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於寂寞中盛開的風骨
梅花:於寂寞中盛開的風骨
「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我合上書的時候,恰巧窗外一枝孤梅幽幽地在望著我。
每年年初,正是梅花吐蕊綻芳的時節。
一剪梅
天之大
費玉清
00:00/03:54
梅花是中國十大傳統名花之一,原產於中國南方,至今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最早人們以食用梅花為目的而進行果梅的栽培。梅子在古時就相當於現在的調味品,主做咸酸兩味。後因其花形妍麗,枝幹蜷曲,人們發現了它的審美價值,轉而栽培花梅。
此外,梅花全身是寶。梅雪可以烹茶,食用梅子,可生津止渴。花、根入葯,還能活血解毒,利肺化痰。另外,因其樹榦材質好,紋理細,也常被用於手工藝雕刻。
梅花生性喜溫暖,但它的花語卻是:「凌霜斗雪,不趨榮利」。百花們多數在春天開放,感受著春風的愛撫,接受著春雨的滋潤,享受著人們的讚美。但梅花卻把一樹繁華許諾給了凄寒凌然的冬天。萬籟俱寂,鳥獸聲絕的嚴寒里,它卻凌寒獨放。「玉雪為魂冰為魄」,耐得住寂寞於冰雪中盛放的梅魂,在人們心中深深紮下了根。「品若梅花香在骨。」梅花早已不再是花,被人們賦予了哲理內涵後,逐漸演變成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具有極大的感染力和影響力。
人們品梅、賞梅、詠梅、畫梅,無論是達官貴族,還是布衣百姓。千百年來,都對梅花青眼相加。梅花更是文人墨客筆下的常客。「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和靖的梅是溫度之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遊的梅是零落之梅。「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的梅是正氣之梅,「待到山花爛漫時,它在叢中笑。」毛澤東的梅是英姿之梅。不同的靈魂綻開的是不同的梅,既可柔軟似棉帛,又可剛強如璧玉,濃淡顏色恰如其人。
梅品即人品。人們欣賞梅花,不僅是欣賞它的外在風姿,更是欣賞它的內在風骨。甘於寂寞卻仍舊迎雪吐艷的精神至今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
都說晉陶公愛菊,而愛梅則林和靖當屬第一人。林和靖是北宋隱逸詩人。他好學勤勉,通曉經史子集百家學說,而且長於書畫,精於詩詞,著名的詠梅「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一句便是出自他手。他早年時曾到四處遊歷求學,中年之後於西湖邊孤山隱居,終身不仕。據說宋真宗請他為太子教書,他都不屑一顧。一些人仰慕其高風亮節,慕名前來拜訪,他也敷衍了事,絕不回訪。他在孤山種梅、養鶴、飲酒、吟詩,如梅一樣甘於寂寞,在世人視線外放逐自我,儘管恬淡,卻活出了自己的瀟洒,。因整日與梅為友,以鶴為伴,後人稱他「梅妻鶴子」。清張潮在《幽夢影》里載:「梅以和靖為知已,可以不恨矣。」愛梅如此,也不負梅花花神之名。林之後,無人敢稱愛梅第一人。
(梅妻鶴子圖)
春花冬雪,四季交替。梅所經歷過的,人也會經歷。生命中所落過的雪,或大或小,有人選擇被雪掩埋在過往的苦澀里永世沉寂,還有人選擇破雪迎春,於歲月輪迴中洗滌自己的靈魂,熠熠生輝。
梅花凌寒獨自開,淡淡幽香讓人眷戀,而其一年花期卻僅為半月。「我願制梅香,幽香常濃郁。」出於對傳統文化及對梅花的鐘愛,昌殊老師不斷嘗試香方配伍和炮製工藝,製成「御梅香」,留住了梅花的那縷幽香,也留下了人們對於梅花四季常伴的念想。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御梅香】
作者 ? 張群野
關注「香意嗅覺」公眾號
建設屬於你自己的一畝方塘。
感謝朋友們的細心品讀。
如此,時光靜好,歲月安然
TAG:香意嗅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