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夫子印象記
書簡舞
孔子
張渠
00:00/03:08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孔夫子印象記
文/王正芳
迂腐,貧窮,憂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目不斜視……都是以前對孔夫子的印象。隨著對課文的不斷研讀,一個新的孔子形象出現在我面前,他就是司馬遷所評價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那樣的聖人。
首先,孔子是一個有著堅定信仰的志士。
春秋末年,禮崩樂壞,政治混亂。「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許多有能力的人紛紛選擇了避世,孔子則希望改變天下無道的現實,使它向著有道的境界前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魯國容不下他,他便帶著學生周遊列國,繼續弘揚大道。一路上,受盡了譏諷,遭盡了磨難,甚至險些被害死。但孔子毫不動搖,絕不退縮。即使在陳蔡之間被圍,還曾斷糧7天,孔子仍然彈琴,講學,唱歌。孔子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擔當精神千百年之下還讓人肅然起敬。他對於信仰的堅定讓我們可以想到許許多多的志士仁人。寧可被火燒的布魯諾,有著仁愛精神的德蘭修女,寧肯忍受屈辱也要完成「史家之絕唱」的司馬遷,東渡日本的玄奘等等。
其次,孔子是一個有著大智慧的哲人。
他有信仰卻絕不迂腐,講原則卻不流於形式。且不說他用極少的兵力嚇退齊國,順利完成夾谷會盟,也不說他任中都宰一年時間,就成了四方的楷模,引得齊國大為恐慌。單說他對於子貢贖回魯國奴隸這件事的看法吧。春秋時期,魯國規定,國人凡有去國外見有魯國人在外淪落為奴,可花錢把他贖回,然後回國後去國庫報銷費用。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外面看到有魯人為奴,贖回後卻不去國庫報銷。別人由此稱讚子貢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後,責備子貢。孔子曰:「賜失之矣。自今以往,魯人不贖人矣。取其金則無損於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意思是子貢的做法會導致更多的奴隸不能從國外被救贖。因為子貢不報帳,將來別人看見魯人為奴,想贖卻擔心贖買後去報帳別人會嗔怪。若不報賬,自己的負擔過重。這樣,這個人只能裝聾作啞不去贖人。果然,從此以後幫魯國奴隸贖身的人越來越少,最終這項政策被廢棄。類似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孔子能從細小的事情上看到結果,他對事物的發展變化看得多遠啊。
再次,孔子是一個知足常樂的快樂達人。
孔子年過四十,仕途不順,屢次受挫,55歲到68歲都一直在外,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但《論語》二十篇,幾乎找不到一個苦字,相反樂倒是很多。「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習讓他感到快樂,朋友交往也讓他感到快樂,別人不了解他他也不生氣。他有著堅定的信仰,且並不過分看重物質。他說:「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君子有終身之樂,無一日之憂」。追求高尚的德行讓他快樂,再加上有一幫追隨自己,切磋學問,談論志向,研究如何為政、如何做君子的弟子跟隨,怎能不快樂呢?簡直是快樂死了。以至於「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今天我們很少聽到有人說自己快樂,總是憂愁,愁教育、愁養老,愁房子、愁車子、愁票子。也很少有人談論信念,談論精神,談論追求。我們習慣於與周圍人比,比來比去,全是憂愁。和孔子相比,我們彷彿一個窮人,不會快樂的窮人,孔子才是一個富可敵國的王者。
孔子還是一個博學多才、文武兼備、風趣幽默的學者。
他教授學生禮、樂、射、御、書、數。禮即禮節,樂為音樂,射乃射箭,御是駕車,書乃識字,數即算術。由於他本人勤學好問,精益求精,所以他對各種學問都很精通。
有記載說,孔子「射於瞿相之圃,觀之如堵牆」。其射箭技術可見一斑。至於駕車,更有人把孔子稱為中國最早的駕駛教練員,因為他不僅駕車技術了得,還把駕車和政治相聯繫,從駕車中總結出很多治國治政的良方。他的弟子顏回就深知其味。
孔子的音樂造詣也很了不得。他學琴於師襄,師襄多次催促他學習新的曲子,他卻拒絕了,硬是通過反覆練習,不斷思考,熟悉了曲子的彈奏技巧,掌握樂曲的意趣旨意,推斷出作曲的人,連老師也不得不甘拜下風。
提起師生關係,我們更是敬佩萬分。他和弟子開玩笑,他對弟子發誓,伯牛有病他不顧傳染親去探望,顏淵死後他哭得傷心得意識不到自己傷心。可以說,讀了《論語》,我們會有頗多感慨,覺得真像子貢所評價的那樣,「他人之賢者,丘陵也,猶可逾也;仲尼之賢者,日月也,無得而逾焉」。
記得1988年諾貝爾獎獲得者聚首巴黎時宣言:人類要在二十一世紀生存下去,要回到2500年前,從孔子那裡尋找智慧。當瘟疫、戰爭、災害、恐怖活動愈來愈威脅到世界的安全時我們離不開孔子的仁和禮;當物慾橫流,享樂主義、金錢至上觀念甚囂塵上時我們懷念孔子的安貧樂道;當越來越多的人沒有了法律、道德底線時我們想起了孔子「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諄諄告誡。倘若人人皆把修養放在第一位,國家如何不安寧?人人皆用禮來約束自己,世界如何不太平?
德國著名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則說,四大聖人,在歷史上具有無可倫比的深遠影響。對於少數人來說,其他聖人可能同樣重要,但是在廣大群眾中,他們的影響數百年來,有增無減,遠遠超過了其他聖人,如果想對世界歷史有明確的認識,就必須將他們單獨列出加以研究。
誠哉,斯言!
【作者簡介】王正芳,合陽中學教師。
總編:金水編輯:周潔
TAG:金水文學 |