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流傳千年,多爾袞將之獻給皇太極,溥儀卻說:送給日本了
傳國玉璽,一塊被神化的印章,被歷代皇帝奉為神物,自有文字記載的春秋戰國第一次出現,至清末還有人逼問末代皇帝溥儀玉璽的下落,究竟這玉璽有什麼隱藏的機密,會令皇帝們如此渴求呢?
首先,傳國玉璽的來頭大。眾所周知的一個故事,戰國時期趙國名相藺相如,不惜拚命幫趙王奪回了絕色美玉和氏璧,這塊玉璧甚至讓秦王願以十五座城池作為交換條件,足以說明它的價值。而傳國玉璽就是由和氏璧製作的,先不論玉髓的品質,單憑和氏璧這個名號,傳國玉璽的身上就天生帶著一個尊貴的光環。
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國家,秦始皇將傳國玉璽第一次作為國寶展之於眾,意義不僅僅是炫富那麼簡單,在封建社會,這塊玉璽更是權力的象徵,誰得到它就得到了神器,它被賦予的皇族氣質能讓王位得來不正的人獲得足夠的正義感和安全感,這就是為什麼傳國玉璽能夠成為一代代君王最寶貴的權力象徵。
皇太極和多爾袞是手足,也是皇位競爭對手,皇太極登基後,理應對手握重兵的弟弟狠狠打壓才是,但事實是沒有,以致順治帝在位早期,大清政權幾乎都在多爾袞手中。其中原因錯綜複雜,除卻功高蓋主的多爾袞受到相關利益集團八旗兵的護佑之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向皇太極進獻了一枚傳說中的傳國玉璽。
秦朝距離清朝兩千餘年,傳國玉璽中途幾經波折,數次隱沒又忽然出現,那麼多爾袞給皇太極進獻的這枚會是真正的那個嗎?首先我們要知道這一枚玉璽的來歷。唐朝末年,傳國玉璽從末帝唐哀宗的手中流入五代十國的混亂當中,藩鎮割據首領輪番易主,玉璽就在這中間丟失了,後周建立後,開國皇帝郭威當時就已經找不到玉璽了。
到了北宋時期,剛剛經歷過腥風血雨的趙家人想要再次擁有傳國玉璽的渴望更加強烈,因為一旦將它拿到手,就可以對「黃袍加身」的行為作出合理的解釋:命中注定,天命所為。於是,一個農夫在耕地時將一塊玉璽挖了出來,民間呼聲很高,有人便把它認作是始皇帝所製作的那塊傳國玉璽將之進獻朝廷。
我們暫且不管它到底是不是真正的那一枚,但趙家皇帝將之認定為是那就足夠了。並且宋徽宗還發揮出自己的鐵畫銀鉤,將玉璽增刻為十方,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倘若日後有人真的鑒定出這枚玉璽是假貨,那自己也好解釋,辯稱混在一起拿錯了之類的。
轉回來,多爾袞將傳國玉璽獻給皇太極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多爾袞已經承認了皇太極的天子的身份;第二層則是多爾袞為大清社稷得考慮,自己不是皇位繼承人,拿著也沒用,將它作為大清初穩江山的鎮國之寶,可以顯示滿清得天下的正統地位。
到這裡為止,傳國玉璽到底是不是始皇帝的那一枚早已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被誰認可。據統計,清朝館藏玉璽共40餘方,這枚玉璽則陪伴了大清國祚近三百年的時間。清朝滅亡後,溥儀也一直帶著這枚玉璽依然在紫禁城的小天地中做皇帝。直到馮玉祥將溥儀趕了出去,玉璽也至此下落不明。
不止馮玉祥,很多軍閥都曾逼問過溥儀玉璽的下落,後來做了偽滿洲國傀儡皇帝的溥儀甚至曾不耐煩地說:給日本人了!其實這種可能性不大,畢竟這是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還是愛新覺羅高貴的象徵,溥儀不會隨便贈人,他這樣說目的應是為了堵住不停逼問的嘴,斷了那些人的念想。
參考書目:《清史稿》《宋史》
※西晉將軍帶回美女俘虜做小妾,原配夫人卻不生氣反而直言非常愛她
※少年皇帝劉子業,霸佔姑姑,為了讓姐姐開心竟一下子賜三十人
TAG:解憂雜貨鋪M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