣;桂枝溫通經脈;益母草活血調經,這就組成了補氣血、破血淤的良方。如此一番解說,看官是否讀懂了呢?

文說到這裡,似乎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接下來,還有一番要緊話要說。說給誰呢?這就是近期經常通過各種方式,為本訂閱號留言,述說自己閉經之苦的女性讀者。

首先,閉經一旦出現,切莫慌張。因為有些情況下的經水不行,是正常的。比如說,月經初潮後一年內經水不行,同時也沒有其他不適,那就不必慌張,屬於正常現象。因為閉經的含義,是在月經周期真正建立之後,中斷6個月以上,或者月經閉停超過3個月經周期者,才算閉經。

另外,月經一旦閉停,最好檢查一下是否有其他婦科疾病。因為在現代醫學看來,閉經往往是其他疾病的表現癥狀,而不算是一個真正的疾病。

那麼,上文所述的方劑,到底針對的是哪些人呢?這就是氣血虛弱,兼具血淤,經過檢查又沒有其他器質性病變的患者。這樣人,往往屬於閉經較為嚴重者。其主要的表現,就是脈象沉細(氣血鼓動無力之故),同時舌淡苔薄,面色看上去萎黃,平時伴有頭暈、心氣、乏力、氣短等現象。因為氣血虛弱,血行不暢,久而化瘀,所以患者可能具備血淤的一些表現,比如舌頭上一些淤點等等。這樣的人,用上方是比較合適的。

不過,還有一些閉經患者,可能屬於痰濕阻滯、陰虛血燥、腎氣虧虛等證型。這個時候,就要重新立方,辨證施治了。個種要義,容我們日後慢慢述說。總之,文中方劑,看官需要在中醫師辯證指導下應用,以求萬全。

但是無論怎麼說,抵擋湯、過期飲,作為華夏古醫學兩張治療閉經的經典方劑,列位看官是應該牢記在心的。如果運用得當,往往效驗可觀。

全文完。您意下如何?請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吳曉波頻道 的精彩文章:

她們選擇了更艱難的路,才活出自己的女子力 | 3.8女人節
吳曉波:謝謝李國慶

TAG:吳曉波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