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中國人的生存智慧

(原創作者:海山 歡迎帶作者署名轉載)

都說商場如戰場,可見在商場里生存下來也很不容易,那些能在商海叱吒風雲幾十年,甚至經營百年老店的老闆,都是成精成妖的主。那麼,在商界生存又需要什麼樣的智慧呢?古人給我們留下不少秘訣。

我們知道古時商界最崇拜的一個人,是被稱為「商聖」的范蠡。但很少人知道,范蠡下海經商純屬「玩票」,與大多數人經商的目的不同。多數人或為了謀一口飯吃,或為追求財富,或者境更高點的為了干一番事業,為了實現自我,或者更牛逼一點的為了實業救國,范蠡和他們的目的都有本質上的不一樣。如果經商是為了錢,范蠡缺錢嗎?范蠡扶持越王勾踐滅吳,成功後就尋求離開,據說越王勾踐為了留住范蠡,提出要分出一半國家給他,而且放言如果范蠡非要走,就殺了他的妻子兒女,軟硬的兩手,非常厲害!但范蠡不為所動。范蠡是高智商的人,「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就是他總結出來的,並用來規勸好朋友文種,勸他也功成身退,可惜文種還身在夢中不願醒來,結果不久後即被勾踐逼迫自殺。如果說經商是為了事業,范蠡已經成了王霸之業,還有什麼更亮瞎眼睛的事業能打動他?

范蠡為的都不是這些,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因為他精通了計然七策,只用了五策就助越滅了吳。既然智計已經用到國事上面見效,那剩下的他想用在家事上面試試。意思很清楚,范蠡腦子裡的智商實在太高,高到爆棚了,爆倉了,幫人滅了一個國家,但沒玩過癮,他想在商界上試試水。所以他下海經商雖有自信,但有探索成分在裡面。那麼探索的經果如何呢?

傳說范蠡是乘船離開越國的,他改名換姓,從海路到了今天大概位於山東的齊國。范蠡離開越國當然不會什麼都不帶,一個人盡可以把金銀看成狗屎,但要你真的一文不名混世界,吃什麼?住什麼?生個急病要住院動手術怎麼辦?所以絕對拋棄錢財不是智者所為。史書上說,范蠡離開越國到齊國時裝了些輕珠寶玉,但他並沒有把這當作經商的第一桶金,因為那大概只是用來應急的。范蠡到了齊國,選擇了在海邊耕作,史書上說是「苦心戮力,父子治產」。一個有錢人親自種田修地球,而且還下苦力,父子一起動手,這讓人難以理解。而我把這理解為歸隱後的范蠡實在無所事事,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群中,他要擺脫空虛,最好的辦法就是勞動。勞動使人充實,毫不誇張地說,范蠡無意中成了驗證馬克思所說的「勞動成為人們生活的第一需要」理論的第一人。

但這樣沒幾年,他的家產就積累到了幾十萬,很快就出名了。這致富的秘訣是什麼?多少人種田種一輩子,論勤勞,人家也披星戴月,論技術,恐怕選種、插秧、鋤草、滅蟲、澆水、施肥,有的人專業性不知道要甩范蠡幾條街。憑什麼大多數人都還是苦哈哈,獨獨范蠡又富了?因為人家范蠡能成功是有理論指導的,他經營的主導思想是《計然書》。別看都是種植,都是經商,種什麼,賣什麼,什麼時候種,什麼時候賣,中間的區別很大。范蠡非常注重時,《國語》里記載了范蠡說過:「得時無怠,時不再來」,講究的是時機,計然七策中的「旱則資舟,水則資車」,講的就是經營的預見性。預見性很重要,搶先一步,利則百倍,等大夥都一窩蜂大幹快上的時候,搶稀飯喝都搶不上稠的。

范蠡的恩師是計然,有很高深的數學素養,估計計然並非他的本名,因為不同古籍中對他還有計倪、計研等同人不同名的記載。但不管是哪個名字,都有一個計字,「研、桑心算」聞名天下,可見他在數學方面的超拔才能。計然七策中有「六歲穰,六歲旱,十二歲一大飢。夫糶,二十病農,九十病末。」等內容,涵蓋了經濟周期、物價平衡研究等方面的學問。要知道,這可是二千多年前的古人,這樣的高人在當時可謂稀世之寶。試想,如果一個人經商,他懂經濟周濟,甚至能預測經濟危機的到來,他與那些隨波逐流的商人相比,具有多大的優勢。所以說,像計然、范蠡這樣的人早超越了商人的範疇,他們是真正的經濟學領域的先驅,正因為擁有這樣高超的智慧,他們才能治大國若烹小鮮。

人怕出名豬怕壯,范蠡在齊國致富出名後,齊王聽說了他的賢德才能,竟然來聘請他為國相。這不是范蠡想要的,他感慨說:「居家動不動就積累到千金,居官動不動就做到卿相,這是一個平民百姓能達到的極點。久受尊號,不是什麼好事。」這本是多少人一輩子夢寐以求的,但范蠡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分給在齊地結識的知交好友和鄉鄰,再一次選擇離開。可以說范蠡是最早的慈善家,今天的成功商人做慈善拿出的是一定比例的財產,而他拿出的幾乎是他的全部,所以說在做慈善的境界上他比什麼比爾﹒蓋茨、戈登?摩爾要高出好幾個檔次。

和上次離開越國時一樣,范蠡又只帶了些重寶,再次離開齊國,這次他到了位於中原腹地的陶。他以獨具的慧眼看中了這個城市,認為它居天下之中,交通發達,是做生意的最佳風水寶地,因此在這裡定居下來,自稱陶朱公。他又一次和兒子們耕種、養殖,算準時機做貿易,追逐百分之十的利潤。沒多久,他又積累了家財巨萬,揚名天下,直到今天,「陶朱、猗頓之富」還是超級富豪的代名詞。

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從楚到越,是年輕時的追求,從越到齊是功成身退的智慧,從齊到陶,是對更大自由的實踐。范蠡的氣質非常接近跨國公司的老總,他對國界看得很輕。但他更超然,經商在他那裡不過是消遣的遊戲,不過是對道的印證,這是今天的企業家無論如何難以比擬的。

而另一位成功的商人,是孔子的學生,孔門七十二賢之一的子貢。今天說這個是儒商,那個是儒商,比起子貢來,那都是渣,人家才是貨真價實有假包換的儒商好嗎。

子貢的經商之路與范蠡不同,范蠡是從政後歸隱,以大隱隱於市的心態來去經商。而子貢出身於商人世家,20歲就繼承祖業開始經商,25歲拜入孔子門下。子貢有經商非常需要的天賦,就是口才好,雖然這不被孔子看好,稱其為利口巧辭,但後來的事實證明,這口才屢屢派上了大用場。

子貢曾跟隨孔子周遊天下,吃過很多苦,也長了很多見識,增加了不少人生歷練。孔子一生最狼狽的一段大概是絕糧陳、蔡那段時間,絕糧七天的絕望足以讓人懷疑人生,以至於顏回那麼得孔子信任的人,都因為被孔子看見偷吃了一口粥,被孔子罵了個半死。危難時刻,是子貢受命到了楚國,說服楚昭王派兵接孔子,才救了孔子師徒一行人的命,此事足見子貢才能卓爾不凡。

但子貢不是時時跟在孔子身邊,他常常往來於魯、衛兩國經商。他經商方面與范蠡共通之處,也是喜歡逐時,做什麼都有章有法,因時而動。物價賤的時候就多多購買存貯,物價貴的時候就趕緊出售,以此增值財富。而且子貢還是較早深諳營銷學中賞識理論的人才,史書上說他喜揚人之美,不能匿人之過,就是說他喜歡誇讚人的優點,卻心直口快不能隱藏別人的過失,這大概是子貢受歡迎成為成功的商人的原因。史載子貢常相魯衛,家累千金,他到了別的國家,君主都以平等身份的禮來隆重接待他,這也是「分庭抗禮」這個成語的由來。

子貢與范蠡相似的,還有對金錢的態度。相傳魯國有一條法律,說假使魯國人在國外淪為奴隸,被本國人看見把他們贖出來的,可以到國庫中報銷贖金。這當然是為了弘揚愛國主義,提倡保護救助同胞。有一次,子貢在國外贖了一個魯國人,回國後拒絕收下國家賠償金,從這點上可以看出子貢對金錢是淡然的。但他的做法遭到了孔子的批評,孔子說:「你採取的不是好辦法,從今以後,魯國人就不肯再替淪為奴隸的本國同胞贖身了。你如果收回國家的補償金,並不會損害你的行為的價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錢,別人就不肯再贖人了。」這就是讀史時不時能讀到的有趣之處,在多數人心中以為孔子最看重的是道德,子貢重義輕財理應受到表揚。而恰恰孔子認為子貢這樣做雖然自己是得到了美名,卻破壞了規則,當過份樹立道德的榜樣時,反而會讓人處於兩難,救人得到補償可能會被視為不道德的,這樣的結果是影響其他人去救人,違背了初衷。可見歷史上的孔子,與我們以為的孔子,其實有多大的差別。

子貢也是,他決不是我們以為的那樣溫文爾雅,他在關鍵所能發出的光彩遠超我們想像。那時的齊國田氏已經坐大,田常想在齊國作亂,又忌憚一些國內的一些大家族勢力,所有想通過攻打魯國轉移視線達到消滅政敵的目的。魯國是孔子和子貢的父母之邦,他們當然不會袖手旁觀,於是,眾多弟子請行,但孔子再一次派出了子貢。子貢遊說諸國之間,發揮出了頂尖外交家的才能。史載,「子貢一出,存魯,亂齊,破吳,彊晉而霸越。子貢一使,使勢相破,十年之中,五國各有變。」這才華,這氣魄,是多麼的熟悉,隱隱然,我們看見了又一個范蠡。而其實范蠡、子貢幾乎生於同時,請注意,破吳、霸越是范蠡當時正在做的。兩個商業奇才,曾雙月同輝,還存在互動、重疊,這不能不說是歷史的奇蹟。

中國自古以來政、商兩界都有扯不清的關係,紅頂商人從來認為沒幾個有好下場,這其實與涉足的領域無關,與智商和品行有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山武俠世界 的精彩文章:

TAG:海山武俠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