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福爾曼與《莫扎特傳》:好萊塢從不為情懷買單

福爾曼與《莫扎特傳》:好萊塢從不為情懷買單

文/李金甫

近日,鬼才導演福爾曼去世,給電影界帶來了巨大的損失。他的《飛越瘋人院》曾經將他徹底捧上了神壇。福爾曼是捷克人,冷戰期間逃到法國,進而輾轉到了美國,開始了自己的藝術流亡之路,在好萊塢站穩腳,做出了一番成就。

最讓筆者敬佩的是福爾曼的《莫扎特傳》,這部小成本、大製作,無論從劇本上還是從配樂上,抑或是細節和敘述手法上,都進行了創新。然而,一部經典的背後,往往有導演獨具匠心的精神與堅韌不拔的付出。

好萊塢是個極為市場化的地方,沒有人會為一個人的情懷買單。然而,福爾曼的情懷就是把舞台劇《莫扎特》搬上熒幕。這並非是出於商業的考慮,而是純屬為了藝術。1979年英國作曲家謝弗的音樂舞台劇《莫扎特》在倫敦公演,影響非常大。

福爾曼專門到倫敦看了這部劇,非常感動,當時就萌發了做一部莫扎特傳記電影的想法。兩人在農場里一起努力,用了四個月時間,創作了《莫扎特傳》的劇本。這是兩位藝術家,為藝術夢的一次最精彩的碰撞。

然而,這個夢一旦到了現實中,就會被徹底擊碎。福爾曼拿著這個劇本根本就找不到投資。儘管他已經憑藉《飛越瘋人院》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但是依然沒有製片人願意投資。在一位製片人的幫助下,湊了點錢,隨後福爾曼將自己的所有資產都投入了進去,最終電影才開拍。

《莫扎特傳》僅僅收穫了五千萬美元左右的票房,基本上算沒有賠錢。從商業上講,這是一部及格的作品,但是從藝術價值上講,這是一部劃時代的巨作。1985年的奧斯卡獎中,《莫扎特傳》獲得了八項大獎。

國內很多導演都有過類似的經歷,有一個好的項目,但是找不到人投資,最終把問題歸結為不成熟的製片體制等因素。其實,無論是中國還是國外,這類作品都很難在市場上獲得製片的青睞,也難獲得主流觀眾的認同。但是,這不影響作品成為經典。

就像《暴裂無聲》一樣,片子拍得很好,票房一般,但是導演的口碑在上升,整體價值在提升。他為這些沒有市場潛力的作品付出了包含藝術價值的勞動,最終還是得到了應有的回報。與其抱怨東抱怨西,不如靜下心來,好好做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十立鋪 的精彩文章:

斯皮爾伯格的《頭好玩家》:與中國4.22億網遊用戶一起狂歡
張家輝執導《低壓槽》變身霸道總裁,每個環節都彰顯個人風格

TAG:三十立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