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浙派中醫:浙江的中醫學術流派

浙派中醫:浙江的中醫學術流派

浙江中醫藥大學 焦陽

浙江中醫藥資源豐富,中醫學術流派眾多。7000年前,河姆渡古人已開始使用藥物;2000年前,「葯祖」桐君在富春江畔,留下了《桐君採藥錄》,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製藥專書,開創浙江本草之研究;1000年前,陳無鐸溫州創立了永嘉醫派,是浙江最早的醫學流派;300年前的張志聰在杭州設立侶山堂,在吳山講學30載,史稱錢塘醫派。。。。。。據有關資料顯示,浙江主要有永嘉醫派、丹溪學派、錢塘醫派、紹派傷寒、針灸學派、本草學派等,統稱浙派中醫,為浙江中醫代言。

一、永嘉醫派,崇尚「易簡」

永嘉醫派是南宋時期溫州永嘉地區形成的一個主要醫學流派,以陳無鐸為代表,以其《三因方》為理論基石。陳無鐸,名言,字無鐸,醫德高尚,醫術超群,所著《三因方》繼承張仲景「三因說」基礎上,重點發揮創新,強調分析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三種不同的致病原因,以達到治病求本的目的。診治時由脈相和臨床表現入手,根據發病原因來判斷疾病,方葯簡單精要。南宋時期王碩繼承他的思想,追求易簡,編成《易簡方》。該書在選方用藥上,以簡單有效為首要原則,收錄了30個首驗方,並加以變化,受到世人很高的評價。學派代表人物還有孫志寧、施發、盧祖常、王暐等人。永嘉醫派(約1174~1244年)是南宋時期江南醫學的代表,與河北河間、易水學派三足鼎立,對後世影響深遠。主要學術著作有陳無鐸《三因方》,王碩《易簡方》,孫志寧《增修易簡方》,施發的《續易簡方論》,盧祖常的《易簡方糾謬》,王暐的《續易簡方脈論》等。

二、丹溪學派,主張滋陰降火的「王道醫學」

丹溪學派以養陰為宗旨,強調保存陰氣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意義,元代義烏朱丹溪為學派之倡導者。朱丹溪,名震亨,因居丹溪,故稱丹溪翁。他通儒精醫,被譽為「金元四大家」之一,倡導「王道醫學」,提出「相火論」、「陽有餘而陰不足論」等,主張滋陰降火。朱丹溪指出:「火起於妄,變化莫測,無時不有,煎熬真陰,陰虛則病,陰絕則死」,後人也稱其為「養陰派」。丹溪學派弟子眾多,其代表人物有趙道震、戴思恭、樓英、王履等;私淑代表弟子有王綸、汪機、薛己、孫一奎等。該學派著作豐富,撰寫有《格致餘論》《局方發揮》《本草衍義補遺》等。丹溪學派學術影響了明清時期的中國醫學,後世各個醫學流派之源都與丹溪有關。

三、紹派傷寒,底定「通俗論」

紹派傷寒萌芽於明張景岳《景岳全書·傷寒典》中的學術觀點,至清乾隆、嘉慶年間,俞根初的《通俗傷寒論》一書奠定了紹派傷寒的學術理論體系,在《通俗傷寒論》有雲「吾紹傷寒有專科,名曰紹派」。該學派上朔明清,下逮民國,三百多年來,不斷發展與創新,醫家眾多。張景岳、俞根初、高學山、任沨波、何秀山等醫家,在紹派傷寒論奠基階段發揮了重要作用。俞根初的《通俗傷寒論》提出寒溫一統,六經與三焦相結合的創見。俞氏診斷重望目、腹診,首創六經主脈舌法。治療重視祛邪,強調透達。用藥輕靈穩驗,並重瘥後調理。《通俗傷寒論》被後世譽為「四時感證之診療全書」,為紹派傷寒理論的奠基之作。其間,以何廉臣、裘吉生、曹炳章為代表的「紹派醫林三傑」,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個「非處方葯」,制定了第一部格式化的新醫案,誕生了最早的「中西醫匯講沙龍」,撰寫了諸多書籍。該學派根據紹地卑濕、溫熱多挾濕邪為患的特點,其辨治感證理論既別於一般傷寒學派,又異於吳門溫病學派,與前代醫家無明顯的師承關係,卻有明顯的地方特色,因而自成一體,獨樹一幟。

圖1紹興古城

四、錢塘醫派,「尊經崇古」成一體

錢塘醫派是明末至清代,浙江錢塘(杭州)的醫家形成的源於醫家盧復、盧之頤,以張卿子為開山人物,張志聰、張錫駒、高世栻、仲學輅為傳承代表。該學派開創中醫教育講學模式之先河,以設在吳山腳下的侶山堂為主要活動場所,集講學、研經與診療活動為一體,以維護舊論為學術主張,重視研究古代醫學經典,前後延續達200餘年,培養了一大批傑出醫學人才,其中張遂辰、張志聰、張錫駒被後世稱為「錢塘三張」。學派主要代表作有張志聰和高世栻所著的《傷寒論集注》與《本草崇原》等。

圖2杭州侶山堂舊址紀念碑

五、本草學派,確立「十劑」分類之法

本草學派是指浙江的醫家,以研究中藥性味、功效、炮製、應用等為主要內容的一個學術流派。浙派中醫本草學派最早的代表人物為桐君,中國上古時期的藥學家。相傳他曾結廬煉丹於富春江畔桐君山,後世尊其為「中藥鼻祖」,著有《桐君採藥錄》。 桐廬桐君山也被稱之為「葯祖聖地」。學派代表人物還有東漢時期上虞人魏伯陽,著有《周易參同契》,是中國早期煉丹術的代表作,他也被世界公認為留有著作最早的製藥化學家。到了唐代,中藥著作有陳士良的《食性本草》和陳藏器的《本草拾遺》等。明清時期也有很多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本草著作,如浙江四明日華子的《大明本草》;清代錢塘人趙學敏作《本草綱目拾遺》等。其中最具影響力的著作是陳器藏的《本草拾遺》,書中將中藥的藥物性能歸納10類:宣、通、補、泄、輕、重、滑、澀、燥、濕,作為臨診處方基本法則,後世發展成「十劑」方劑分類法,至今仍在中醫界應用。明代李時珍在其所著《本草綱目》中,高度肯定了他在醫藥學上取得的突出貢獻。

圖3 桐廬桐君山

六、針灸學派,碩果累累

浙江針灸學術流派源遠流長,東晉以來,名醫輩出。宋代以後出現了王執中、聞人耆年、滑壽、王國瑞、朱丹溪、樓英、凌雲、高武、楊繼洲、張景岳等著名針灸醫家,代表著作有宋代瑞安人王執中著《針灸資生經》,是首部針灸臨證專著;嘉興人聞人耆年著《備急灸法》中討論了常見急病的灸法療法。元末餘姚人滑壽將任督二脈歸入十二正經,始有十四經之稱。針灸著作還有明代四明人高武所著得《針灸聚英》、衢州人楊繼洲著《針灸大成》等。這一時期產生的各種學術思想,使得浙江的針灸學術水平在較長的一段時間裡處於巔峰狀態,對針灸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整個針灸學術發展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浙派中醫還有嘉興的秀水醫派,浙南的利濟醫派,衢州雷氏醫學等,實際上遠不止這些。浙派中醫醫派數量之多,在全國也是排在前列的。這些學派,學術內涵豐富、特色鮮明,極大豐富了中醫藥的文化內涵,留下了寶貴了文化遺產,值得我們很好的繼承和發展。(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