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山裡踏春不經意走進名人故居 和藹老人做了一頓原生態午飯

大山裡踏春不經意走進名人故居 和藹老人做了一頓原生態午飯

春日盎然的季節,攝影師和朋友到湖南瀏陽市社港鎮的大山裡遊玩,當走到一個僅有幾戶人家的小山村時,正是午飯時間,於是就想找戶人家給做一頓飯,解決飢腸轆轆的肚子問題。由於這個山村布局比較分散,每戶之間相距較遠,大家只得沿著一條山路尋找。終於在一戶人家的院內落腳後,經與主人聊天,猛然發現我們不經意間走進了一位名人的故居。本組圖片拍攝於3月中旬。

「我丈夫的姑姑是廖靜文,這裡就是廖靜文小時候住的地方。」我們走進房間時,一位老人正在正廳邊上的廂房裡用火塘燒水,老人介紹,她今年76歲,是廖靜文的侄媳婦,這處老宅正是廖靜文的故居,由於自己的丈夫已經去世,目前和兒子居住在這裡。

聽說是國畫大師徐悲鴻夫人的故居,我們也顧不得吃飯的問題,趕緊圍著房子參觀了一番。這是一座典型的湘贛民居,位於山坳之間,老屋已經破舊,一棟兩層的白色樓房矗立在老屋一側,據說是近兩年新蓋的。院子另一側的山坡上開了幾個小菜園,都種了些時令的蔬菜,綠油油的長勢正旺。

老屋正廳很寬敞,擺放著一些生活用具和農具,用木屏風隔斷的兩側是露天的天井,下面各有一個池子,用來接從屋頂落下的雨水。「山裡的房子大多都是這樣的結構,每間房子都相連,通風去潮氣。」同行的一位當地朋友介紹,「看這房子的陳舊樣子,估計也有上百年了。」

圖為老宅的外牆上似乎是孩子們用炭筆寫下的家人的名字。

據了解,廖靜文生於1923年,1939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1946年1月和徐悲鴻結婚。兩人生活了僅僅7年多時間,1953年9月26日徐悲鴻因患腦溢血病逝。隨後,廖靜文將徐悲鴻留下的1200餘幅作品、1000餘幅徐悲鴻收藏的古代、近代著名書畫及萬餘件美術資料全部捐贈給國家文化部,並捐出了北京一套寓所建立了徐悲鴻紀念館。圖為廖靜文侄媳婦聽說我們來自遠處,熱情地提水泡茶。

「廖靜文是2015年6月去世的,活了92歲。活著的時候到這裡回來過兩次,你們過來時走的水泥路就是她捐資給修的。」老人對我們說,「她去世後,她的孩子還經常給我們寄些東西。」

聽說我們還沒有吃飯,老人忙不迭地開始準備各種食材,要給我們做飯吃。「我這裡還有用自己養的豬、養的魚做的臘魚、臘肉,再去菜園拔些青菜,一會就做好了。」

圖為老人到院子邊上的小菜園拔菜。

老人說,自己的老伴已經去世,兩個兒子一個在鎮上蓋了房子,一個和自己住在這個老宅里。當天村裡有人家過事,兒子去幫忙喝酒了,家裡就她一個人。我們來了,正好和她說說話、聊聊天。「山裡人家離得遠,我年齡大了,串門也不方便,一個人孤單著呢。」圖為老人在燒火做飯。

不一會,老人就做好了幾個菜,一一地端到正廳的小桌子上。

圖為老人做好的飯菜,有臘肉、丸子、土雞蛋、青菜等。考慮到老人生活也不容易,我們當時就沒有讓老人做魚。吃完這些純正的原生態飯菜,為了擔心老人不收錢,我們臨走時準備了一個200元的紅包硬塞給了老人,以感謝她的辛苦。如要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大河鄉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河鄉土 的精彩文章:

山西火娃寒冬赤身玩耍不怕冷 如今穿上衣服上幼兒園了
這個古鎮尚未開發民風淳樸,百年古橋掛滿被子,環境好得不想走

TAG:大河鄉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