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詩三百首:寫完這首詩以後,40歲的王維決定歸隱山林,終成詩佛

唐詩三百首:寫完這首詩以後,40歲的王維決定歸隱山林,終成詩佛

在唐代文學史上,王維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和孟浩然開創的山水田園詩派,在中國的詩歌史上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他所描寫的祖國美麗山河,和李白等人筆下的景色迥然不同。李白的是壯麗,而王維的是秀美。

我們都知道,王維最早也是渴望能夠報效國家的,也曾經豪情滿懷。但是經歷了仕途的挫折和對朝廷的失望,王維決意歸隱山林。而他在詩歌當中所描寫的主題內容,也就開始轉向了山林。他在山林當中修佛,這一行為也影響了他的詩作風格。

在王維40歲的時候,他寫了一首五律古詩,這首詩也就是他歸隱山林的一個標記。且看: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酬張少府》,是王維和張九齡的一首酬和之作。張九齡曾經擔任唐玄宗時期的宰相,位高權重還是詩壇領袖,和王維有著很好的私交。在之前,王維有著強烈的報國心,也曾經得到了張九齡的重用。

但是現在,張九齡在朝堂當中受到排擠被貶,遠離朝堂。王維對張九齡的遭遇感到非常失望,而當時的大唐帝國正處於安史之亂的前夜。所以王維也決定歸隱山林,在詩歌佛法和大自然當中尋求詩意人生。這首古詩就寫於這樣的背景之下。

「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作者當時才40歲,卻聲稱自己是晚年,由此也表達出了作者本人的一種選擇。他說自己「萬事不關心」,實際上表達出了自己對於朝堂的失望,也寫出了自己內心的曠達、達觀之感。

「自顧無長策,空知返舊林」,這兩句其實是反著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意思的。他雖然說自己「無長策」、「空知」,只能選擇「返舊林」,其實表達出了作者自己面對現實無能為力,只能尋求他途的一種無奈。

「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這兩句是山林當中的景色描寫,人寫出了王維歸隱山林後的愜意生活。山風吹來一陣涼爽,山月高照正適合在戶外彈琴,有如此美麗的隱居之地,我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

「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你若要問我為何會有這樣的選擇,如何才能實現人生的變通,我可就要笑著歌唱著向河浦的深處去了。王維雖然享受的是隱居生活,但是他的內心依然沒有真正掙脫世俗的枷鎖,依然渴望能夠在仕途當中有所成就。

王維的這首古詩,寫出了他晚年生活的選擇。雖然對於仕途還不甘心,但是面對冰冷的現實,半官半隱的生活那是最好的選擇。從寫了這首古詩以後,王維開始了20多年的隱居禮佛生活,也給我們的文學史帶來了更多,更精美的作品。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唐詩三百首中最體現杜甫理想的一首詩,你學過的課文還會背嗎
唐詩三百首中李白最經典長詩,所謂盛唐氣象都在其中矣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