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聲音沙啞 或是爹媽說話太大聲惹的禍

孩子聲音沙啞 或是爹媽說話太大聲惹的禍

嗓音是人的「第二張臉」,嗓音難聽、或者男聲女調,甚至可能影響找工作。

用嗓多的人,相當比例有嗓音問題

4月16日是「世界愛嗓日」。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醫院副院長、咽喉專科主任雷文斌介紹,每個人說話的頻率都不同,嗓音都是獨一無二的。

在生活和工作中,嗓音是第二張臉,但很多人忽略這張臉。該科每年收治喉癌手術病人約300例,嗓音顯微手術病人600~700例。

「用嗓多的人,比如教師、售貨員、職業經理人等,相當比例的人都存在嗓音問題。」

中山一院耳鼻咽喉科醫院副教授蔣愛雲介紹,嗓音問題的癥狀有,聲音沙啞、聲音變粗或變細、講話漏氣、發音費力、發音疲勞或疼痛、音調發生變化(如男聲女調)、音域發生變化等。「一些有嗓音問題的患者,甚至影響找工作,因為老闆覺得嗓音可能會影響形象和工作種的溝通。」

「患者可能表現是聲音沙啞一個問題,但不同的人,原因可能截然不同。」

蔣愛雲說,頭部、頸部、胸部等不同部位的病變,都可能表現為嗓音問題,「病因可能是咽喉返流、腫瘤等問題,而不僅僅是嗓子的問題。」

她介紹,成年患者對待嗓音問題,通常有三大誤區。

一是自己亂吃藥

「有些人覺得問題不大或上醫院太麻煩,就自己買點葯吃,結果耽誤了治療。」她舉例,「一病人聲音嘶啞,自己判斷是喉嚨發炎,就買抗生素吃,吃了很久都不好才來看,發現雙側聲帶是覆滿了白膜,這就是由於濫用抗生素引起的真菌感染。最後確診他的嗓音問題是過敏導致的。

二是能扛就扛著

很多人覺得一點點喉嚨問題,能吃能睡影響不大,就扛著。其實聲音沙啞一個月以上,就應該看醫生,早診早治。50歲聲音嘶啞一個月以上,一定要到醫院檢查,排除喉癌的可能性。

三是良性病變的病人,拖延不願做手術

「比如聲帶息肉的病人,覺得做完手術可能也會再複發,不做比較好。其實,不手術,可能病變進一步損害聲帶的功能,導致喉部肌肉的慢性勞損、甚至會造成聲帶和喉部結構的繼發性改變,對嗓音和疾病的恢復都達不到最好效果。」蔣愛雲告訴記者。

孩子男聲女調要早治療

孩子的嗓音問題,也不容忽視。尤其是有青春期變聲障礙的男生。雷文斌就有不少病人是變聲變不好的男孩。「男孩子,確實女生的聲音,會造成男孩自卑,不敢說話,影響生活和學習。」

男孩子變聲期,聲帶會突然拉長。他解釋:「有的孩子沒法駕馭這個聲帶,用回童音說話,就成了男生女調。」

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要及早帶孩子到醫院檢查,做電子喉鏡、動態喉鏡等確定沒有器質性疾病問題的話,可以通過嗓音訓練教會孩子正確發聲,正確使用聲帶,可以恢復政策的男性聲音。一般不需要吃藥,有少數人通過嗓音訓練不能恢復政策男性聲音的需要手術。

「就是把喉的位置降低,練習一個月就好了,有的不嚴重孩子醫生摸著他的喉結教他說話,當場就好了,時間越長越難弄。」雷文斌教授提醒父母,應及早干預,及早進行嗓音訓練,否則孩子年齡越大越難矯正。

孩子聲音沙啞,父母先檢討

此外,不少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也有長期聲音嘶啞,甚至診斷出有聲帶小結。

「孩子的嗓音問題,通常跟父母和家庭有關。」蔣愛雲指出,「有的家庭愛開電視,而且聲音很大,全家人說話聲音都大;有的父母忙於自己的事情或談話,不搭理小孩,孩子也容易大喊大叫吸引父母注意;有的父母,自己就是大嗓門,不太注意。」

她建議,家長首先注意自己的說話和對待孩子的方式,以身作則,及時回應孩子,並教育孩子輕聲說話,養成好的用嗓習慣。

如果孩子已經有聲帶小結,也不建議做手術。「小朋友不建議手術,以預防和良好習慣為主。有好的用嗓習慣,小結會慢慢變小,而且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聲帶小結會逐漸消失,小孩子聲帶嬌嫩,一般不建議手術,因為手術疤痕有可能會影響小孩的聲帶發育。」

常見誤區

1.不要清嗓。

清嗓是聲帶的劇烈撞擊,是對聲帶危害最大的行為之一。如果想咳嗽,不要清嗓,喝水潤喉,效果一樣。

2.潤喉糖不可長期吃

長期吃潤喉糖會造成咽喉血管擴張。因此,偶爾吃暫時緩解咳嗽可以,長期不行。

3.語速快不好

講話的聲音不要太大,聲調不要太高,語速不要太快。有的人高音上不去,沒法大聲,都是聲音異常的範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羊網 的精彩文章:

外交部長王毅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今年外交亮點:四大主場活動

TAG:金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