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解放軍軍歌》《延安頌》作曲者,1950年入籍成為中國人

《解放軍軍歌》《延安頌》作曲者,1950年入籍成為中國人

題記:中國和朝鮮關係緊密,在漫長的數千年的歷史中,中朝兩國關係密切,友好居為絕對主體。唐、明、清、近現代的上千年歷史,中國曾數次抗美日援朝。許多朝鮮人在1949年後都選擇加入中國國籍,今天我們就介紹一位音樂大家——鄭律成。

鄭律成(1914、1918、1919—— 1976.12.7),原名鄭富恩,出生於韓國全羅南道光州。他是「解放軍軍歌」的譜曲者,因此被人稱為「解放軍軍歌之父」。36歲時周總理批准他今入中國籍。

1去——到抗日的大後方,中國!抗日!

1905年12月21日,日本把朝鮮變成了保護國。1907年,朝鮮接受了日本殖民統治35年的協約。日本得寸進尺,於1910年8月22日,徹底吞併朝鮮(時稱大韓帝國),被朝韓稱為「庚戌國恥」。

侵略者的屠刀不會嚇倒被壓迫人民。無數朝鮮人公開或私下從事著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努力。

1919年3月1日,朝鮮人民發動了民族解放運動,藉助為朝鮮高宗李熙的葬禮在京城(首爾)塔洞公園舉行民眾集會,宣讀《己未獨立宣言》,要求獨立。

日本侵略者對此進行了鎮壓,但這一運動迅速刮到了朝鮮半島的每個角落,這就是「三一運動」,韓國有「三一節」。

四五時,(朝鮮、韓國方面的學者認定,1918年、1919年兩說都是戰爭年代因為各種原因,或為迷惑敵人或為其他原因自稱,造成後人無法確認)的鄭律成家族也踴躍參加。

1933年時,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鎮壓,在金九先生的感召下,抱著為三位兄長報仇雪恨之心,鄭律成和大批朝鮮青年來到南京。在中朝兩國人民的幫助下,鄭律成等人進行了學習——朝鮮革命幹部學校,其後他們分別或先後參加了朝鮮革命組織「義烈團」、「朝鮮民族解放同盟」等抗日組織。

(2)文藝細胞——音樂也是武器!

小時候,父母非常擔心他的口吃,但是,在偶然的機會,親朋們發現鄭律成對音樂有著極強的天賦。為此,在父母親朋的支持下,鄭律成對音樂特別是小提琴有了濃厚的興趣。來到中國後,在革命、反抗日本人的間隙,他並沒有放棄音樂學習。並於1936年經羅青介紹加入」五月文藝社「,他的處女作——《五月之歌》也是這一時期譜寫而成的。

1937年,他結識了冼星海,在其支持下,於10月趕到了延安,先後進入陝北公學、魯迅藝術學院音樂系學習。1938年,鄭律成成為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的音樂指導、魯迅藝術學院的聲樂教員。當愛好與理想、工作、崇高結合在一起的時候,鄭律成的天賦被最大化的激發了,由此,他的成名曲——《延安頌》譜寫完成。之後,他又根據延安的情況、全國抗戰形勢先後為《延水謠》《保衛大武漢》《生產謠》《寄語阿郎》《十月革命進行曲》等譜了曲。

他最為著名的譜曲就是《八路軍進行曲》,詞作者公木(原名張永年、張松甫,現名張松如)河北束鹿(現辛集市)人。鄭律成為其譜曲於1938年完成,1939年該詞曲作為《八路軍大合唱》之一面世。

鄭律成一家

到了解放戰爭時期,《八路軍進行曲》更名為《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歌詞略有改動。1951年2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頒發試行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草案)》,將《人民解放軍進行曲》改名為《人民解放軍軍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坐古談今 的精彩文章:

李鴻章比左宗棠高在何地?但左宗棠這點更強,二人高下立判
他們為啥要廢除漢字?被西方圍毆後,在反思如何自強中亂了方寸

TAG:坐古談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