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孔子:與人相處最忌這一點

孔子:與人相處最忌這一點

《史記》中記載了孔子和學生顏回的一個故事。

顏回是孔子非常得意的一個學生。儒家有「孔顏樂處」之說,孔子以「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為樂,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而不改其樂。後人把他們這種安貧樂道的精神作為精神追求和享受,幾千年一直被津津樂道。

但是,顏回短命早喪,《史記》中講顏回二十九歲的時候就去世了。或許真應了那句話:早慧的人容易早夭吧!顏回的早喪,孔子慟(tòng)哭不已,並且說「自吾有回,門人益親。」

後來國君魯哀公問孔子哪個弟子好學,孔子仍然惋惜不已:顏回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

大家注意,孔子對顏回的評價是「不遷怒、不貳過」。顏回是孔子眼中最得意、最好學、最賢德的學生,孔子用這兩個詞來評價顏回,一定是有其深意的。

遷怒,是我們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所謂「遷」,就是遷移、轉移。

遷怒有兩種:一種是把本來與別人無關的怒氣發泄在別人身上;另一種是翻舊賬,因別人的一次錯誤而列舉他以往各種過失,把原本可能是一件小事的問題激發成大矛盾。這兩種,都叫「遷怒」。

遷怒為什麼不好?孔子用「不遷怒」來稱讚學生,為什麼「不遷怒」難得?因為人往往在生氣、惱怒的時候,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理智看待別人和問題,能夠做到「不遷怒」,就是喜怒哀樂皆有所節制。

盛怒之下失去理智,往往給自己留下無盡的遺憾。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落得了洗不清的賣主求榮之嫌;劉備一怒之下發兵討吳,埋下了蜀國必亡的隱憂。

喜怒哀樂,是人之常情,只要合情合理,當喜則喜,當怒則怒,這是人的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但是當怒則怒,卻不能忘了「怒所當怒,各止其所,不遷也。」

無論對家人、對朋友、對同事,即使犯錯,也要就事論事,只說一事,切不可去翻陳年老賬,這是傷害人與人感情、友誼的最鋒利的一把利刃。

不遷怒,是一種克制、節制,是對自己的一種要求,做到了這一點,與人相處,別人舒服,自己舒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不可思議的新老照片組合
中國史上風投第一人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