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BAT正式打響焦點戰 中國自動駕駛熱度再升級

BAT正式打響焦點戰 中國自動駕駛熱度再升級

隨著阿里巴巴正式回應確認入局自動駕駛,國內BAT三巨頭在這個焦點領域的爭奪戰將拉開帷幕。未來,中國的自動駕駛之爭或將進一步焦灼化,產業發展有望因此而持續提速。

近日,據媒體消息,阿里巴巴正在全力推進自動駕駛技術研發,並且實現了常態化路測。阿里巴巴方面回應稱,該公司確實在進行自動駕駛研發,具體事項由AI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教授領導。

阿里巴巴的確認入局,宣布了國內BAT三巨頭在自動駕駛這個焦點領域的爭奪戰將正式拉開帷幕。

「1號玩家」:百度

陷入發展困局的百度最早轉型人工智慧,也最早開啟自動駕駛技術研發。據公開資料顯示,百度自動駕駛汽車項目於2013年起步,由百度研究院主導。2014年7月,百度正式證實已開啟「百度無人駕駛汽車」研發計劃。

2017年7月,在百度AI開發者大會期間,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乘坐的一輛自主研發的自動駕駛汽車駛上了北京五環。當時,李彥宏坐在副駕駛上,主駕駛位的司機雙手未觸碰方向盤,雙腳離開油門剎車區域,車輛處於自動駕駛狀態。

2017年11月,科技部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會上公布了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其中,科技部宣布將依託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台。

而2018年以來,百度已經相繼獲得了北京、重慶和福建的自動駕駛汽車測試牌照。可以說,在國內的自動駕駛發展當中,百度正處於領先地位。

「2號玩家」:騰訊

騰訊是BAT三巨頭當中第二個被確認進軍自動駕駛領域的。2017年,據媒體爆料,騰訊已經開發出了自己的自動駕駛系統。曾經,騰訊曾在地圖、互聯網連接和圖像識別等領域投入巨大,這為其發展自動駕駛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資本市場的動作也可以看出騰訊在自動駕駛領域的積極布局。2017年以來,騰訊相繼收購了特斯拉大約5%的股份,並大力投資了共享出行行業巨頭滴滴出行和地圖製作公司四維圖新。

並且,據了解,騰訊的自動駕駛部門一直都在擴充人員。僅4月份,騰訊自動駕駛相關職位空缺數就有28人。

更大的實錘是,日前騰訊自動駕駛汽車首次上路測試被拍。圖片顯示,騰訊的測試車輛為長安SUV改裝的原型車,頭頂配有醒目的激光雷達,車尾還有一個改裝添加的感測器。車身前後四周,則加裝了相機、毫米波雷達等感測器。

「新玩家」:阿里巴巴

近日,BAT三巨頭中的阿里巴巴也正式確認進軍自動駕駛。據了解,阿里自動駕駛技術面向L4級別,即有限無人駕駛,絕大多數場景下,都不需要人類干預。據悉,阿里已有車輛進行了常態化路測,並具備了在開放路段測試的能力。

2018年1月份,阿里巴巴首次出現在國際最大的自動駕駛計算機視覺演算法集KITTI道路場景分割排行榜上。時隔三個月後,阿里巴巴終於確認布局自動駕駛,並透露該技術由AI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王剛率領研究,已經在短期內取得了快速進展。

另外,據阿里巴巴集團招聘信息顯示,阿里自1月起面向社會招聘自動駕駛商務專家,當月總體招聘幅度較小,僅7人。然而3月份時,阿里巴巴自動駕駛相關職位公開招聘的人數就增加至50餘人,涉及開發、演算法等多個崗位。

中國自動駕駛熱度持續上升

中國自動駕駛領域發展速度持續加速,不僅是體現在BAT三巨頭的競相布局上。實際上,自2017年以來,我國政府在自動駕駛法律的完善方面就已經加快了動作,特別是在重要的道路測試方面。

2017年年底開始,北京、上海、重慶、廣東、浙江、福建等地方省市就相繼發布了自動駕駛道路測試法規,或是通過允許開展試點來推進自動駕駛發展。近日,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又聯合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範(試行)》,在國家層面為自動駕駛汽車路測掃平了道路。

未來,隨著自動駕駛法律不斷完善、落地,自動駕駛技術持續升級、突破,我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將迎來更激烈的競爭。當然,在競爭推動下,無論是技術研發還是商業化推廣都有望進一步提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工控中國 的精彩文章:

未來數年內 人工智慧將這樣影響我們的生活!

TAG:工控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