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畫意攝影師-談卡法盧
「談卡法盧」這個名字,來自於攝影師亞瑟?德?卡瓦略(Dr. Arthur Alfred de Carvalho)在其作品上使用的一枚印章。這個一度讓我們一籌莫展的名字,這位長久以來不為人知的民國攝影師,伴隨著他塵封的原作重新面世,也吸引我們通過他回望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灘活躍的攝影藝術氛圍。
談卡法盧(Dr. Arthur Alfred De Carvalho,1890-1969),1890年生於香港,家族為香港葡裔旺族,其祖父Januario Antonio de Carvalho與父親Edmundo Arthur de Carvalho都曾任職香港殖民地首席財務官(The Chief Cashier of the Colonial Treasurer of Hong Kong)。
談卡法盧1914年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口腔醫學院,後成為香港註冊牙科醫師。
1920s談卡法盧開始其攝影創作生涯,並遷至上海生活。在滬期間除行醫之外,亦繼續攝影創作,時有作品發表。1928年參與創建上海藝術俱樂部(The Shanghai Art Club),成為其主要成員之一,並多次參加俱樂部舉行的藝術展覽,與當時滬寧杭地區的中外藝術家多有交集。
從畫意到現代主義
談卡法盧作品,題材涵蓋人物肖像及其生活場景、江中船景與各地建築風光等,並且呈現出他靜謐唯美且極富生活氣息的獨特攝影風格。他的人物肖像攝影,多為底層大眾日常生活特寫——僧侶禮佛、孩童識字、街頭賭博、江畔洗衣、照看嬰兒、專註勞作等。他放棄了廣闊視角帶來的人景合一的畫意美感,運用長焦近景拍攝,並且注重直接的瞬間抓拍,來表現人物最自然生動的一面;深入挖掘蘊於日常生活中的真實之美,使得其作品親切生動,富於情趣,擺脫了外國攝影師普遍的獵奇視角,甚至表現出同時期本土攝影師都鮮有企及的親切感。
細細觀看談卡法盧的作品,不由自主的聯想到一位同時期的畫意攝影師——唐納德·曼尼(Donald Mennie)。兩個人都是外國攝影師,都在上海長期工作與生活,都對上海地區以及江南地區的風物很感興趣。兩個人的關注點很接近,但是相比於曼尼浪漫的畫意風格,但談卡法盧的攝影語言受到了當時西方現代主義攝影的影響,在他意象豐富的風景作品中,並不僅僅表現被攝環境的靜謐與唯美,而且運用特殊的光線與大膽的框取賦予日常化的景觀一種新的呈現方式。他拍攝的黃浦江岸漁船在逆光下形成厚重的剪影,如雕塑般的船影與波光粼粼的水面形成了具有強烈壓迫感的畫面。古典的畫意影響深遠,以至於當他面對風景時,富於傳統意趣的畫面自然就會躍然紙上。然而談卡法盧畢竟身處工業經濟十分發達的上海,現代生活的發展與衝擊是不能避免的,現代主義思潮、風格及手法不僅成為了他的攝影風格,也自然地形成了自身的一種文化與精神狀態。來自畫意攝影與現代主義攝影這兩種不同方向的視覺的交融與碰撞,形成了他作品獨特的風格,最終呈現出一種厚重與浪漫結合,隨意與平和共在的獨特氣質。
1934年和1935年,談卡法盧兩次在上海華懋飯店(現和平飯店)舉辦個人影展,並做攝影講座,值得一提的是兩次展覽愛克發(AGFA)公司都曾在自己的廣告中為其宣傳,且在展覽期間,還有愛克發公司人員做「攝影的化學」主題講座。二者之間良好的關係也可以從談卡法盧高品質製作的作品中得到體現。
值得一提的是,談卡法盧流傳至今的攝影原作,無論從創作還是製作的層面衡量,都稱得上是民國攝影的上乘之作。所以近年來,即便是在對他知之甚少的情況下,他的作品也在各類影像交易中有著不俗表現。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外收藏機構開始重視談卡法盧這一時期的攝影創作。美國南加州大學圖書館(USC Library)就藏有三十多件談卡法盧創作於1930s的攝影作品。而2014年澳大利亞國立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在籌備「東方花園——1850s-1940s的印度尼西亞攝影」(Garden of the East--Photography in Indonesia 1850s - 1940s)展覽時,收購併展出了多幅談卡法盧的攝影作品。而該館的年度報告中也稱這批作品「極大地增強了其『亞太畫意攝影』收藏的實力」, 談卡法盧也因此得以在東南亞地區攝影史中留名。
談卡法盧的創作地域非常廣泛,除了最近的上海地區之外,他的足跡還遍布在北到滿洲里,南至巴厘島的廣袤大地之上。在中國,除上海地區以外,他的作品中至少還出現過北京、杭州、漢口、黃山、福建等地的居民與風光。
值得一提的是,談卡法盧的女兒維吉尼亞(Virginia de Carvalho)也十分喜歡攝影,並立志要成為一名偉大的攝影師。後來,她成為舊金山紀事報(The 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第一位女攝影記者,而其兄長喬治(George de Carvalho)也在舊金山紀事報任記者,並獲得1952年普利策新聞獎。
或受戰事影響,1940年談卡法盧舉家赴美國定居,1969年,談卡法盧逝世於加州奧克蘭市,享年79歲。
近年來,談卡法盧的作品在國外的各類影像交易中也表現不俗,因其作品無論從創作還是製作的角度上來看,都稱得上是當時的上乘之作,所以即便是在對其履歷知之甚少的情況下,依然能有不俗的成交,而其價值顯然還是未被充分挖掘的。
2014年澳大利亞國家美術館為籌備展覽「 Garden of the East--Photography in Indonesia 1850s - 1940s」而收購了多幅談卡法盧20s-30s創作的攝影作品,極大地增強了其「亞太畫意攝影」收藏的實力。
雖然談卡法盧其人其作在多年的沉寂之後,再次回歸到公眾視線之中。但是我們對他的研究依舊不足,尤其是他在滬期間的攝影創作,以及他與中外藝術家群體間的交流及相互影響等仍待進一步的研究。
TAG:中藝影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