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八年的殘酷戰爭,全因這兩個人的私人恩怨,最終都說後悔了
在近代已知的中東統治者中,論起樹敵最多的領袖,將薩達姆置於第二位恐怕沒人敢當第一。這位獨裁者一生中專橫獨行,想置他與死地的人數不勝數。在眾多仇敵當中,每個人都恨薩達姆入骨,霍梅尼就是其中典型,可謂是薩達姆的頭號宿敵。
早年的霍梅尼並沒有參與過任何政治活動,只是一位狂熱的宗教信仰者,對自己所信仰的宗教十分的虔誠。所以,對於一些與自己所信仰的宗教觀念不同的事物格外排斥,而當年伊巴王朝對宗教的打擊和世俗化的政策,讓這個宗教的狂熱擁護者受到了嚴重的迫害。
在迫害之下霍梅尼不得不逃離回伊朗,世俗政策的不公激起了他反抗的決心。
隨後,這位未來的霸權者開始了對自己所信仰宗教的奮鬥,說服了伊朗其他勢力與他聯手推翻了巴列維的統治。不久後,已經有了一定話語權的霍梅尼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利用手中的權力,打亂了美國人在伊朗境內的布局。美國人對於霍梅尼的阻撓十分的憤怒,但是,卻苦無對策。
由於,霍梅尼當時在全民中建立的聲望水漲船高,以至於,如果政治手段將其擊垮已經是難如登天;另一方面,暴力的手段畢竟會對美國自身造成惡劣影響,兩國交兵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上策。於是,束手無策的美國找上了霍梅尼的宿敵薩達姆,希望假他人之手,解決掉這個阻礙自己海外發展的「眼中釘」。
美國這一步棋可謂十分陰險,由於當時兩伊政權之間本來就摩擦不斷,而薩達姆對於霍梅尼也是十分的頭痛,美國人的介入就如同一根導火索,直接點燃兩伊之間的炸藥桶,而霍薩二人又都想除掉對方,以此來鞏固自己政權的穩定。
並且,霍梅尼取得權力後隨即號召穆斯林世界發起伊斯蘭革命,包括其阿拉伯睦鄰、唯一一個除了伊朗以外以什葉派為主導的伊拉克。同時,伊拉克的非宗教民族主義政黨復興黨的領袖薩達姆渴求可以利用伊朗脆弱的軍事力量及革命亂局侵佔石油蘊藏量豐富的胡齊斯坦省,以及挫敗伊朗伊斯蘭革命分子鼓動伊拉克什葉派教徒。
很快,兩伊之間的戰爭就在薩達姆單方面的入侵下悍然發動了。
兩伊戰爭很快進入了白熱化階段,但是,由於兩國的軍事實力相當,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分出高下。隨著時間的推移,白熱化的戰鬥慢慢演變成常年累月的拉鋸戰。膠著的戰爭持續了八年之久,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役中,雙方為了勝利可謂不擇手段。霍方的政權中融入了宗教手段,使其民眾都對生死置之度外,在敵人連綿不絕的炮火之中,他們無畏的穿梭,硬生生的用血肉之軀去撼動敵方的裝甲大炮。
而面對敵方的地雷陣,霍梅尼竟組織被蠱惑的少年組成一隊隊人肉掃雷隊,少年們堅信著虔誠的自己會得到上天的庇佑,對於把他們炸的血肉橫飛的地雷,他們不但無所畏懼的踩上去,還把它們當成轉世投胎的基石。對於這些不畏生死的瘋狂部隊,薩達姆動用了更加殘忍的手段,仗著美國的撐腰,祭出了慘無人道的生化武器,無辜的生命在毒氣之中一個個倒下,那情景就如同修羅地獄一般。
雖然伊朗的人口三倍於伊拉克,經濟規模亦遠比伊拉克龐大,但伊拉克卻得到鄰近波斯灣國家、蘇聯及西方國家的支援。海灣國家及西方要防止伊斯蘭革命在波斯灣擴散開去,蘇聯則要確保他們在中亞北部的統治地位。戰爭進而延續了六年,損失逐漸擴大。
之後,兩伊戰場上的硝煙整整瀰漫了八年,在這段不堪回首的時光中,兩伊陣地上方的天空失去了最初純潔的藍色。終於,薩達姆厭倦了這場拉鋸戰,提議雙方停戰。霍梅尼何嘗不想早日停下這場毫無意義的戰爭,索性提出了一個條件,讓薩方領導人退出政權的統治,伊朗一方便同意和談。
倘若,薩達姆失去政權的庇佑,勢必會遭遇仇敵無休止的追殺,在國土安危與自身安危間薩達姆十分自私的明哲保身,狗急跳牆般的唆使敢死隊向伊朗平民區投擲毒氣彈,致使數萬無辜平民慘遭迫害。薩方這次狗急跳牆般的行動,不得不讓霍梅尼慎重考慮,但是,同樣固執的他仍不願意與薩方停戰,他本人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薩達姆滾出政治舞台。
不過作為領袖,並不能一意孤行,在霍方眾多官員的商討下,最終決定同意薩方的停火協議。隨後不久,霍梅尼情緒低落的讀出了宣布停火的新聞稿。廣播之中透露著深深的無奈,可見,這位領導人對薩達姆的恨意深如大海。之後,戰火不斷的兩個國家的天空逐漸恢復了湛藍,戰爭的傷痛也一點點的隨著時間的流逝漸漸抹去。
如果說,這場戰爭是兩國之間的利益之爭,個人認為不如說是兩個政權領導人之間的私人仇恨。如果,當初薩達姆不接受美國的挑唆,霍梅尼能放下心中的固執,兩個人多從民眾的角度考慮,可能,就不會給兩國人民帶來這難以抹去的八年傷痛了。
參考資料:
『《八年的兩伊戰爭》、《伊朗已故宗教領袖霍梅尼》』
※老臣走時拿一個箱子,皇帝見後下令打開,見到一幕,立馬賞賜黃金
※遠嫁公主第一人:先嫁給了爺爺,後又嫁給了孫子,還生了一個女兒
TAG:江山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