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鍘刀未落,爆雷頻頻,P2P還有多少看頭?

鍘刀未落,爆雷頻頻,P2P還有多少看頭?

作者:李萬民

來源:獨角金融

備案臨近,平台爆雷,網貸會涼嗎?

網貸家族自從剛開始繁衍的時候,裡面的成員就有許多不安分的角色,自融、詐騙、爆雷、跑路……一幕幕場景比電影片段還精彩。

前兩天,善林金融被經偵介入,旗下善林財富官網無法打開,緊接著就傳出董事長周伯雲投案自首。而就在善林金融爆雷之時,另一家平台城城理財被杭州市公安局西湖區分局立案偵查。備案的期限即將來臨,平台卻頻頻爆雷,有人流露出悲觀,網貸要涼了嗎?

網貸為何頻頻炸雷

整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過程中,始終伴隨著一些亂象,而在網貸領域,爆雷跑路的現象爆發得似乎尤為頻繁。

究其原因,上海九澤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朱敬律師向獨角金融表示,主要在於兩個方面。

其一是監管來得太晚。雖然近來對網貸的監管政策接連出台,但很多平台已經吸收百億元甚至千億元資金,其中很大部分被用於揮霍、支付高額的傭金、轉移至關聯人所有,已經很難追回。如果在前幾年初期就採取嚴厲的監管,局面會比現在要好很多。

其二是違法成本太低。很多爆掉的平台只追究了高管、員工的責任,實際控制人卻逍遙法外。另外,還有一些中小網貸平台,非吸了幾十個億,只退賠了幾億、十幾億,判幾年刑罰,懲罰的力度相比於違法獲得的巨大利益,不能完全讓人卻步。

除此之外,麻袋理財研究院研究總監路南認為,平台的爆雷跑路,從平台自身來看,還有道德風險、流動性風險、經營風險、業務風險等方面的原因

有的平台經營動機本身就不純,有道德風險;有的平台大標太多,到期又無法兌現,從而導致資金鏈斷裂,出現流動性風險;有的平台盈利困難,加上為了業務合規尋求轉型,也會造成較高的經營風險;而在業務方面,如果有剛性兌付、違規發售金交所產品等,也存在極大的風險。

不過,路南也表示,有一些平台其實是借著網貸的名義在經營非法業務,這必須與純粹的網貸業務區別開來。網貸是純粹的信息中介服務,不接觸資金。善林等平台是不是P2P,還有待警方的調查結果。

備案前的忐忑與低迷

有互金從業人員把備案比作「鍘刀」,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無法躲避,只好全力準備。去年12月,銀監會下發《關於做好P2P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整改驗收工作的通知》(57號文),要求各地在2018年4月底之前完成轄內主要P2P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6月底之前全部完成。

時間緊,任務重,備案一下子成為平台的頭等大事,尤其是春節過後,離57號文中規定的期限越來越近,平台越來越緊張。多家網貸平台向獨角金融表示,目前正在全力衝刺備案,但關於備案和監管的話題,要等備案結束再談。看得出,各家都很謹慎。

這種謹慎並非沒有緣由。就在今天上午,一張標題為《關於協助配合有關機構檢查工作通知書》的宜信致員工信截圖在各個互金群流傳,讓人不由地聯想到之前的《善林金融合規迎檢致員工公告》。不過,在獨角金融聯繫宜信旗下宜人貸內部人員進行求證時,被明確告知此事是假的。

無風都能起浪,平台的小心似乎就在情理之中了。據天眼查數據顯示,3月份P2P網貸行業成交額達1919.83億元,環比上漲11.78%,看起來網貸行業在春節過後已經回暖。不過,同比來看,這一成交額仍下降了11.95%。

網貸會涼嗎?

幾乎每一次重大監管政策出台,或是平台爆雷跑路事件發生後,都會有網貸要涼的聲音出現,不過,在路南看來,現在說網貸要涼還為時尚早。

網貸行業的監管全國有統一標準,政策套利空間逐漸被封死,這對有違規業務存量的平台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挑戰。但對始終堅守合規,耕耘小額分散資產的平台來說,是利好

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些始終堅持網貸業務,並且從未涉及過校園貸、現金貸、資管產品的平台其實屈指可數,這些平台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符合備案要求,將迎來紅利期。

就整個網貸行業來說,即使備案完成後也並不輕鬆,依然會面對持續的穿透式監管。平台要更多地回歸網貸業務本源,以盈利為目標,提供優質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路南如此表示。

版權聲明:此文為獨角金融原創稿件,

轉載須註明出處,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獨角金融 的精彩文章:

平安集團年報三大關鍵詞:零售、互金、區塊鏈
螞蟻金服回應Pre-IPO融資傳聞,不予置評

TAG:獨角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