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萬曆三大征,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明朝萬曆三大征,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萬曆三大征是指明神宗萬曆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松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

朝鮮之役,明朝萬曆年間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朝鮮的戰爭。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掌握日本大權的豐臣秀吉命加藤清正、小西行長率軍從對馬攻佔朝鮮釜山,又渡臨津江,進逼王京(今首爾)。朝鮮八道淪陷七道,朝鮮向明朝發出了求援,明朝集結遼東及三千戚家軍約4萬人由李如松統領,奔赴朝鮮作戰。日軍在平壤之戰大敗後後撤,而明軍因兵力也無法進行大規模作戰,雙方開始議和,但因日本提出以大同江為界等無理要求,談判破裂。1597年正月,日軍14萬大軍再侵朝鮮。朝鮮二次求援,明朝初次調集4萬兵力赴朝救援,後續不斷增兵,最高至7萬。日軍在豐臣秀吉死後難以為繼,遂全部從朝鮮半島撤退。

寧夏之役,是指鎮壓哱拜之亂,寧夏是明代邊陲九個軍事重鎮之一,主要是防禦蒙古族人。叛亂的哱拜本是蒙古韃靼人,因得罪酋長,投了明軍。萬曆二十年,哱拜糾合其子承恩、義子哱雲及土文秀等叛亂。明朝調李如松、麻貴等人進行圍剿。七月,麻貴等搗毀套部大營,追奔至賀蘭山,將其盡逐出塞。各路援軍在代學曾為總督的葉夢熊的統帥下,將寧夏城團團包圍,並決水灌城。叛軍失去外援,城內彈盡糧絕,同時內部發生火併。九月十六日劉東暘殺土文秀,承恩殺許朝,後周國柱又殺劉東暘。軍心渙散。李如松攻破大城後又圍哱拜家,拜闔門自盡,承恩等被擒,至此,哱拜之亂全部平息。

播州之役,是明朝萬曆年間鎮壓楊應龍叛亂的一場戰爭。明萬曆二十六年(公元 1598年),楊應龍公開作亂,明廷對楊應龍之亂舉棋不定,未採取有力對策。因此應龍本人一面向明朝佯稱出人出錢以抵罪贖罪,一面又引苗兵攻入四川、貴州、湖廣的數十個屯堡與城鎮,搜戮居民。萬曆二十八年,徵兵大集,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每路約三萬人。劉綎進兵綦江,連破楠木山、羊簡台、三峒天險。巾幗英雄秦良玉與其丈夫馬千乘亦率兵攻下金築等七寨,並偕同酉陽等土司軍一起攻下桑木關為南川路戰功第一。接二連三的兵敗,楊應龍知大勢已去,與兩位夫人自縊,子朝棟等被執,明軍入城,播州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演說者 的精彩文章:

《還珠格格》令妃的真實人物:嘉慶生母,孝儀純皇后
官渡之戰袁紹敗北,曹操乘勝追擊,徹底肅清袁氏勢力

TAG:歷史演說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